总结
- 【2021-11-25】司马南手撕联想,背后不止侵吞国有资产那么简单
- 【2021-12-21】满门忠烈柳传志,芯片报国倪光南,科学家终究还是弄不过阴谋家
联想发家史
联想被骂“买办企业”,不是一天两天了。
- 2018年,“5G投票”联想投给高通不投给华为成为舆论热议焦点,大家开始觉得不对劲了。近百位企业家站出来为
柳传志
说话,那里面没有孙宏斌
。 - 2019年,有网友爆料受美国禁令影响,联想集团切断了对华为的服务器和办公电脑的供应。
- 接着,各种联想黑料被挖出,包括联想曾向美国劳军联合会捐赠大批电脑、联想电脑美国售价低于国内等事实,联想被网友冠名“美帝良心想”。
近期再度遭到挞伐,是因司马南月初开始连发7条关于联想的视频内容,直接提出“联想控股13亿国有资产白送泰山会”、“贱卖国有资产”“27名高管14个外国人,政府采购是否有信息安全”等数个严重指控。
一通骑脸输出,这下网友炸了锅,近几年所有关于联想的负面印象,似乎都有了着落点,质疑的箭矢再一次落在了联想的靶子上。
在“5G投票”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联想控股董事长柳传志还曾现身为员工打气,声称要“正气自保”;如今退居幕后,面对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柳传志却失声了。
柳传志
- 1944年出生于江苏镇江的柳传志,毕业于如今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毕业后,因为专业对口,所以被分配到成都的某个科研所里实习。可以看出,他是妥妥的搞技术出身。
- 在农场下放了两年后,又在老爹柳谷书的运作下,成功调回了中科院旗下的计算机技术研究所,担任研究员。这一研究,就是十四年的光阴。
- 柳谷书后半辈子致力于完善中国专利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且一直用法律帮着外企与中国企业打官司,告倒了一家又一家的国内企业,导致如今的外企一年光靠专利费,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但是他最后研究出什么成果吗?基本没有。
- 他在设备研究室,做了十多年的磁记录电路的研究,但是没什么用。按照自己的说法,离国外的技术水平,还相差甚远,没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十四年的光阴,就这样打了水漂?没有回报、看不见希望的项目,坚持了十几年?对于那么有手段的柳传志而言,这种情况有可能发生吗?
很显然,这又是柳大爷编的一个故事,只为掩盖自己苍白的研发生涯。因为他的心根本就不在搞科研上,而是在搞关系和当官上。
- 不然为什么到了1984年,计算机所里明明那么多人才,会拿出真金白银,去支持他这样一个业务能力并不达标的员工创业呢?
- 为什么到了1995年,柳传志已经是联想集团的总裁,还能兼任计算机所的所长呢?既抓住了钱袋子,又握着生杀予夺的权力,成为名副其实的一把手,名利双收的“红顶商人”。
自己搞科研,既没那个实力,也没那个心思,搞不成成果也就算了。关键是,他还不让有心有力的其他人,去做实事!被柳大爷耽误的那么多联想科研人员里,最可惜的就是前总工倪光南
倪光南
倪光南老家在浙江宁波的倪光南,1939年出生,比柳传志大了整整5岁。
- 17岁考入南京工学院,1961年,以五年全五分的优异成绩顺利毕业,被直接分配到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工作。
- 1970年,柳传志通过老爹的运作,从珠海的白藤农场调回北京计算机所里时,倪光南已经在那工作将近10年,并且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倪光南刚刚进入所里的第三年,他就作为外部设备插件组长,参与研发了119机研制项目,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可以说是位实打实的科技大拿!
- 所以从一开始,倪光南就称呼柳传志为“小柳”,而柳也总是乐呵呵地答应,跟前跟后,没有一句怨言。在柳传志研究磁电路13年,都没有什么太大进展时,倪光南已经研发成功,并且市场转化了多个项目。
- 所以说,讲故事可以骗得了人,但是科研成果却骗不了人!
- 1981年,倪光南还被加拿大国家研究院邀请,担任访问学者,加方给出的年薪是4.3万加元。按照当时的汇率换算下来,最起码12万以上。要知道80年代普通工人的一月工资,也就30多块钱。而在创业之前的柳传志,作为中科院旗下的研究所内的工作人员,一月薪资也只有79块钱。
- 当时倪光南的收入,相当于同时期柳传志的100多倍!在万元户都让人羡慕的年代,这是一笔巨款!
- 都说科研的成果无法具体量化,谁也说不定究竟要投入多少资金、投入多少基础设备建设?要花费多少科研人员、多少年的心血?才能研究出什么样的成果?这是事实,我们也接受,但这不是不注重科研投入的理由和借口!科技无法量化,但是科技人才的水平可以!有水平的人才,走到哪都是抢手的对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加方给出的年薪就可以看出一切,柳传志可以靠着关系,在计算机所里混到70多块的薪水,但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的关系,你还能去做吗?
- 然而,在国外拿高薪享受优渥生活,并不是倪光南的志向。他一生的心愿,那就是大力发展中国的高科技。在加拿大工作的那段时间里,他开拓了视野,越发地感受到了,国内国外科技发展的差距,中国计算机的发展迫在眉睫。
- 1984年,在所里领导的请求之下,45岁的倪光南正式回国,却没有带回来巨款。在加方工作的两年内,他攒下的8万多加币,全部都买了科研仪器,打包成集装箱,通过海运,从加拿大运到天津港。这一笔钱的数目,可与柳传志所说的,计算机所拿出的20万创业资金不分上下,这些钱还是他自掏腰包。还没算上倪光南对于联想技术发展上做出的贡献,那就更不可估量。
- 回国的当年,他就加入了,当时还叫“计算机新技术发展公司”的联想,担任技术总工。并且马不停蹄地带领课题组,研发出了汉字处理的产品,即联想第一代汉卡。这款汉卡在第二年量产上市,一下子就帮联想赚入了1237多万的营收。并且先后更新了8个版本,一共卖出16万套,光是缴税都达上亿。
- 汉卡产品的利润率过半,可想而知,光是这个系列的产品,就帮草创不久的联想,带来了多大的收益。在“汉卡”大卖的时候,柳传志曾多次在职工大会上,公开表达对倪总工的推崇,“倪光南就是公司的‘1’,其他人都是‘0’,如果没有这个‘1’,要多少‘0’都是‘0’,只要有了这个‘1’,后面的‘0’才有价值。”
-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起柳传志的心机!柳传志的老爹柳谷书。
- 然而让人悲愤的是,为联想技术发展做出如此辉煌贡献的倪光南,居然没有人帮他申请过专利。只因一心科技报国的倪光南,并不在乎这些,在他受邀之初,他就曾提出这样三个条件:“第一、不当官,第二,不开会,第三,不接受记者采访”。只要能让他专心搞研发,其他的都不在乎。
- 毕竟一旦帮倪总工申请了专利,那么他对于联想的贡献,就被量化和定格了,会永远存在于联想的发展历史里。这样一来的话,还怎么方便自己以后讲故事?怎么方便把联想发展的所有功劳,全部揣进自己的腰包里?
- 1995年前后,倪光南根据当时公司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于公司效益滑坡等方面的意见、关于决策、用人的看法,其中最重要的还有对于柳传志在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的怀疑。
- 两袖清风、心怀坦荡的倪总工,当然是君子,所以他的为人处世,总是正大光明,正当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怀疑。但他还是低估了小人的“害人之心”!
- 1995年1月,已经成为联想总裁的柳传志,正式出任计算机所的所长。
- 当年6月,还在专心搞研究的倪光南,在毫不知情的情形下,被喊到了会议室里。一推门才发现里面,满满当当地坐满了200多名干部和职工。坐在中间的正是,当时的董事长
曾茂朝
。- 会议开始,先是走形式地宣读了所内的调查结果,柳传志没有任何问题。最后宣布倪光南此前提出的对于公司的意见和看法,还有对于柳传志在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的怀疑,被认定为是对柳工作分歧上的打击报复,因此被免去职务。
- 当时柳传志已经是所长,紧紧握住所内和联想内部的生杀大权,这个所谓的调查过程和清白结果,又有多少可信度呢?也只能是糊弄糊弄自己吧!进入会场就已经搞明白的倪光南,坦然接受了这个决定。
- 倒是早已密谋、布局好的柳传志,先是站起来泪俱下地发言,表示感谢调查组还他清白,表示他对于倪光南一直都十分地优抚与尊敬。并且还慷慨地说道,如果以后倪光南开办企业或研究所需要从联想要人,谁愿意去他都表示支持!看到这副恶心的嘴脸,为人正直的倪光南也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那只是表演,把我免职,他应当十分高兴才是!”
- 在表演完的4年后,柳传志卡在联想上市、员工分股前,将倪光南开除,彻底扫地出门。为联想做出卓越贡献的倪光南,就连应得上市的红利也没有拿到,可以说得上是净身出户。
- 这个手段真的算是“杀人诛心”、“赶尽杀绝”了!要知道当初正是柳传志自己,撺掇着所里的领导去请倪光南出山的,站在倪院士书桌前恳求的人里面,柳就是其中一员。别人能忘记,但是柳传志能忘记,在倪光南加入之前的日子,自己过得能有多惨?卖过裤衩、卖过电冰箱、卖过电子表,都没赚到钱。在卖彩电的过程里,20万的资金一下子被骗走了14万!跟科技沾边的,他们是一点也没做过!
- 是倪光南的加入,带领他们走上了搞计算机这条路,奠定了联想的发展方向。是倪光南主导研发出的汉卡,帮公司赚下第一桶金。可以说没有倪总工,就没有今日的联想,也没有今天的柳传志!
- 被联想解聘那年,倪光南已经60岁, 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计算机所,奉献给了中国的计算机发展事业,他人生中最富创造力,最有价值的15年,全部留在了联想。他担任总工时,联想的年营收是同时期华为的5倍,而如今联想的市值仅仅只有华为的1/50。
- 退休后的倪光南,仍旧时不时地骑着自行车,游荡在繁华的中关村大街上,当初自己奋斗过的地方,嘴里还不住地呼喊着“芯片!芯片!”
- 在2018年,他被评选为“最美科技工作者”后,朋友打电话向他祝贺,他却说:“一个老头子,什么美不美的,我们还是谈谈芯片吧。”
- 反观柳传志呢?靠着一个又一个原创故事,在一次又一次地公开表演后,他变成了“创业教父”、“泰山会老大哥”,变成了联想最大的功臣!
一、传达室里走出来的大佬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柳传志的老爹柳谷书,也带有点“买办”的意味。
作为中国第二号律师证的持有者,柳谷书从事知识产权事业近40年,他的辉煌战绩有:
- 曾及时制止了广州某单位筹建“东方迪士尼乐园”的计划,使迪斯尼商标免受侵权;
- 曾接受美国IBM公司的委托,促请深圳市工商局查抄了6家仿冒厂家,保护了IBM产品的商标专用权。 虽说以法制的眼光看,这些都是再正常不过的行为,但还是有那么点“为外国人办事”的感觉在里面。
1984年10月17日,在北京中关村科学院南路2号计算所的传达室,40岁的柳传志和另外11名同事,一起创办了中国科学院计算科技研究所新技术发展公司,这就是联想的前身。
当年为了支持中科院对于大型计算机的研发,上面特地给中科院的计算所调拨一块土地。因为是研究大型计算机,一台就得占用篮球场大小的土地。所以尽管当时条件十分有限,但上面还是咬紧牙关,在中关村的东面,专为计算所,精挑细选出一块8万平方米的土地。
- 8万平是什么概念?世界杯足球场的面积,也就在7千平左右,8万平那相当于11个足球场那么大的地方。明确作为科技园区用地,用于支持国内科学技术的研发。
- 但是在柳大爷“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一番操作下,结果这块无偿调拨支持研发的地块,最后去了哪呢?在左兜转右兜,一阵乾坤大挪移后,1988年所里的这块地,已经由联想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融科智地”,打着建设“科技园”的名号,被当作商业用地,开发成高档写字楼,租了出去。里面入住的也的确都是一些高科技企业,只不过大部分都是国外的品牌,像美国英特尔、AMD、法国电信和日本瑞萨等。
- 国家无偿调拨用于支持国内科技发展的土地,你拿来当作商业地产开发成写字楼,还出租给国外的科技企业?不得不说,柳大爷除了踏踏实实搞研发不行,在钻漏洞和赚黑钱上,这是真的有一手,这块地还在中关村这么好的位置,现在附近的居民楼房价都在11万每平,更何况是写字楼,8万平的地价又该是多少?
当时的柳传志,真的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赶上了市场开放的大好时机,背后的计算机所掏心掏肺地给钱、给人、给地,占用了所里包括联想,那么宽容的政策、那么丰厚的资源、那么多的科技人才。
明明干正事大有可为,柳大爷为什么偏偏就是不干实事呢?只是因为他自己做科研做不出来,所以觉得自己无法掌控一个科技主导的团队?还是嫌搞科研太慢,不能满足自己的胃口?没有成果,柳传志!
一开始,公司的业务并没什么发展,甚至一开始仅有的20万启动资金还被骗了14万,柳传志拿着剩下的6万带领员工摆起了地摊,卖电子表、运动衫这类小商品。柳传志没有被初期的低谷打败,当中科院要给各研究所配备500台IBM电脑时,柳传志拿下了这批电脑的验收、培训和维修业务。公司迎来转机,赚了70万元,这是联想的第一桶金。
如果说,起步阶段的联想,活着、挣钱是第一目标,那么倪光南的到来,是真的给了联想一个走技术研发与突破道路的机会。
可惜,柳传志没把握住。入职联想前,倪光南在加拿大国家研究院(NRC)工作,工资水平是国内的70倍。作为技术大牛,倪光南有一颗报国的心,他曾说:
- “如果我不回来,我此后所做的一切不会对中国制造有所帮助。”
柳传志找来了倪光南,两人一拍即合:一个搞管理销售、一个做技术研发,倪光南这就成了联想的总工程师。
倪光南对联想最大的贡献,是“汉卡”的发明。当时国内没有自己的微机和操作系统,全英文界面对中国用户很不友好。倪光南发明的“汉卡”在预装进PC机之后,便可显示及输入中文;而且,这款“汉卡”输入法最大的卖点就是有“联想”功能。比如输入“成”字,系统就会自动出现“成功、成为、成就”等一系列词组可供选择,这在今天来说司空见惯,但在当时绝对是一项开创性的技术。
“汉卡”让联想直接暴富,在前三年就为公司创造了1200多万元利润,未来十年总共销售出16万套,利税上亿元,甚至它的卖点直接成了公司的名字。
中科院奖励了倪光南50万元人民币,倪光南全数捐出,这觉悟,比某些人高出不止一星半点。
形势一片大好,倪光南打算继续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但却被柳传志兜头浇了盆冷水。
1994年,两人的路线之争逐渐升级:
- 倪光南希望未来的联想可以对标英特尔,打造“中国芯”;
- 柳传志却觉得芯片、操作系统这些东西“造不如买”,应当发挥联想的制造成本优势。
后来,中科院计算所所长曾茂朝
亲自签发了解除倪光南
聘用关系的通知,可以说这个结果,是曾茂朝
一手推动的,他似乎不想走方正电脑的路子。
从“技工贸”到“贸工技”,90年代的中国,相比科学家,大家更喜欢企业家。
斗争过后,联想将注意力由研发转向组装,走上了一条疾速扩张的全球化之路。然而,这只是一半的真相。
二、商业教父,还是侵吞国有资产的买办?
另一半真相是,倪光南曾在1994年向组织反映:联想香港上市的做法,有侵吞国有资产的嫌疑。
联想上市问题说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在这边做一个简要介绍:
- 1986年,柳传志当上了中科院计算所公司总经理,“国有资产民营化”被正式提上日程。
- 1988年,柳传志找到了香港商人吕谭平,于是“香港联想”就诞生了。
- 作为上市的“联想集团”前身,香港联想由北京联想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两家国企共持股67%,吕谭平等四名港商控制的导远公司持股33%。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中国技术转让公司的董事长,就是柳传志的父亲
柳谷书
。 - 所以香港联想本身就已经是两家国企和民营的三分天下。
- 作为上市的“联想集团”前身,香港联想由北京联想和中国技术转让公司两家国企共持股67%,吕谭平等四名港商控制的导远公司持股33%。值得一提的是,这个中国技术转让公司的董事长,就是柳传志的父亲
- 1992年10月北京联想曾投入9890万港元,吕谭平等四名港商则投入10万港元对香港联想进行了增资扩股。
- 然而诡异的是,香港联想1994年2月14日挂牌上市,在发行的6.75亿股份中,北京联想得到了2.618亿股,吕谭平等人竟也得到了相当的2.08亿股。
- 投入10万港元和将近1亿港元,获得的股份竟然差不多?这是什么操作?柳传志后来透露,当年联想增资的9890万港元有4300万借给了港商,让其得以负债持股……
- 负债持股什么意思?就是港商借联想的钱买下了联想。试问你可以借蚂蚁花呗的钱买下阿里巴巴吗?
- 1997年,北京联想注入香港联想实行整合,股价飙升,港商借此机会以股抵债套现走人,在没有承担一点风险的情况下吃得脑满肠肥。
倪光南曾说:联想最大的贡献,就是造就了一批亿万富翁。
当年,作为联想集团企业董事的倪光南
,就是发现大笔公款被挪用,可能涉嫌国有资产流失,才上书中科院,然而经过多番努力,却只得到一个结果:
- 柳传志没问题,倪光南必须走。
可以想见,侵吞国有资产的人,绝非仅仅一个柳传志,他们早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针扎不入、水泼不进,要想撼动,难上加难。这在那个以“改革”为时代主题的大背景下,“国退民进”是某种意义上的政治正确。联想不但没有受到审查,反而成为勇立潮头的时代先锋,柳传志更是先后获得了“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终身成就奖、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具影响的劳动模范等荣誉。
- 2018年12月,党中央、国务院授予柳传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三、时代的拐点,需要联想这个靶子
主营业务为电脑等硬件产品的联想集团,背后的母公司是联想控股,后者是一家综合性的投资公司。组装电脑,只不过是它投资的其中一项产业而已。
- 滴滴前段时间违规赴美上市被整改的事,大家应该印象深刻。柳传志的女儿柳青是
滴滴
总裁,科大讯飞
、神州专车
背后联想都是大股东。 - 与其说柳传志是科技圈大佬,不如说柳家早已是资本圈最有权势的幕后玩家,其发起创立了泰山会和中国企业家俱乐部,2016年他将中国企业家俱乐部主席职位交给马云。
- 所以马云才会奉柳传志为“中国企业家教父”,王健林更是表示,为有柳传志这样的兄长和朋友而感到骄傲。
必须承认,联想涉嫌侵吞国有资产属历史遗留问题,这些行为放在当时的历史情境下,是市场经济所允许的,否则官方也不会把柳传志当作改革标兵加以宣扬。
然而,今天的情况不同以往。时代转向,中美关系恶化,华为蒙难,我们国家频频在芯片等核心技术领域遭遇“卡脖子”,这时大家方才惊觉:国企联想,早就被民营资本吃干抹净。
联想在国内扩张及全球化过程中积累了巨额财富,然而这笔财富却并没能最大程度地用于研发投入,反倒全进了极少数几位高管、董事、监事的腰包。
最恐怖的是,退休的柳传志
和现任总裁杨元庆
的天价薪资还不是公司天花板,另有两位没透露姓名的美国人薪资更高。
据传,联想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杨芮
是美国人,首席财务官黄伟明
是英国人,不知是否是这两位。我们不禁要问:现在的联想,还是中国的联想吗?
- 曾经的英雄成了反派,曾经的商人成了买办,屠龙者终成恶龙。
在共同富裕的政策导向下,人民群众朴素的爱国情感需要一个出口,而联想的确也没担负起时代赋予它的重任。如今回想起来,联想何止是辜负了大家对一个“民族品牌”的殷殷期盼,更是浪费了一笔由国企培养起来的社会资源。说它造成了国有资产流失,一点也不冤枉!有人说联想让中国芯片产业落后美国三十年,虽然也没那么严重,但和民营起家的华为形成的鲜明对比,还是让大家无法接受。中国企业界和商界教父,不拉帮结派搞小圈子的任正非
似乎更有资格。
支持联想的人会说,“国有资产流失”这种大帽子不能随便乱扣,当时这种情况不少,历史问题应当留给历史评判。但装聋作哑就是最好的处理方式吗?历史问题不代表不可以重新审视与反思,曲婉婷母亲贱卖国有资产被判无期,已经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中国崛起,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还是毛主席他老人家说得好:“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有些东西,是到了该清理的时候了。
杨元庆
孙宏斌被抓后,十三个分公司人心惶惶,财务混乱,业务瘫痪。公司有元老反思:
- “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念书念得那么好,怎么到我们这里没两年就弄到监狱去了?我们的责任在哪里呢?这孩子到底是好是坏?如果是坏人,为什么当初重用他?如果是好人,为什么后来变坏了?”
1992年4月20日,柳传志重新调整架构,把精锐之师调去了新业务部——联想微机部,统帅微机部的总经理走后,位置空了出来。此时,杨元庆还是一个底层销售员,他和孙宏斌同年进联想,但直到孙宏斌被判刑,杨元庆还在卖服务器。他抓住机会,坐上总经理的位置。随后,他引入“分销”的概念,当年就将业绩翻了一倍,两年时间里,他把销售额从3000万做到了3个亿。
1993年夏,柳传志让他去熟悉微机产销过程。
1994年3月19日,杨元庆被任命为微机事业部的总经理 , 掌握研发、生产、销售甚至财务大权 。当时联想遭遇业绩下滑的危机,柳传志对属下说:“现在我感到紧张,满脑子装的都是如何使公司有奋斗的决心。后面就是河,这一关过不去,我们必死无疑。”
有人问柳传志:“为什么敢在联想生死关头,启用杨元庆?”柳传志说:“我研究他已经很久了。” 多年后,柳传志才说:“(推他出来)是拼命赌上一把。”
杨元庆仓促接过联想的大任后,把分散的部门集中起来,实现集权,并将名下三百多人砍去三分之二,留下精干。杨元庆的行为引起元老们不满,一次,杨元庆让属下刘晓林代替自己去开会,有人讥讽:“大家出来开会吧,刘晓林过来收编我们了。” 柳传志知道后,劝杨元庆不要认死理,杨元庆不听。
1996年年初,一个晚上,杨元庆和属下到会议室开会,几人坐在长条桌上说笑,柳传志突然带人走进来,坐在杨元庆对面,劈头盖脸痛批了杨元庆一顿。他毫不留情面,说:“你别以为你得到的一切都理所当然,舞台是我们顶着压力给你搭起来的,你本应和大家和衷共济,不应能一股劲只顾往前冲,什么事都来给我柳传志讲公不公平,你毫不妥协,要我如何做?” 随后,他命令杨元庆作出妥协,并调走刘晓林。满屋子年轻人吓住了,杨元庆说:“我们一番辛苦,没有想到……” 他没说完,痛哭起来。最后杨元庆妥协,接受批评。
当晚,杨元庆一夜无眠,次日,他在桌子上看到柳传志给他留了一封信,上面写:“我喜欢有能力的年轻人,但如果光漂亮、能力强,却不爱我,又有什么用?”,信中,柳传志教他,首先个人利益要完全服从联想利益,另外一条是,要能实心实意地对待前任开拓者们。他说:“我是希望往(接班人)这个方向去培养你的。”
- 2001年4月20日,杨元庆在联想誓师大会上,正式接下柳传志的班,出任联想集团总裁兼CEO。当年的主业务惨淡,拓展出去的业务,也以惨败收尾。
- 2001年杨元庆大规模辞退员工,耗费大笔钱投入的新项目也停了
- 2003年,联想在国内PC市场的份额也掉到28%左右。2004年开春,更是跌到危及联想的龙头地位。
- 杨元庆遭受大量质疑,年薪降了一半,柳传志说:“希望大家对联想多一些鼓励,杨元庆接班后,电脑市场走势突然掉头而下,这不是他的责任。”
- 2009年,联想遭遇危机,65岁的柳传志重新出山,力挽狂澜。
- 两年后,杨元庆才接回位置。
- 2016年初,《联想局》的作者迟宇宙写了一篇文章:《杨元庆是合格的联想CEO吗?》
- 文章列出联想与华为的差距,作者质问:“为什么仅仅十年时间,一个被认为是“帝国”的联想集团就衰落成了与华为比不公平的公司?谁造成了‘帝国的崩溃’呢?”
- 与此同时,华为崛起,联想骂声日甚。
- 2018年,柳传志站出来,他呼吁:“联想的干部要积极行动起来,全体同仁要积极献计献策,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
有人提出假设:如果当初孙宏斌是接班人呢?
- 柳传志曾预测过孙宏斌四种结局,第一种是可造就之大才,第二种是公司危险人物,第三种是被磨成庸才,最后一种是愤而出走。
- 芍园发难后,柳传志与孙宏斌摊牌。他找到孙宏斌,想再给他一个机会:“我们都是能力强的人,我领导不了你。咱们好聚好散,联想的分公司你随便挑一个,你自己去干。”
- 孙宏斌不接受这场安排,他说:“不必了柳总,我才26岁,我可以从头干起。”
孙宏斌
融创股份有限公司的孙宏斌,从联想到监狱,从顺驰到融创,商场沉浮三十年还能谈笑风生时至今日仍然站在金字塔的顶端,辉煌至极。
孙宏斌的自我评价,也是他在回忆监狱生涯时说的。
- “我是一个不太爱往后看的人,我一直往前看。”
孙宏斌从入局乐视到全身而退,他走的每一步,似乎也都可以用这句话来解释。
1999年就在孙宏斌身边工作的顺驰元老对孙宏斌的评价
- “老孙有三种情结,第一是老大的情结、第二是救世主情结、第三是寻求聚光灯照耀的情结。”
- 把孙宏斌从联想企业部主任经理 “送进监狱” 的其实不是柳传志,而是他的这种“老大情结”。
- 柳传志可以容忍孙宏斌他们做各种各样出格的事,却不能容忍他们破坏他的布局。
- 柳传志希望联想集团强调统一性,对有能力的人,只能形成“条条”,不能形成“块块”。所谓“条条”,意思是互相制约地、互相协作地朝着一个总体目标前进。
无论柳传志、杨元庆他们承认与否,有很多事情,包括“孙宏斌事件”,如果不曾发生在孙宏斌身上,也一定会发生在杨元庆或郭为身上。这是联想的宿命。
“老的那种领导人像丘吉尔、罗斯福,年轻的网络经济先锋像 杨致远 这些人,其实都是某一个机会促成了他们的成功,一下子,偶然的一下子…… 其实对于我来说也是这样,偶然一下子,就变成了今天这样子。每个人都有一个关键事件、一个关键时刻让他成长,那个事件对我来说是非常关键的事件……”
简介
孙宏斌老家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一个小村庄,他出生于1964年。村里穷,父母给他取了一个“文武双全”的名字,盼着他能走出这家乡。孙宏斌母亲是村妇女主任,父亲在太原西山矿务局工作,两人忙得没法顾家,他们叮嘱孙宏斌:“你是长子,身为哥哥,你必须要坚强独立。” 孙宏斌机灵,他去玩游戏,把角色分配好,谁都玩不过他,其他孩子崇拜他,大孩子也愿意听他指挥。
- 在19世纪七十年代,就连北京、上海这种大城市的人都是穿着有补丁的衣服,在乡下小地方的人穿衣打扮只能用衣衫褴褛来形容。孙宏斌家境非常贫苦,常常吃不饱穿不暖。即使是在这样贫困的环境下,孙宏斌依然没有放弃学习,他一边干农活一边看书学习。
- 大人们时常讲起城市生活很多彩,孙宏斌在一边听。后来,他每天跑到镇上一家书店看书。书店门还没开,孙宏斌已经等在门口,北方天冷,但孙宏斌每天都来。他在书店看一整天书,有时饭也不吃,店长要锁门时,他还不知道,店长看到,便每天延迟一会关门。
- 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报》的头版头条刊发了新华社《高等学校招生进行重大改革》的稿件。这意味着高考政策的恢复成了板上钉钉的大事,孙宏斌知道自己不能一直在农村待下去,想要出人头地只有靠学习才能办到。当时他才15岁,在同龄人在田地里干活的时候,孙宏斌就已经立下了考上大学的目标,整天计划着自己的学习进度。
- 读书时,班里排名,孙宏斌硬要争第一。
- 15岁,孙宏斌身体不适,错过高考。校长惜才,帮他申请了再考一次的机会。孙宏斌考上武汉水利电力学院,花三年时间,学完了本科四年学业。
- 1979年高考政策刚恢复不久,15岁的孙宏斌就去报名参加高考。但因身体不适,错过高考。校长惜才,帮他申请了再考一次的机会。在长时间刻苦地准备中,胸怀大志的孙宏斌一鼓作气考入武汉大学前身之一的武汉水院,拥有了上大学的机会。教育部网站的数据显示,1977年报名参加高考的人数为570万人,最终录取的人数为27万人,在录取率约为5%的情况下,孙宏斌能考入大学实属不易。
- 考入武汉大学之后,孙宏斌依旧保持他勤奋刻苦的学习风格,大学四年一直成绩优异。
- 1983年孙宏斌本科毕业,但他没有立刻找工作,而是继续深造。同年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考入清华大学,这一年他才19岁
- 在清华大学孙宏斌依旧勤勤恳恳地学习,3年后也就是1985年孙宏斌硕士毕业,但他并没有继续深造或者等着国家分配工作,他选择自己进入社会找工作。
- 1985年孙宏斌硕士毕业之后,带着满腔的少年意气他开始了自己的工作之路。在1985年到1988这三年时间里,孙宏斌辗转于各大公司,做过很多工作,不过大都不能满足他的鸿鹄之志,没有足够的平台让他发展。孙宏斌一直没有找到稳定的工作
- 孙宏斌谋到一份中科院差事,生活安稳。但待了不久,他就从稳定的工作离职。他觉得,做学术能看到头,做生意不能。
- 在1988年,他通过社会招聘进入联想。当时香港联想刚刚宣布成立,香港联想由三家股东组成:香港导远公司、北京联想和中国高新技术公司,各占三分之一的股份。
- 整个公司那时候的业绩都很低迷,急需要有领导能力和发展能力的人才来引领公司的发展
- 5月份,大学生毕业期,联想包下《中青报》一整版,上面写:“加入我们,跟我们一起创业。”
- 柳传志发话:“联想从现在开始不仅要大量招聘年轻人,而且要大胆提拔年轻人,提拔错了不是错, 但是不提拔、不培养是大错。”
- 招聘出来后,来了500个应聘者。笔试面试过后剩下58人,但计划只需16人。考官举棋不定,柳传志一拍板:全要了。于是,孙宏斌被招进联想。
- 孙宏斌的到来正解决了公司的难题。他的工作能力出众,带领着一帮有活力的年轻人在公司干得风生水起,业绩一路高涨,受到很多人的拥戴。
- 杨元庆晚来一步,他夹在新员工里头,并不出众。公司元老贾绪福面试了杨元庆,面试完他说:“咱们实话实说,也看不出他有那么大的天赋,绝对看不出来。” 他当时看上杨元庆的原因,第一是因为他是研究生,第二是他长得还可以。
- 入职后,杨元庆就把第一份工作搞砸了。他起草了一份投标书,但投出之后,他才发现报价高出了对手一倍,买卖落空。杨元庆不爱说话,业绩不突出,喜欢呆在角落,进入联想的前三年都没引起注意。
- 孙宏斌驭人有术,他把招聘他的陈恒六认作“大哥”。大哥出差回来,孙宏斌派两辆车去机场接他。等他走进办公室,孙宏斌一声喝令,全体员工就齐刷刷站起来。孙宏斌能做,大哥能言,两人打配合,柳传志把最重要的企业部交给了他们。不久,孙宏斌就在企业部做出了1700万的销售额,占到总销售额的4.1%,并亲手建立十三家独资的分公司。他一手选拔分公司的人,并且慢慢把分公司财务独立出来。
- 不到两年时间,就从普通员工做到了主任经理,薪资也随着工作的提拔而水涨船高。
- 但是,孙宏斌与元老产生了冲突,他觉得效率第一,生意能做成最重要,但负责业务部销售的
贾绪福
则喜欢按规矩办事。为了办事顺利,孙宏斌直接越过业务部,找到公司外的渠道运输货物。矛盾升级,两人分裂成不同阵营,经常吵起来。 - 柳传志偏袒年轻人,他说,“(孙宏斌的)分公司像泄洪一样泻出一千多万的产品”,贾绪福不舒服,他叫板:“领导知道我的问题,下面知道我的问题,我不知道我自己什么问题。”
- 孙宏斌山西口音重,柳传志为了改掉他口音,逼着孙宏斌每天去办公室给他讲一个故事,当时公司人都认为,柳传志在培养孙宏斌当接班人。
- 进联想没两年,孙宏斌就被破格提拔。高层劝柳传志要慎重,柳传志说:“人才分三种,一种是自己能干成,一种是带人能干成,第三种是能审时度势,一眼看到底,孙宏斌就属于第三种人。”
- 但是,孙宏斌与元老产生了冲突,他觉得效率第一,生意能做成最重要,但负责业务部销售的
- 孙宏斌凭借着业绩瞬间成了公司的名人,后来又被提拔为集团企业发展部经理。那时他才27岁,就已经站在了这么高的位置上,可谓少年得志。
- 1990年,孙宏斌成了企业发展部经理,掌管了北京之外的所有分公司。
- 公司有《联想报》,孙宏斌在企业内部,又办了一份《联想企业报》,他发挥属下的积极性,头版显目地写着“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此外,他还规定了独立的章程,不管是招人、裁人还是提拔人,他都自己把事干了,不向集团人事部汇报。
- 管理层向柳传志报告:孙宏斌权力太大、结党营私、分裂联想,联想要失控了。
- 柳传志在香港看了《联想企业报》后,吃了一惊。他赶紧飞回北京,召集众人开会。会上,他批评孙宏斌 “企业部的利益高于一切” 是荒唐的,企业部不能有自己的章程,也不能有自己的报纸。孙宏斌以自我为中心,搞帮会行为,会成为公司的“危险人物”。如果员工只看《联想企业报》,不看《联想报》,感受到的只是有声有色的企业部,有血有肉的孙宏斌。这是不能被允许的。”
- 缓了缓,柳传志又说:“(孙宏斌部门)气氛给人一种蓬勃向上的感觉,有一种‘嗷嗷叫’的工作的感觉,这一点我亲眼看到了。”
- 公司高层李勤站出来,指责贾绪福与孙宏斌作对,他说:“老贾为了自己的权力,或者说自己的面子,有些同志叫虚荣心,就可以什么都不顾。” 他站队孙宏斌,认为年轻人有年轻人的优势,老同志干不了年轻人的活,甚至会破坏公司的部署。众人听得紧张,贾绪福听了,对旁边经理说:“我都不紧张,你紧张什么?” 会议明面上警告了孙宏斌,但结果是贾绪福离开了岗位。
- 会议后,年轻人们以及分公司经理更拥戴孙宏斌。一次,五个年轻人聚一起,一边吃饭一边指责公司元老,认为他们占了重要位置,并阻碍了公司发展。
- 孙宏斌能用人,给大家创造机会,下属们崇拜孙宏斌,他们培训新人时,要旨是对孙宏斌表忠心。他们考新人问题:“如果你一天生产200个部件,但直接老板(孙宏斌)向大老板汇报了300个,那么你们应该怎么向大老板汇报?” 正确的答案是“异口同声地说是300个”。
- 彼时,中关村最有名的企业家是万润南和柳传志,孙的下属们分析一番,认为:孙第一,万第二,柳第三。元老们给柳传志写信,认为孙宏斌是“领袖型人物”,在蚕食公司。
- 柳传志再次飞回北京,他勒令孙宏斌从企业部出来,进入高层替补贾绪福的位置,并强调:“不许成立新的单位,或带人进去。” 柳传志给了孙宏斌机会,他让孙宏斌把几个下属开除,孙宏斌说:“我不能开除他们。”柳传志语气柔和,问:“小孙,你要我,还是要他们几个?”
- 孙宏斌说:“我要他们……” 缓了缓,他解释说:“把他们开除了,我在部门的威信何在?我干不了。他们真有问题,我会开除他们。(但)他们不过是给你提了点意见就被开除,恐怕不合适吧?你再想想。”
- 1990年4月4日,柳传志在北大芍园召开了企业部会议上,时人称之为“芍园发难”。多年后,柳传志将这次事件,称作“分水岭”。
- 公布调任孙宏斌的会议上,《联想企业报》的编辑白泉质问:“《企业报》到底有什么问题?” 薛琳娜也发言:“公司的《联想报》办成这样,为什么不能办更好的报?” 孙宏斌说:“《联想报》就是一份下流小报。”
- 柳传志严厉斥责了年轻人们的狂妄,但遭受到孙宏斌属下的质疑:“我们直接归孙宏斌领导,孙宏斌骂我们爱听,与总裁何干?”、“企业部到底怎么开小船了?”,柳传志怒不可遏,他甩手出门,说:“你们要知道,联想的老板是谁。”
- 会议结束,发难的白泉、薛琳娜被开除,分公司账号被封存,孙宏斌也被调离原职,柳传志直接担任企业部经理。三天后,柳传志再次开会。他走进开会的房间,孙宏斌属下都抱着胸看着他,孙宏斌进来后,所有人才把手垂下。柳传志闻到会议室里香烟缭绕,皱起了眉,孙宏斌说把烟掐了,所有人把烟掐了。
- 柳传志认定,企业部的人在向他示威。他宣布,企业部全体人员都必须听他号令,并警告所有人不得拉帮结派,否则严厉处分,直到开除。会议后,孙宏斌集合属下议事,年轻人们众口纷纭,有激进的人怂恿他“卷款走人”,孙宏斌没有做出这个决定。但有人向柳传志举报孙宏斌卷款跑路,柳传志担心出现财务危机,赶紧报了案。随后派20多人星夜赶往分公司查账。接着,他派两人把孙宏斌关押在一家公寓里,严加看管。孙宏斌没有卷款走人,但他因为之前公司财务僵化,留了一笔流动资金在账上,因此被抓住了把柄。
- 一名姓陆的南方小伙不服,扬言要卸掉“叛徒”的胳膊,他率领几个人,要去关押孙宏斌的公寓劫狱,当场要与看守人员打起来,孙宏斌出面劝他罢手,才平息事态。
- 5月28日,孙宏斌被北京海淀警方拘留,10天后被正式拘捕,以“挪用公款”的罪名,获刑5年。孙宏斌被抓后,十三个分公司人心惶惶,财务混乱,业务瘫痪。
- 公司有元老反思:“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念书念得那么好,怎么到我们这里没两年就弄到监狱去了?我们的责任在哪里呢?这孩子到底是好是坏?如果是坏人,为什么当初重用他?如果是好人,为什么后来变坏了?”
- 1992年4月20日,柳传志重新调整架构,把精锐之师调去了新业务部——联想微机部,统帅微机部的总经理走后,位置空了出来。
- 此时,杨元庆还是一个底层的销售员,他和孙宏斌同年进联想,但直到孙宏斌被判刑,杨元庆还在卖服务器。他抓住机会,坐上总经理的位置。随后,他引入“分销”的概念,当年就将业绩翻了一倍,两年时间里,他把销售额从3000万做到了3个亿。
- 1993年夏,柳传志让他去熟悉微机产销过程。
- 1994年3月19日,杨元庆被任命为微机事业部的总经理, 掌握研发、生产、销售甚至财务大权(孙宏斌出狱)。当时联想遭遇业绩下滑的危机,柳传志对属下说:“现在我感到紧张,满脑子装的都是如何使公司有奋斗的决心。后面就是河,这一关过不去,我们必死无疑。”
- 有人问柳传志:“为什么敢在联想生死关头,启用杨元庆?”柳传志说:“我研究他已经很久了。” 多年后,柳传志才说:“(推他出来)是拼命赌上一把。”
- 然而成也联想,败也联想。当时正处于职业巅峰的孙宏斌因卷入公司的政治斗争,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被判刑五年
- 92年,杨元庆刚刚从工程师做到项目经理,而孙宏斌已经被认为有从联想独立出去的企图,被以挪用公款13万元的罪名判处了有期徒刑5年。在走司法途径之前,他被联想软禁在西山宾馆,每天呼呼大睡,看管他的一堆人中有个人对他说:出这事你还能吃能睡,看来还真是个人物。
- 孙宏斌只是没想到自己真的能进去,他从来没认为自己有罪,但也从来没说过联想有错。
- 1990年5月底被刑事拘留,减刑后1994年3月底出狱。
- 在监狱里面呆的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孙宏斌人生的最低谷。1990年起,孙宏斌在狱中度过了三年又十个月。他被关在十几平米的房子,狱友十几个,每天喝窝头菜汤,睡觉是一个平铺,晚上一群人并排睡,人挨人。时不时会有狱友被拉出去枪毙,今天拉这个,明天拉那个。孙宏斌尽力优秀表现,他积极给劳改局写文章,被任命为“号长”,减刑十四个月。
- 出狱后的他没有颓废,反而斗志昂扬对未来充满希望。“我在监狱待了四年,快出来时候,就在想我(出来以后)干嘛呢?大家都知道那时候的中关村,包括联想,主要就是一个搬运工,对吧?就是进口来、装起来,然后卖给别人,基本上没有什么技术含量。” 视频中的孙宏斌说到这迟疑了下,然后假装心虚地欠了欠身子,笑着问了句,柳总不在吧?台上台下一齐爆发出笑声。
- 我想干点有技术含量的,但那个年代确实没什么有技术含量的活,最高技术就是发工资时候用计算机打个工资条。所以我就想做点没技术含量的衣食住行,但是衣食行哪个都挺贵,干不起,我就干房地产了,房地产不要钱。那时候我一共就5万块钱,办了个研讨会花了3万,没钱了,找柳总借了50万。
- 1994年孙宏斌刑满释放的前18天,即将获得但尚未获得自由的他,借着跟狱警到北京买东西的机会,托人约见柳传志。见面的内容是道歉,孙宏斌向柳传志。
- 新世纪饭店顶楼的川菜馆里,孙宏斌见到了柳传志,跟他讲了自己进军房地产的想法,柳传志跟他说:“宏斌,你记住我说的话,以后,什么时候你都可以对别人说,柳传志是你的朋友。” 孙宏斌后来向他借了50万,并给他打了欠条。
- 后来柳传志说:“他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我们道歉,我挺感动。联想曾经有三个人被抓起来过,出来的第一件事都是向我们道歉,这很有意思。”
- 孙宏斌出狱后去到天津,见到妻子,把自己约见柳传志的事相告,妻子哭着问他:“你都忘记自己受过的苦了吗?”
- 大家都知道孙宏斌委屈,但孙本人从来不说自己委屈,他还劝别人:“你再倒霉也别抱怨。首先,你遇到的不公、倒霉和委屈,其实别人是知道和理解的,当你不停抱怨的时候,人们的同情和理解就会变成不喜欢,甚至厌恶;其次,当你抱怨的时候,最不开心的是你自己,抱怨会把你的不开心变得更不开心。”
- 对于孙宏斌出狱后的态度,柳给予了认可:“坐了4年牢,还没有沉沦,态度还很积极,年轻人能这样很不容易。” 除了给孙宏斌借钱创业,柳传志还告诉孙:“我从来不说谁是我的朋友,但是你可以告诉别人你是我朋友。”
- 1994年8月,出狱后孙宏斌和柳传志握手言和,孙宏斌向柳传志借款50万元,在天津创建顺驰,开始自己的商业回归之路。一开始顺驰仅是以中介的形式卖房,1995年,柳传志拉上中科集团,与顺驰联合成立了天津中科联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 他的公司以房地产中介所进入地产界,公司在孙宏斌的经营下业绩稳步上涨。孙宏斌并没有止步于现状,他的目标是全国。
- 1996年顺驰集团开始开发房地产,并且逐渐在天津房地产市场占据了一席之地。急于证明自己的孙宏斌并不满足于这个成绩,2003年,早已经在天津站稳脚跟的他开始在全国进行战略布局。
- 此时的孙宏斌已经事业有成,但曾经在监狱里呆过的几年时间一直是孙宏斌心里的疙瘩,他一直有着帮自己洗刷罪名的想法。(坐过牢的人拿不到董事席位)
- 2004年,孙宏斌对自己当年因挪用公款罪被判刑进行上诉。最终在努力之下被判无罪,洗刷了人生污点。
- 2003年,孙宏斌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提起申诉,要求取消原判。联想发了公开声明,帮助孙宏斌洗刷“污点”,当年孙宏斌就被改判无罪了。
- 没人知道孙宏斌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但可以看出目标导向的他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孙宏斌说,事情做成最快乐。
- 柳传志对孙宏斌的评价越发显出欣赏:“他是难得一见的对时事一眼看透的人。”
- 孙宏斌再次回顾往事时也流露出惺惺相惜:“我从柳总身上学得最多的,是他做事非常坚决,另外他又很宽容,这两方面对我影响很大。柳总在反思这件事的时候,他实际上也在提高。但要从头再来一次,我估计他还这样做。”
- “也许我碰到这样的问题,也这样做。没有对错。当时柳总说,他把这件事当成联想生死存亡的大事,在那种情况下的那种坚决,是柳总骨子里的东西,如果不这样的话,他就不是柳传志了。” 孙宏斌甚至还换位思考。
- 急于证明自己的孙宏斌在企业快速扩张的同时并没有注意到风险。在疯狂扩张后,因资金链断裂问题,不得不在2006年将顺驰股权低价出售。这对孙宏斌来说是一个值得反思的教训,一直让他耿耿于怀,在后来的企业经营中他便极力避免自己激进的毛病。
- 孙宏斌在大力推进顺驰集团发展的同时,还经营着一家名不见经传的融创公司。在失去了顺驰之后,孙宏斌对融创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他开始全力打造融创,把全部精力投入到融创,从原来的疯狂扩张变得更加稳重。
- 经过公司所有人的努力,融创这个一路坎坷的公司在2010年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功,更名“融创中国”,进军国际,被评为“地产传奇人物”。
- 2017年,他收购王健林旗下大量酒店股权,成为中国房地产史上最大并购交易。
- 2016年,孙宏斌已通过融创实现了东山再起,联想的房地产板块净利润率创下新低,加上不想在未来背上“隐形地产大鳄”的骂名,联想要将旗下大部分地产相关的资产都卖掉,买家是孙宏斌,价格是137.88亿人民币。
- 此后,融创中国一路开挂,在2020年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融创中国排名第223位。融创中国在整个行业排到了第四名,前三名分别为碧桂园、恒大和万科。孙宏斌有“通天盖地”的本领,人送外号“孙大圣”。
- 从一个初出茅庐不怕虎的小伙子,到一个一帮小伙子的领头羊,再到身陷囹圄,最后到中国企业500强。
- 孙宏斌在生意场上打拼的这三十几年,充满不确定,但他没有放弃,从一穷二白的低谷期硬是靠自己的商业能力走向人生巅峰。
注:
- 2018年联想5G投票事件时,近百位企业家站出来为柳传志说话,那里面没有孙宏斌。
- 如今联想再一次掉入舆论旋涡,孙宏斌被当作武器,他仍然没有回应。 孙宏斌总被评价为“激进”,但也得考虑到他是吞下了多大的苦楚,忍住了多少次的抱怨才成了今天的孙宏斌,30年来他没有说过柳传志一句不是,如今更不会,那些替他叫屈的人,不如就省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