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啸九天 自律更自由,平凡不平庸 Less is More

【读书笔记】-心理学笔记-psychology

Notes(温馨提示):

  1. ★ 首次阅读建议浏览:导航指南
  2. 右上角工具条搜索文章,右下角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鹤啸九天),底栏分享、赞赏、评论
  3. ★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知识点积累起来不容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谢谢理解
  4. ★ 如有疑问,邮件讨论,欢迎贡献优质资料


总结

互联网的作用

【2022-2-7】关于互联网作用的描述,源自 咖啡日报 PMcaff

  • 互联网的作用,原本是为了让井底之蛙开一开眼界,认识一下井口以外的世界。
  • 可是,结果发现:成千上万只井底之蛙通过互联网互相认识、互相认同、互相肯定,并通过长期的交流之后达成共识:世界确实只有井口那么大。

两个前提:

  • 1、人天然就是社会性的动物,没有人会完全是座孤岛;
  • 2、归属感、认同感发展到最后就成了政治问题。

所以就有了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描述的观点:

  • 依附于旧制度的既得利益集团通常不会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所以要发动一场成功的改革相当困难。

的确,互联网的发展缩短了信息差,但它并没有改变人性

过去只是在一城一域的连接,现在变成了全国乃至全世界,基于上述的两个前提,这些人形成圈子,进而变成既得利益者,他们吃的是这个圈子带来的红利。

  • 举个例子,喜欢搞各种产品方法论的产品经理就会聚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既得利益者的局面,即使说的不对,无论是出于他们自身还是出于这个圈层的牢固,想改变这个「理」都很困难,进而变成一种死循环。

说到底,互联网也只是工具,我们不能强求它太多。

不过这个问题我还是要给个结论:

  • 如果追求真理,那应该保持孤独,甘愿坐冷板凳;
  • 如果只是追求名利财富,那应该想办法让自己成为既得利益者,重要的在于建立连接

为什么“更多人发现彼此并联合了起来”,需要先了解两个现象:

  • 信息茧房:在信息传播中,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
  • 回声室效应: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上,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到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换成通俗的解释就是:人们只相信/接受自己愿意相信/接受的事。这是人性,也是客观事实,不以你的主观意志为转移。互联网本质是一个“信息工具”,解决的是“效率问题”。那么,凭什么认为一个解决效率问题的信息工具,能够改变人性???

所以,我对于这个观点的理解就是:这个观点提出者无知、傲慢,且没有逻辑性。

心理学

  • 心理学“Psychology”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至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时期被称为“灵魂之科学”)。1502年心理学作为专业术语开始出现,19-20世纪,随着人类社会结构形态的改变以及学科研究的深入,心理学迎来理论“大爆炸”,诸多心理学理论被发现或提出,对管理学、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及个人认知等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

  • 【2021-3-30】看不见大大猩猩

    • 人们总是凭借直觉认为,自己所见和所感的都是真实的。然而,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学史上最知名的实验之一“看不见的大猩猩”告诉我们:事实上,即使最明显的信息也会被我们漏掉。在当今这个信息和新事物大量塞满我们生活的时代,生活中的“大猩猩”更是无处不在。
    • 《看不见的大猩猩》的作者系两名权威心理学专家,生动而幽默地揭示了生活中常见的六大错觉:注意错觉、记忆错觉、自信错觉、知识错觉、因果错觉以及潜能错觉。通过阅读《看不见的大猩猩》,你会懂得,你所见的、记住的、以为的、知道的等,也许,全都不是真实的。

心理学效应

达克效应(邓宁-克鲁格效应)

【2022-5-3】科学解释:为什么越是无知的人越自信

随着阅历的增长,我们越懂得这样一个道理——不要和脑残争论。有科学研究证明:脑残是真的意识不到自己是脑残。

伯特伦-罗素:

这个世界最大的麻烦就在于傻瓜与狂热分子对自我总是如此确定,而智者的内心总是充满疑惑

1999年,两位心理学家Dunning和Kruger对此现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做过四个实验,结果震惊地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他们把这个现象称之为“达克效应”(也叫邓宁-克鲁格效应)。

这是一种认知偏差现象

  • 非理性的人在自己“欠考虑的决定”的基础上得出错误的结论,但是无法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也无法辨别错误行为。

这些能力欠缺者们,沉浸在自我营造的虚幻优势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却又无法客观评价他人的能力。简言之,越是愚蠢的人,越自以为聪明——不是在撒谎或逞强,是真的打心底里这么觉得!这一研究结果还获得了当年的“搞笑诺贝尔奖”。

  • 评委中有些还是真正的诺贝尔奖得主,其目的是选出那些“乍看之下令人发笑,之后发人深省”的研究。

这不只是在说无知的人,能力中等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强烈的高估,因为他们或多或少存在一两个维度的优势,便更容易“得寸进尺”。

冒充者症候群

  • “吉米鸡毛秀”曾经在德州一个音乐节现场做过一个恶作剧。记者随机采访了两个女孩,问:“你们觉得Doctor Shlomo乐队怎么样?”“是我最喜欢的乐队!”“没错,今年特别燥!”但是,这个乐队名是记者编出来的,取名自一部百老汇歌剧———其实这个乐队根本不存在。去参加音乐节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骄傲,即使他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新的内容是什么

这就是典型的“达克效应”,生活中这种现象其实很常见。比如有的人对任何话题都能侃侃而谈,仿佛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听者的我们,有些领域确实所知不多,都判断不了他说的有几分真假。要么一脸懵地崇拜,要么鄙视他装。但换个角度想,他大概率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嘴炮。可能了解过一两个词,就能自己夸口出一门学问。这种人,在知识洪流的“尾气”里中毒太深,出现幻觉了。

芝诺悖论

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 芝诺悖论

  •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Zeno of Elea)的学生有一次请教说:“老师,您的知识比我的知识多许多倍,您对问题的回答又十分正确,可是您为什么总是对自己的解答有疑问呢?”芝诺顺手在桌上画了一大一小两个圆圈,并指着这两个圆圈说:“大圆圈的面积是我的知识,小圆圈的面积是你们的知识,我的知识比你们多。这两个圆圈的外面就是你们和我无知的部分。大圆圈的周长比小圆圈长,因此,我接触的无知的范围也比你们多。这就是我为什么常常怀疑自己的原因。”

芝诺的观点,此后被总结为一句名言:知道的越多,越能发现自己的无知。

无知五分之一法则

美国的《赫芬顿》邮报曾做过一项民意调查,向公众提出一些非常离谱的观念,比如太阳围绕地球转,彩票是非常好的投资方式,个子高的人跑步越容易缺氧等等,让他们做判断。但是结果却表明,每个离谱的观念都有20%左右的人会盲目相信。这就是著名的“无知五分之一法则”,也就是说无论一个观念多么的离谱可笑,在全世界总会有20%的人盲目的相信它,有些人知识的匮乏、或者说认知的障碍,看起来是我们无法想象的。

这就是为什么不要与思维不在一个层面上的人争辩,那只能是鸡同鸭讲。

当年,孔子忍着恶心奉承两个毫无学识的老头,就是深知这点,“遇到这样的人,赶紧哄骗他们早早滚蛋就是了。还招惹他们干什么?” 所以人们常说,对付傻逼的最好办法就是鼓励并把他培养成一个大傻逼 除此之外别无他法,因为你纠正他的结果可能就是得罪他。

门道效应

  • 刚刚发生的事情会忘记了,是因为门道效应。因为人的记忆特点,做出行动的第一步时,忘记之前的东西。大脑腾出空间,让我们干另一件事。
  • 每个人都会经历过一些成情景,正在聚精会神做某件事的时候,突然想要去完成一件事,或者拿去一个东西,当我们停下手头的工作,起身去拿东西的时候,会忽然之间,我们想不起自己要来做什么,脑子里一片空白。

海马效应

  • 【2021-3-29】感觉现在经历的事情,以前发生过
  • 海马效应亦称既视感、即视现象,是人类在现实环境中(相对于梦境),突然感到自己“曾于某处亲历过某画面或者经历一些事情”的感觉。依据人们多数忆述,好像于梦境中见过某景象,但已忘了,后来在现实中遇上该景象时,便浮现出“似曾相识”的感觉。
  • 生活中,走到某一个地方有没有一种以前自己来过的的感觉,很模糊印象。但是这种感觉却很真实。很像在梦境中见过,但是忘记了。来到了同一地点,会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 这种神奇的现象叫做海马效应,因为人脑的记忆细胞记录一起看到的信息,即使你忘记了,但会保留在潜意识中,当你身处同一定的时候,细胞会调用一切有关的信息出来与记忆细胞重合,组成一种类似相似的场景。所以,很多人喜欢“好像在哪里见过你”来搭讪。

真香定律

  • 真香是最近流行起来的一个网络用语词,湖南卫视《变形计》中,王境泽第一次到农村家庭吃饭,因为不习惯质朴的饮食,说饿死也不吃。但是在饿了几个小时后,吃着吃着说了真香两个字。
  • 这种前后反差巨大的表现,让人忍俊不禁。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很常见,就像之前的苹果手机xr的外观被吐槽,很多人表达自己是不会买苹果xr的。但是还是很多人,在说完后,就用上了。
  • 虽然真香不过是调侃词,但是往往很多人迫于现实的无奈,往往会做出与最初心态往往相反的结果。也反映了现实与理想还是有很大的差距的,以及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飞轮效应(万事开头难)

  • 指做一件事一开始很难,可一旦我们挺过去这个难关后,只需付出很小的努力,甚至不废吹灰之力就能得到很大的收获。[源自物理实验:为了使静止的飞轮转动起来,一开始须花很大的力气反复地推轮子,当达到一定的速度时,就不需要太大的力气,即使力量没有增加,轮子也会转得更快,后逐渐应用于商业和心理学分析中。]
  • 案例:嘟嘟创业前期,因为资金、人才等问题,发展艰难。后来慢慢步入正轨,资本厚了、招募到了优秀的人才,事业也越来越好,一天天壮大。

晕轮效应(情人眼里出西施)

  • 为什么面试的时候,要穿正装得体好看?为什么人靠衣,马靠鞍?为什么开宝马车的人就一定有钱?
  • 晕轮效应就是一个对某个人贴标签。他帅,他的缺点会被掩盖。他有钱,他的矮和丑会被无视。一个人的印象特征被放大,他的一切特点都是会围绕着某个优点转。这是一种以以偏概全的认知上的偏误,无法全面总结,但是这却是人普遍的心里想法。

首因效应 (第一印象很重要)

  • 也称优先效应、第一印象效应、先入为主效应。指人们通常对一个人最初接触时的信息形成“先入为主”的鲜明印象,从而影响人们以后对此人的评价。是系列位置效应的一种类型。[由美国心理学家A.S.Lochins(1907~1996)于1957年通过实验证明。]
  • 案例:如小销售新手哆哆,谈业务时总是衣冠整洁、谈吐细致礼貌,虽然有些技术细节不熟,但给客户留下了良好的印象,深得客户好感,也让他顺利签了单。

刻板效应(湖南人爱吃辣)

  • 刻板效应,又称刻板印象,它是指对某个群体产生一种固定的看法和评价,并对属于该群体的个人也给予这一看法和评价。[由苏联社会心理学家包达列夫(1923-)于1965年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
  • 案例:基于对博士“学识渊博”的印象,人们一般认为博士肯定无所不知,或者一定写字很漂亮,其实多数博士更多的是在一个领域的专注精通,而不是常人以为的知识广度的积累;而且也不一定就写得一手漂亮字呢。

多看效应(日久生情)

  • 也称曝光效应,指对越熟悉的东西越喜欢的现象。[由心理学家查荣茨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并通过实验证明。]
  • 案例:你天天跟公司小姐姐(或小哥哥)一起打羽毛球、一起上下班、还常周末逛街,嗯…然后竟然在一起了。

墨菲定律

  • 总结:越担心就越有可能发生
  • 爱德华·墨菲提出的墨菲定律是一种人群普遍性的心理学效应,如果一个人开车有多种鞋子可以穿,那么一定有穿拖鞋开车的人。如果事情有变坏的可能性,不管这种概率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 墨菲定律是对一种坏事情发生可能性的定语,任何事情都不简单,如果有变坏的可能,那么是一定会发生的。也提醒着人,要做好一切安全措施,准备好紧急预案。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发生,但他就是有这种可能。

破窗效应(恶习总易被模仿)

指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的现象。[源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于1969年进行了一项汽车实验的结果证明。根据此实验,政治学家James Q. Wilson和犯罪学家George L. Kelling正式提出该理论,并通过《Broken Windows》一文发表于1982年3版《The Atlantic Monthly》杂志。]

案例:如果一些面户外墙上的一些涂鸦没有及时清理,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新涂鸦。

螃蟹效应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江湖中充满了各种争斗。螃蟹不过是一种美妙食材,可以做成美味食物。只不过有人发现螃蟹的一些行为特点和人的一些现象一模一样,就拿来做隐喻。
  • 一只螃蟹可以逃出只有它的空桶,因此,必需盖上盖子,防止它逃脱。但是有一群螃蟹,你就会发现,可以不用盖盖子了。因为每当有一只快出来的时候,总会有其他的螃蟹,拖后腿,阻止逃跑。简单的螃蟹行为,被用来总结人的某个生活现象。
  • 在人类社会当中,总有人会阻碍着你往高处走,会不断讽刺,挖苦着你的某些上进的表现。很多时候,不过是一种无意识的言语,因为大家都一个起点,处在平衡的局面。不希望被人为的破坏这种平衡。但是当你成功地摆脱这种阻碍的时候,以前的螃蟹效应会消失,但又会迎来新的螃蟹效应。

曼德拉效应

  • 【2020-10-23】曼德拉效应多发生于一些大家都知道然而并不是非常熟悉的事物上,这种事物往往最容易发生记忆偏差。发生偏差概率越大,记错了的人也就越多。被有心人点出之后这些人抱团取暖,就是不肯承认自己记错,把一切都归结于“平行空间”、“时间穿越”之类之类的。

心理学理论

心理学实验

斯坦福实验

【2022-4-5】为了研究人性,科学家仅用6天把正常人变成恶魔!斯坦福监狱实验

结论:“一旦一个人被医院诊断为反常,那么这个人的所有行为和特征都将被贴上相应标签。”

  • 环境会改变人的性格,而情境会立即改变人的行为
    • 温文尔雅的人在某些情境下会变成嗜血狂魔
    • 当普通人赋予支配他人的权力时,他们会滥用权力,一些邪恶的特征会暴露出来
  • 人对自身的了解,一如对宇宙万物的了解一样,非常有限。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80%来自人们的认知缺陷与误区。

个体心理学

阿德勒心理学

日本作家岸见一郎和古贺史健的《被讨厌的勇气》一本书,从里面初步了解了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被讨厌的勇气》讲的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主要思想。阿德勒是和弗洛伊德处于同一时代的人,原先两个人经常在一起学术问题,但后来因为观点不合而分道扬镳。现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基本上已经被主流心理学界抛弃了,但是阿德勒的学说(不应该称之为心理学而应该叫哲学)正在逐步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先介绍一些阿德勒的心理学的主要观点:

  • 1、“目的论”VS“原因论”。《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开篇就说阿德勒的心理学考虑的不是过去的“原因”,而是现在的“目的”。比如,如果你有一个朋友经常宅在家里而且你能明显感到他的不安情绪,或许你的朋友并不是因为不安才无法走出去,事情的顺序正好相反,可能他是由于不想到外面去,所以才制造出不安的情绪。阿德勒说我们大家都是为了某种“目的”而活着,这就是目的论。
  • 2、人们常常下定决心“不改变”。你之所以无法改变,是因为自己下了“不改变”的决心。我们假设有一个人正在为“我的性格是悲观的”而苦恼,我们可以试着把他的话换成“我具有悲观的‘世界观’”。我认为问题不在于自己的性格,而在于自己所持有的世界观。性格一词或许带有“不可改变”这一感觉,但是如果是世界观的话,那就有改变的可能性。
  • 3、人的烦恼皆来源于人际关系。这是阿德勒心理学的一个基本概念。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人际关系,如果这个宇宙中没有他人只有自己,那么一切烦恼也都将消失。
  • 4、正确区分自卑感和自卑情结。人是作为一种无力的存在活在这个世界上。并且,人希望摆脱这种无力状态,继而就有了普遍欲求,阿德勒称其为“追求优越性”。阿德勒认为,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坏事。自卑感也可以成为促成努力和进步的契机。但是要正确区分自卑感与自卑情结。自卑情结是指把自己的自卑感当作某种借口使用的状态。像在日常生活中大肆宣扬“因为有A所以才做不到B”这样的理论。
  • 5、外部因果律。将原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的事情解释成似乎有重大因果关系一样。
  • 6、优越情结VS追求优越性。表现得好像自己很优秀,继而沉浸在一种虚假的优越感之中。如果有人骄傲自大,那一定是因为他有自卑感。如果真正拥有自信,就不会自大。正因为有强烈的自卑感才会骄傲自大,那其实是想要故意炫耀自己很优秀。担心如果不那么做的话,就会得不到周围的认可。这完全是一种优越情结。阿德勒认为所谓追求优越性是指自己不断朝前迈进,而不是比别人高出一筹的意思。不与任何人竞争,只要自己不断前进即可。健全的自卑感不是来自于与别人的比较,而是来自于与“理想的自己”的比较。
  • 7、夸耀不幸。想要借助不幸来显示自己“特别”,他们想要用步行这一点来压住别人。在我们的文化中,弱势其实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特权。阿德勒说:“在我们的文化中,如果要问谁最强大,那答案也许应该是婴儿。婴儿其实总是处于支配而非被支配的地位。”婴儿其实就是通过其弱势特点来支配大人。并且,婴儿因为弱势所以不受任何人的支配。
  • 8、权力之争。想要通过获胜来证明自己的力量。阿德勒认为无论认为自己多么正确,也不要以此为理由去责难对方。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确信“我是正确的”,那就已经步入了权力之争。“我是正确的”这种坚信意味着坚持“对方是错误的”,最终就会演变成“所以我必须获胜”之类的胜负之争。如果你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话,那么无论对方持什么意见都应该无所谓。
  • 9、人生的三大课题:交友课题、工作课题以及爱的课题。阿德勒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方面和心理方面都提出了相当明确的目标。首先,行为方面的目标有“自立”和“与社会和谐共处”这两点。而且,支撑这种行为的心理方面的目标是“我有能力”以及“人人都是我的伙伴”这两种意识。
  • 10、阿德勒心理学不是改变他人的心理学,而是追求自我改变的心理学。阿德勒心理学否定寻求他人认可。如果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终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 11、“人生谎言”。阿德勒把这种企图设立种种借口来回避人生课题的情况叫做“人生谎言”。
  • 12、赏罚式的教育应该被严厉批判。如果做了恰当的事情就能得到表扬,而如果做了不恰当的事情就会受到惩罚。阿德勒严厉批判这种赏罚式的教育。在赏罚式教育之下会产生这样一种错误的生活方式,那就是“如果没人表扬,我就不去做好事”或者是“如果没人惩罚,我也做坏事。”
  • 13、课题分离及如何判断是谁的课题。课题分离是阿德勒心理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分离之后不干涉他人的课题,仅此而已。基本上,一切人际关系矛盾都起因于对别人的课题妄加干涉或者自己的课题被别人妄加干涉。阿德勒认为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思考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比如,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的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阿德勒也强调,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分离课题并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相反,干涉别人的课题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想法。
  • 14、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是你被某人讨厌。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阿德勒对自由的认可非常独特,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如果不付出以上这些代价,那就无法贯彻自己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不能获得自由。
  • 15、整体论。阿德勒反对把精神和身体、理性和感情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等分开考虑的一切二元论的价值观。把人看成不可分割的存在和作为“整体”的我的方式叫作“整体论”。
  • 16、共同体感觉与归属感。人际关系的终极目标就是把人看作伙伴并能够从中感到“自己有位置”的状态,就叫共同体感觉。共同体感觉是幸福的人际关系的最重要的指标。我们都在寻求可以“可以在这里”的归属感,阿德勒心理学认为归属感不是仅仅靠在那里就可以得到的,它必须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够得到。
  • 17、不可以批评也不可以表扬,这就是阿德勒心理学的立场。表扬这种行为含有“有能力者对没能力者所做的评价”这方面的特点。有的母亲会赞美帮忙准备晚饭的孩子说“你真了不起”。但是,如果丈夫做了同样的事情则一般不会表扬说“你真了不起”吧。人表扬他人的目的就在于“操纵比自己能力低的对方”,其中既没有感谢,也没有尊敬。
  • 18、横向关系VS纵向关系。希望被别人表扬或者反过来想要去表扬别人,这是一种把一切人际关系都理解为“纵向关系”的证明。你也是因为生活在纵向关系中,所以才希望得到表扬。阿德勒心理学反对一切“纵向关系”,提倡把所有的人际关系都看作“横向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这可以说是阿德勒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自卑感原本就是纵向关系中产生的一种意识。阿德勒认为在考虑人际关系中的纵向关系和横向关系时,最重要的是不“评价”他人,评价性的语言是基于纵向关系的语言。如果能够建立起横向关系,那自然就会说出一些更加真诚地表示感谢、尊敬或者喜悦的话。
  • 19、鼓励。正因为把人际关系看成纵向关系,把对方看得比自己低,所以才会去干涉。希望通过去干涉行为把对方导向自己希望的方向。这是坚信自己正确而对方错误。既不表扬,也不批评。阿德勒心理学把这种基于横向关系的援助称为“鼓励”。
  • 20、“行为”标准VS“存在标准”。请不要用“行为”标准而是用“存在”标准去看待他人:不要用他人“做了什么”去判断,而应该对其存在本身表示喜悦和感谢。我们仅仅因为“存在于这里”,就已经对他人有用、有价值了,这是不容怀疑的事实。
  • 21、“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阿德勒认为把对自己的执着转换成对他人的关心,建立起共同体的感觉。这需要从以下三点做起:“自我接纳”、“他者信赖”、“他者贡献”。阿德勒认为要区分自我肯定与自我接纳。自我肯定是明明做不到但还是暗示自己说“我能行”或者“我很强”,也可以说是一种容易导致优越情结的想法,是对自我撒谎的生活方式。自我接纳是指假如做不到就诚实地接受这个“做不到的自己”,然后尽量朝着能够做到的方向去努力,不对自己撒谎。阿德勒在讲自我接纳的时候进一步说到,一定要分清“能够改变的”和“不能改变的”。我们无法改变“被给予了什么”。但是,关于“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我们却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这就是不去关注“无法改变的”,而是去关注“可以改变的”。这就是我所说的自我接纳。他者信赖指的是在相信他人的时候不附加任何条件。即使没有足以构成信用的客观依据也依然相信,不考虑抵押 之类的事情,无条件地相信。对作为伙伴的他人给予影响、作出贡献,这就是他者贡献。他者贡献并不是舍弃“我”而为他人效劳,它反而是为了能够体会到“我”的价值而采取的一种手段。
  • 22、普通。无论希望特别优秀还是希望特别差劲,其目的都一样——引起他人的关注、脱离“普通”状态、成为“特别的存在”。普通并不等于无能,我们根本没有必要特意炫耀自己的优越性。
  • 23、人生时一连串的刹那。我们只活在此时此刻,我们的人生只存在于刹那之中。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没有任何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
  • 24、引导之星。并不存在普遍的人生意义。只要没有迷失“他者贡献”这颗引导之星,那么你就不会迷失,而且做什么都可以。

现在对阿德勒的心理学评价很多,有人认为这是一种纯粹的鸡汤心理学,很难付诸实践。也有人说阿德勒心理学是被低估的心理学,他的心理学应该是被称为“强者的心理学”。

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历史上并不受重视,而且他的声望也远不及弗洛伊德,阿德勒提出的很多观点到现在来说对于很多人都是很难理解和接受的,不过随着现代人越来越独立,越来越讲自由,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可能会对很多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不过要想真的理解并把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应用到生活、工作或者人生课题中,或许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吧。

自卑与超越

【2022-2-28】《自卑与超越》是个体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的代表作。书中作者告诉我们,理解一个人,就要从他的过去入手,而一个人的生活风格,则是与他对于过去经验的认识和理解相一致的。自卑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怎样认识自己的自卑,克服困难,超越自我。阿德勒与弗洛伊德是并驾齐驱、等量齐观的。在《自卑与超越》中,关于记忆和梦的探讨,作者也参考了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针对教育、家庭、婚姻、犯罪等社会性问题,作者也在《自卑与超越》中提出了十分有价值的观点。

《自卑与超越》以“自卑情结”为线索,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创立的个体心理学思想。书中不仅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而且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

  • 自卑感在阿德勒的理论中占有很大份量。他认为一般的自卑感是行为的原始决定力量,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一个人在追求优越地位时的一种正常的发展过程,优越感是每个人在一种内驱力的策动下力求达到的最终目标,它因每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而不同。在书中,他还论述了家庭和学校对个人的影响,他认为,人的行为不是由生物学的本能力量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力量决定的。人的行为都是出自于自卑感及对自卑感的克服和超越。
  • 阿德勒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愈来愈多受它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不仅如此,阿德勒理论的社会意义也颇为深刻,心理学家墨菲指出:“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第一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

成熟

不成熟的女人在恋爱中

  • 往往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不理解对方和自己的差异,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行加在对方身上;
  • 喜欢迎合对方的同时,又爱以自我为中心。

这样的人如果在爱情中一直学不会成熟,往往会让一段恋情走向失败。

在亲密关系里,真正的成熟是:

  • 从对他人的不满里看见自己,从自己的脆弱里懂得对方。

如此,不再以自己的要求去改变对方,爱才会在两个人之间自然流淌。

安全感

缺失原因

案例:

  • 六岁时, 我爸开大货车撞到人了,当场没了,赔完了全部钱,还进去蹲了两年。然后那两年我被一些邻居欺负,那时候没了安全感。到了高中军训晒得黑黑的,长了一脸痘,被嘲讽,然后又听多了别人暗地里嘲讽别人的话,自卑了很多,然后又加剧没有安全感,我还是个男的
  • 虽然已经忘了小时候发生什么事了,但是确实是有这样的情况,自卑、控制欲强、人际敏感,尤其是在谈恋爱时更是淋漓尽致(因为没有安全感而出力讨好对象,同时也不接受她所给的安全感),谈了几段还是没有跳出这个死循环,很不幸最近又经历了分手,唉,努力成长得更像一个完整的人吧
  • 我爸对我很冷漠,长大后导致我现在很缺乏安全感

如何治愈

【2023-2-25】总是没有安全感?10分钟教你摆脱敏感、自卑、缺爱、讨好型人格

  • 1、接受变化,增加选择
  • 2、自我肯定
  • 3、努力探索,真正控制
  • 4、放弃过度自我保护

视频要点

  • 00:07 人安全感建立的关键时期是?0-3岁
  • 00:12 帮助安全感建立的关键人物是?母亲、父亲或主要抚养人
  • 00:20 安全感最核心的能力是?知道自己无论走多远,都是被保护的。我后面还有国家呢!

安全感不足的表现

  • 00:56 1 害怕变化。不轻易尝试接受新事物。
    • 换个新工作,新朋友?我可不干。
    • 熟悉的就是可控的,可控的就是安全的,安全的就是好的,死死守着自己自认为安全的,看起来很安全,实际上很难受。
    • 01:39 因为安全感不足,所以没有勇气打破熟悉的痛苦, 重建不熟悉的幸福。
  • 01:48 2 人际敏感
  • 02:48 3 控制欲强
  • 03:45 4 自卑感

如何获得安全感?

  • 04:59 1 接受变化增加选择
    • 05:30 与其被动的变,不如主动的变。接受了变化,懂得了在变化中冲浪,你就会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更安全。
  • 05:51 2 自我肯定
    • 06:35 自我肯定是一种能力,而能力是可以培养的。
  • 06:49 3 努力探索、真正控制
    • 07:30 真正的安全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通过不断探索获得的自信心。
  • 07:49 4 放弃过度控制,重获信心

安全感不是别人给的,而是自己!安全感是突破自我的探索,是相信自己、爱自己的勇气!

迷失自己

恋爱中太在乎对方了,对方却有点冷淡,有点迷失自己的感觉怎么办?

过于在意

有不少人在恋爱关系中的日常是这样子的:

  • 很在意对方有没有生气、有没有不开心;
  • 希望对每一个关系中的问题进行深入地探讨和沟通,并一一解决;
  • 会因为对方没有回消息或者说的某句话而心情跌宕起伏,反复想自己是不是做错了什么;
  • 总想事无巨细地了解对方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
  • 格外在意对方在关系中的行为细节,并试图通过细节来解读对方是否足够在乎自己;
  • 无时无刻不把对方放在绝对优先级;
  • 很在意自己的每次付出是否得到了回应;
  • ……

如果你所处的关系符合上述的描述,说明你是一个很注重感情,并且愿意付出努力改进关系的人。但同时,可能也表示你在关系中的体验并不是太轻松

  • 比如,你会感觉自己的情绪不自主地被高度卷入,说出口明明是件小事,却容易激起激烈的情绪;
  • 你可能会为关系能不能走下去而焦虑;
  • 你可能会感觉自己因为太爱对方而开始自卑;

在一些时候,你可能会感觉到关系对自己仿佛不太公平,好像自己付出的得不到回报。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太在意」对方、「太在意」这段关系的表现。我们把生活的重心完全倾斜到了关系上,仿佛除了关系,生活中所有其他的事情都不再重要了。

原本想让关系变得更好的「太在意」反而成为我们关系中新的问题。

「太在意」是问题

为什么「太在意」是一种问题?

  1. 「太在意」是一切不完美的放大镜
    • 研究显示,与恋人的亲密互动是情绪的重要来源(Fitness, 2015),当过于在意关系中的每一次互动,那么任何一点点的不顺心和不如意都很容易被放大,进而卷入难以控制的情绪漩涡中。临时需要更改的计划,生活习惯的不合,再到越聊越生气的沟通尝试……
    • 如果把每一件关系中的事情都用放大镜查看,我们总能从中看出很多问题——Ta到底怎么看待这段关系的?是不是只有我在付出?我们是不是不合适?为什么老是有这么多不开心?我们的关系是不是出问题了?有些时候,出问题的可能真的不是关系,而是我们手中那个对着关系每一个瑕疵仔细审视的“放大镜”。
    • “放大镜”用久了,我们自然会陷入自证预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即因为担心关系是有问题的,关系便真的出现问题了。
  2. 对关系的理解变得死板
    • 越在意什么,越希望它是美好的,也越渴望维持延续它的美好。
    • 这种状态能够在短时间内给人很强的动力,让人想要付出努力解决一切出现在关系里的问题,排除那些不够好的,不够“健康”的信号。但长期来看,“太在意”往往容易陷入关系完美主义(Perfectionism in a Relationship)。
    • 大家在讨论亲密关系的时候,往往会认为理想的关系该是这样的:双方总愿意互相理解、互相沟通、能够共同为关系的持久而努力、共同在一段健康的关系中携手成长。可现实中不少关系却往往是别扭的沟通方式和难以控制的情绪的组合。
    • 更糟的是,两人关于如何改进关系的想法往往还不在一条战线上:一个人觉得应该改善的问题,另一个人觉得“一切挺好”。试图用理想关系的模板来理解现实关系,往往是我们陷入关系完美主义的开始。总是下意识去对照“好的关系”模板,查看自己是不是哪里做得不够好、是不是两个人最近沟通少了的时候,反而会使得我们无法再灵活地面对关系中那些自然发生和流动的部分,让关系变得紧张和小心翼翼(Harper et al., 2016)。
  3. 过度融合——失去自我边界
    • 因为在意,把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在对方身上。专注几乎成为这段关系的决定性特征。
    • 不管是哪个朋友提出邀约,我们都一定会把对方带上;结束一天的工作或学习时,第一件事情就是去见对方或打电话;甚至,明明不和对方在一起,也一直想着对方或和对方相关的事情
    • 与其说是专注,更像是被这段关系吞噬了(Magee, 2019)。我们和恋人不再像以前一样是两个独立的个体,而是融合在一起,成为了一个完全重叠的圆。
    • 这种完全重叠在一起的状态被称为“过度融合(co-dependency)”,我们把两个人关系放在生活的第一位,把恋人的需求和兴趣放在第二位,自己的需求则落在后面,直到越来越边缘化。比起自己,我们总是首先希望关系是好的,两个人是没有问题的,逐渐忘记去关心自己想要和需要什么。

「不那么在意」让双方在关系里更松弛

相比事事在意彼此,有一些伴侣不那么在意彼此,相处方式甚至在外人看来十分“粗糙”,特别地“随意”。

  • Ta们时常互怼对方“最近又胖了不少吧” “放心,你也不瘦”;嫌弃对方管的太多、嘴巴太碎;甚至可能互相分享让自己心动的他人。
  • 在一段太在意的关系里,上述的每一个内容都可能成为新的“不开心”原因。
  • 但对于相处“粗糙”的ta们来说,这些互动、嫌弃和玩笑从不会让彼此生气,也很少会影响彼此对这段关系的看法。而这种看上去“粗糙”的关系,其实并不是双方不在意彼此、也并不是双方都很冷漠,而是一种看待关系时的轻松感。
  • 在ta们心中,这段关系是坚定的,彼此是值得信赖的(Sanjana, 2021)。因为相信彼此和关系,所以ta们能够在关系里更加地自如、也更加真实地做自己。

在这种「不那么在意」的关系状态中,关系本身具备了足够的弹性,不再脆弱到需要彼此时刻的关注和呵护。我们能够体会到一种深深的安全感,无需把所有的生活关注重心都放置在关系上。

「太在意」不是大问题

「太在意」虽然是问题 但解决它的方法并不困难

如果常常为自己的关系担忧和紧张,总是想要找到“正确”的,让关系变得更好的方法,最重要的是:深深吸气,呼气,吸气,呼气。

我们已经在关系里紧张了足够久,也为这段关系付出了足够多。是时候给自己一点喘息的空间,试着让自己在关系中变得轻松一点了。找到放松的状态能够帮助你减轻长久以来在关系里感受到的压力(National Center, 2021),而随着你的放松,看待关系的视角也会变得松弛,慢慢地从“怎么办”变成“没什么大不了”。

当然,放松身体相对于放松我们在关系中绷紧的神经来说更简单一些。关于如何获得内心的轻松感,我们也准备了一些小tips

  • Tip1 允许关系里存在小摩擦
    • 因彼此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歧和摩擦并不都需要去改正,类似的不合重复发生也并不意味着关系在原地踏步没有进步。比起费尽力气让两人在习惯上同步,接受“我爱的人有时候也挺讨人厌”,能让关系少一些绷紧的神经。对于理想关系的执着让我们对关系的理解变得死板而狭隘,而当我们放下执着去接纳当下的关系状态时,反而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化。允许关系自在地流动,而非人为地塑造和雕刻一段关系,关系也会在我们面前以最恰到好处的方式展开。
  • Tip2 花时间和其他人呆在一起
    • 在大多数人的重要他人排位表里,恋人总是处于高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只围着恋人展开。生活中的很多重要他人,能够给我们提供恋人难以替代的,独一无二的精神和情感支持。只不过,当我们过度在意恋人时,往往误以为爱情是自己唯一需要的情感联结,而自行远离了其他的重要关系。而平衡自己对于亲密关系的在意程度,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我们需要有意识地将时间精力分配在亲密关系之外的人或事。需要注意的是,与这些重要他人的相处不应该只是为了发泄我们关于恋爱的苦恼/炫耀我们恋爱的甜蜜细节。如果你发现自己自从恋爱以后,张口闭口与朋友谈论的话题都离不开自己的对象,不妨回想一下在恋爱以前自己是如何与ta们相处的,并尝试着多展开一些与自己恋爱无关的话题。与他人的联结是我们安全感与信心的重要来源。当我们不再需要仅凭借亲密关系来汲取安全感,也更容易能调整自己在恋爱时的心态,以平静和放松的状态看待关系中的不如意。
  • Tip3 回到“状态里”——去做那些你原本就享受和需要做的事情
    • 人生如果完全以伴侣为中心展开,关系很快便会倦怠,并走向终结。再热切的爱情,也需要空间让它呼吸和生长。暂时和伴侣分开,去做那些你自己享受的事情,这将帮助你重建自我感觉,也能够更加从容地处在一段稳定的关系里(Reed et al., 1985)。而那些你需要做的事情,它们可能是你想要成为的样子、是你想要达成的目标、是你从很小就期待自己要实现的理想。这些待完成、待实现的抱负让你有机会成为更好的自己,而这也是每一段放松、又长久的关系里不可或缺的构成(Manson, 2013)。正如史蒂夫·马拉波利所说,“爱一个人最好的方式不是去改变,反而,是帮助彼此展现出最好的自己。”

缺爱

作者:KnowYourself

和“缺爱”的人相伴终生的,并不是什么“超人”,极有可能同样有过“缺爱”经历的普通人。

经历:

一旦不在恋人的身边,就总想着找他,还要和对方甜言蜜语,从他的身上获得很多很多爱。但是不知不觉中,这样的索取,就像一个没有止境的黑洞,自己时时刻刻都想向对方撒娇,索爱

缺爱的矛盾来自于家庭、试探和「婴儿」状态,并且还会教你用一系列方法来缓解这种缺爱的矛盾,减少索取和自耗。

案例

  • 小林的情况非常严重,她总是在深夜一次次问男友「你爱不爱我?」「我们会一直走下去吗?」,她的男友只能用甜蜜的情话来向她证明。
  • 但糟糕的是,即使男友很坚定地给了承诺,安抚的作用也只能持续几个小时。一天不到的时间,小林又会开始焦虑:他是不是在敷衍我,为什么还是不主动找我?

小林就是很典型的缺爱矛盾。她的内心就像破了一个口子的水袋,灌进再多的爱也无法满足。每天都活在「他到底爱不爱我」、「他会爱我多久」的焦虑和自我消耗中。

什么是缺爱

“缺爱”像一种性格缺陷,能够缺陷的人在一起的人,必然有着某些超出常人的能力。

其实,缺爱的状态很常见,也很正常。

  • 绝大部分人都有过“缺爱”的经历,都要从这样的经历和状态中,一点点学会怎样更好地去爱。
  • 而对“缺爱”抱持这一种固定的认知,觉得它是难以改变的缺点,可能会让我们陷入了自卑和自我批判,在亲密关系中痛苦反复、止步不前。

为什么“缺爱”令人害怕?

  • 那些从小到大不缺爱的人无疑是幸福的,但这种人相对来说很少。
  • 一个残酷的事实是,极少有人能够同时拥有美满的原生家庭,坚固的友情和健康的亲密关系史,我们或多或少的都有一些来源于过往的创伤。
    • 来自家庭的指责、争吵、贬低,来自周围同伴的排挤、交恶、疏离,还有来自前任的不解、背叛、冷漠
  • 经历过这些情感创伤的人很容易进退两难——越害怕这些创伤,越容易被这些创伤所影响。仿佛我们现有关系中的种种行为,都有过往创伤的如影随形。

这些重要关系中造成的创伤阻碍或破坏了我们的能力,最终呈现为“缺爱”的状态。

缺爱的我们以及和这样的我们相爱相处的,都不过是遍体鳞伤的普通人罢了。也正是因此,在亲密关系中经常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与隔阂。

缺爱最令人担心的,不是一份感情能否长久,而是担心自己缺乏建立情感联结的能力。当我们渴望爱却感受不到满足,渴望拥抱却像刺猬取暖一样伤害了对方,或者干脆拒人于千里之外时,我们缺的正是一份构建稳定情感关系的能力。

所谓缺爱,实际上是在人小时候得不到关爱,性格缺爱跟原生家庭密不可分,在原生家庭中得不到充分的父爱母爱,只能享有一方的爱,而另一方的爱却得不到满足,由此形成了缺爱的性格。

#### 缺爱表现

缺爱的人在关系中可能有怎样的表现

情绪取向关系疗法(EFCT)的创始人Susan M. Johnson博士指出,大多数产生问题的亲密关系中,双方都存在一种追逃模式(pursuer-withdrawer pattern)。

  • 追逐者(pursuer)不断地向对方寻求爱的证明以抚慰自己不安的心,当追逐者求而不得时,他们的不安会演变成愤怒和控诉,并对逃离者(withdrawer)发起攻击。
  • 逃离者(withdrawer)则为了避免关系中的矛盾,一再隐藏自己的真实感受,不断后退。逃离者越后退,追逐者追得越紧;追逐者越不安地追逐,逃离者就离得越远。
  • 最终双方的关系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消耗殆尽。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模式中,缺爱的并不只是追逐者逃离者同样渴求爱和亲密,也正是因此逃离者才会选择避免纷争的方式来维护他们的感情。可惜的是,他们都因为缺乏情感联结的能力而和自己相爱的人渐行渐远。

对爱的渴望就是这样一种巨大的能量,既能建立也能摧毁一段关系。当我们不知道如何运用这种能量时,经常不小心用我们的爱毁了一段感情。

  • 在追逃模式中,一方选择情绪宣泄,一方选择情绪隐藏,而没有人真正在沟通自己的情绪。这是让他们渴望爱情却反而摧毁了爱情最大的原因。

缺爱会造成一下几种后果

  1. 把别人对自己的好当成付出全部动力,越是缺爱的人越分不清孰好孰坏,别人不经意的关心就会让你觉得他真心不错,这样的人或关系值得用一辈子守护,实际确是正常的关心而已。只不过是因为自己的家庭原因,你把他的好无限放大,这样的人在恋爱中很吃亏,永远是被伤害的一方,如果碰到有意PUA的人,绝对输的什么都不剩了。
  2. 缺乏安全感,不敢大胆说出爱,总觉得会被其他人拒绝,或者担心另一半会抛弃自己,不敢把真实的一面展现出来。
  3. 做事畏首畏尾,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受到的指责多于表扬,总是担心自己做错事会受到批评,得到的永远不是爱和指导而是批评,也最终导致不敢去做,永远活在父母给的阴影里。
  4. 没有主见,总觉得自己做不了决定,什么事都需要问下父母的意见,这就是父母管控的太严,你感受不到爱只能感受到控制和窒息。哪天真正喘不过来气,唯一的方式就是反叛。
  5. 内向,不好意思麻烦别人,不敢对别人说出自己真实的想法,甚至都不敢正视他人,这就是被家庭保护的太好的结果,不敢让孩子和外边的人有过多接触,尤其是异性。

为什么缺爱

原生家庭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缺爱的人一般都是出现在以下家庭里。

  1. 父母离异,或者再婚,或者因为放不下没有再婚,要么双方都再婚,好几个人管一个,就更会让一个孩子感觉到没有安全感。
  2. 家庭不和谐,父母双方总是在吵架,或者在吵架的路上,总是家庭关系不和谐,不幸福。
  3. 有一方出轨,不能在一起生活了,直接一走了之,或者嫌弃一方,以外出为由,消失了。
  4. 父母有一方因故去世。
  5. 重男轻女的家庭,这个比较有针对性,针对的是女生。
  6. 家庭有暴力存在,小时候经常性的受到毒打。
  7. 指责多于表扬,经常性的被说,这点事都干不成,你个白眼狼,早知道就不生你了等等带有威胁,恐吓,谩骂的话。
  8. 父母的控制欲望特别强。必须按父母说的来做,不然就会受到批评。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一个人未能与父母建立起比较强烈的依恋关系,其内心的安全感空缺是无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消除的。

很多缺乏安全感的人总觉得没有人会永远爱自己,但还是对爱情、友情等抱着一种近乎神圣的热忱。这是因为童年时期爱的缺失,长大后特别渴望在其他方面补偿回来——这是心理学中的补偿心理防御机制

为什么有些人缺爱的矛盾如此严重,总是无休止地索取?

  • 第一个原因,从前的缺失感流露出来之后,希望恋人治愈他们在原生家庭、亲密关系中的遗憾和伤痛
    • 小林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很冷漠的成长环境,家人总是会拒绝她的需要。由于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父母特别舍不得给她花钱。
    • 小时候的拒绝让小林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想法:「没有人会在乎我,关心我的需要。」这像是一道无法愈合的伤口,让她非常需要被抚慰。
    • 所以当她走进一段亲密关系,跟男朋友的关系越来越贴近时,内心隐秘的愿望就一点点浮现:她开始希望自己的男友成为她理想中的父亲角色,疗愈在原生家庭中受伤的她。
  • 第二个原因是想试探恋人,看对方是否值得信赖
    • 有些人曾遇人不淑,经历了一次次的痛苦和失望,这种不信任感也会逐渐腐蚀掉他们对爱情的美好期待。即便再遇到合适的人,内心也会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他真的爱我吗?还是会一样无情,完全不照顾我的感受?因为太害怕重复这样的伤害,才会想办法去测试现任是否靠得住。
    • 只有对方受得了一直被索取和被依赖,仍然坚定地没有离开,才敢相信「他是真的喜欢我」,放下深深的戒备感去接纳对方。
    • 小林的思维模式就是这样运作的。她之所以反复去要承诺,问男朋友「你到底爱不爱我」,其实也是在试探恋人付出的底线。如果对方一直很有耐性,小林才能慢慢改变「他会伤害我」的消极预期,重新建立对恋人的信任感。
  • 第三个原因是感情中,有些人会逐渐退回到「婴儿」状态,太过依赖另一半
    • 她是这样描述她的状态的:「没谈恋爱之前,我是一个特别独立的人。自己换纱窗和通管道都觉得没什么,朋友们笑我是顶天立地的女汉子。
    • 但是跟他在一起之后,这种力量感都消失掉了。我变得特别依赖他,好像没有他我什么都做不了。」这说明在恋人面前她已经卸掉防御,重新变成一个「孩子」。

如果意识到这个层面,就不会奇怪为什么自己会感受到「缺爱」了。因为卸掉心理防御后,我们内心的小孩太虚弱太没有力量感了。

  • TA 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到,所以把满足情感的需求寄托在了恋人身上。希望对方能够是庇护自己的防风港,并且提供无微不至的照顾。
  • 当幼儿的状态占据主导,我们在情感上真的就像婴儿那样无助,需要依赖对方的爱和滋养才能生存下去。

那我们该如何缓解这种缺爱的矛盾,减少自己对恋人的索取,也减少自耗呢?

如何面对缺爱经历,更好地维持关系?

如何改变?

  1. 正视自己的缺爱,缺爱并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内在的缺乏,既然已经发生了,就直面他,控制住自己的想法和行为。
  2. 对于过去的事,不要去想,越想越觉得痛苦,最后从中走不出来,让自己深陷泥沼。
  3. 要分的清对错,明辨得了是非,理智的分析谁的好是真心的,谁的好只是为了满足欲望,越是缺爱的人越应该理性,不要让感性占据身体,最后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中国人的表达比较含蓄,不会直接表达,会通过比较过激的方式来表达对孩子的爱,你做不好总是用批评的方式来说教,作为家长,更应该耐心的教导孩子的行为和思想,同时也要对孩子负责,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

那么,两个缺爱的人相处必然只能这样互相伤害,最终形同陌路吗?

  • 幸运的是,就好像普通人都可以通过读书学习知识一样,我们也可以通过亲密关系进行学习,弥补自己这方面能力的缺失。

情绪取向关系疗法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核心情绪(primary emotion)和浅层情绪(secondary emotion)的区分。

  • 核心情绪是针对外界事件最直接的反应——对于关系稳定性的不安,对于被恋人忽略的受伤,以及对于对方可能不再爱自己的恐惧,都是核心情绪。
  • 浅层情绪则是对于核心情绪的反应——我们往往想要通过愤怒和指责来保护不安又恐惧的自己,或者以冷漠而疏离的方式来掩饰自己的伤口。
    • 例如,女生因为男朋友打游戏没有理会自己而发脾气,男朋友表现得不耐烦,两个人因此大吵了一架。这里女朋友的愤怒是浅层情绪,而核心情绪是被恋人忽略的不安——“我害怕你不在乎我”。男朋友的烦躁也是浅层情绪,而核心情绪则是被恋人攻击的受伤——“被你这样指责我很难过。”
  • 在日常交流里,我们太习惯于交换自己的浅层情绪而忘记了那些更深层的感受,但浅层情绪的交流只会让伴侣间的矛盾升级,从一件生活中的小事演变成两败俱伤的战争。缺乏交流核心情绪的能力,使得我们被围困在缺爱的状态里,任由矛盾磨损我们的亲密关系。

为了摆脱这样的状态,我们需要学会理解和表达核心情绪,可以分成以下三个步骤:

  1. 察觉自己宣泄的浅层情绪.
    • 尽管浅层情绪是针对核心情绪的反应,在矛盾发生时它往往更直接被我们感受到。火冒三丈的时候要去提及自己的核心情绪恐怕谁也做不到。
    • 因此,在学会表达核心情绪之前,我们需要培养自己对于浅层情绪宣泄的觉察能力。即,当我们对着伴侣发泄自己的愤怒时,能够及时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愤怒并不是我最需要表达的感受。”
  2. 接纳自己宣泄的欲望
    • 浅层情绪的宣泄虽然对于关系有害,但没有人应该因为表露出浅层情绪而责备自己。
    • 浅层情绪是我们在受到伤害时的自我保护机制,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对于浅层情绪的自我责备和试图抑制反而可能让我们陷入浅层情绪中难以脱身。“没有关系,我控制不住这些情绪,是因为我太习惯于这种自我保护的方式了。”
  3. 练习核心情绪的感受和表达
    • 通过觉察和接纳自己的浅层情绪,可以帮助我们从受伤时充满防备的状态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自己的核心情绪。
    • 核心情绪其实并不复杂,往往是悲伤,痛苦,和恐惧。而这些情绪的背后,都有着最简单的一个动机:“我爱你,我也希望你爱我。”
    • 传达核心情绪的时候,也是在像对方传达这样的信息。因此
    • 在我们向对方寻求爱的证明时,不用去指责对方“你压根不在乎我”,而是传递“我很爱你,所以担心失去你”;
    • 在我们因为自己无止尽的索求而感到自责和狂躁时,尝试着不说“你不懂”,而是表达“我很害怕这样向你渴求爱意的自己”;
    • 当我们因为害怕伤害对方而小心翼翼时,不是自己承担,而是告诉对方“因为你很重要,所以我还在努力学习怎么更好地爱你”。 - 这个过程不会很轻松,但如果我们愿意迈出这一步,缺爱将不再能成为让我们孤独的诅咒。

没有人在一开始谈恋爱就是完人。健康的亲密关系,能够让缺爱的两人共同成长,找到自己缺失的部分。让亲密关系中的“我们”,成为你最好的那一部分吧。

心理咨询

ChatGPT能否取代心理咨询

【2023-4-28】ChatGPT能否取代心理咨询?知乎

正方

心理咨询也分为多种不同流派,多种不同形式。先假设AI可以做到,那么未来AI对心理咨询行业的替代,也可能是按照步骤逐个发生,这也许会需要很长的时间。

  • (1)最先被替代的,可能会是医院里的精神医学的诊断
    • 相比于内科外科,精神医学非常年轻,不过百年,主流精神医学诊断手册DSM系列隔几年就会有一次大的改编,例如曾经入病的同性恋后来被删除了。年轻意味着护城河浅。AI取代人类医生进行相关的诊断可能会是很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
    • 初诊一般在30分钟左右,可能会结合一些测试题来进行评估。模板化的操作流程,全世界的医生都在尽可能地把这个诊断流程统一起来。做测试题这个是完全可以立刻被AI取代的。
  • (2)其次被替代的,可能是行为认知主义指导下的心理咨询技术
    • 行为主义疗法和认知疗法在心理咨询的过程里通常都会被结合起来使用。
    • 聚焦的都是非常具体的实际行为,强迫观念或者症状,并且对应这些症状都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可供复制的模板化方案进行针对性的纠正
    • 这种基本理念,其实非常适合于现阶段的AI。国内已经出现了一些使用机器程序来指导患者来进行认知行为治疗的情况了。AI可能会设计一些测试题,或者虚构一个逐步深入的场景,来引导患者逐渐通过认知行为疗法下的模型工具进行自我审查和纠正,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 (3)接下来被替代的可能会是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这一步大概会从梦的解析开始
    • AI取代人类进行精神分析是一定会发生的,并且这一步大概就会从梦境的分析开始。经典精神分析就是从梦的解析开始的,梦的解析也是精神分析的起点。而梦的解析是不需要移情关系的。
    • AI不能为人提供情感支持,它过于冷淡,这实际上是在说AI不能和人类建立移情关系。不过,使用AI进行解梦却是大有可能的。
  • (4)最后被取代的大概是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
    • 只有当AI实现了第四个步骤时,才能以一个有自我意识的高智慧生命姿态出现在人类面前

小如的回答

反方

心理咨询的起效因子最主要的为以下五个:

  1. 咨询室外-35%:来访者生活中的变化。如突然发财、亲人疾病痊愈、走入稳定的亲密关系等。
  2. 来访者本身-30%:来访者的改变动机、配合程度、对咨询的期待、对咨询师的信任程度等。
  3. 咨访关系-15%:来访与咨询师关系的互信、和睦程度等。
  4. 咨询方法-10%:咨询师所用流派技术等。
  5. 咨询师个人-7%:咨询师个人能力、内在条件。
pie title "心理学起效因子分布" "咨询室外" : 35 "来访者本身" : 30 "咨访关系" : 15 "咨询方法" : 10 "咨询师个人" : 7 "其它" : 3

以Chat-GPT目前的能力,能影响的充其量是咨询方法的那10%。目前肯定是无法取代心理咨询的,但未来呢?未来也很难!

很多人看到上面这些配比数值,一定会感觉很绝望

  • 来访者:搞半天我好起来的最大影响因素是生活变好啊,那我还做啥咨询……
  • 咨询师:我花了那么多钱、读了那么多书,咨询室内起效因素居然35%都不到?!

但看问题一定不能只看表面。虽然各大因素的配比让人大跌眼镜,但谁是更接近来访者原动力的因素呢?

  • 来访者的环境随时都在发生有好有坏的改变,来访只有拥有一个更稳定的内心才能从容地面对这些改变,并及时发现积极的一面,以从中获得滋养;而来访的心力提升,又离不开一段能够给予无条件积极关注的关系滋养;
  • 虽然这种关系不一定只有咨询师能够给予,但是咨询师经受的专业训练让他们相对其他人,更大概率能够给到来访需要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在这个动力链条中,咨询师所使用的流派技术反而成为了最不重要的一环(也确实有人跟踪研究过不同流派对同一来访的咨询效果差异,结果是差异并不显著)。

所以:

  • 人工智能拥有人类的感情之前,心理咨询绝不可能被其取代。

当然话说回来,人工智能需要人的情感吗?同理,心理咨询需要担心的是被取代吗?

作者:李谊之帮

性格

【2021-10-6】人格心理学20集完整版,人格的概念、理论和人格测验

  • 主要知识要点:
    1. 人格的概念,
    2. 各大流派的人格理论,
    3. 著名的人格测验如大五人格,艾森克,奥尔波特,投射测验,MBTI和黑暗三角人格测验(2012年最新)
    4. 一些因素与人格的关系:性格,文化,男女差异,约会,政治观点

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

  • 一个人因遗传、原生家庭以及所处的环境因素等造成的性格缺陷或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
  • 人格障碍本身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自知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些人格障碍的倾向表现,只是比较轻微而已。如果进展到明显偏离正常且根深蒂固的行为方式就是人格障碍了,会影响到人际关系、学习、工作和感情生活等。

作者:大智若鱼

人格障碍类型

12种人格障碍,比较严重的人格问题,在DSM-IV标准中,有对应的描述和诊断标准。

人格障碍包括有: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抑郁型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包括三大类,A类、B类、C类

  • A类包括三种: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分裂样人格障碍
  • B类包括四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以及表演型人格障碍
  • C类人格障碍包括三种: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A类的可以说是人格水平最低的,B类次之,C类人格水平相对要高一点所以A类的比较难治,C类治疗相对容易一点。现在公认的美国DSM-5的标准是分为十大类人格障碍

A类人格水平最低,相对难以改变,B类次之,C类人格水平相对高一些,改变更容易一些。

  • 12种人格障碍

杭州27岁女士和对象一言不合就发脾气拉黑绝交

  • 警惕:边缘人格障内心是害怕被抛弃,希望有人对她好让着宠着,可能是童年家庭冷漠导致

提醒

  • 即便是最有能力的心理医生,面对人格障碍也不能保证能够完全治愈,伙伴们如果遇到人格障碍的伴侣且对方没有自愿改善自己的意向,不可能靠外人“治愈”,也希望伙伴们不要盲目牺牲自己,尽早远离人格障碍伴侣。
  • 怪异的人自然有其怪异的原因,通常和脑部缺失和性格缺陷有关。
  • 请不要追求他人的“特别感”,更不要和没有情感的人谈感情,对人格障碍人群务必保持清醒,保护好自己。

人格障碍类型主要有10种,加2个建议用分类型,总共分为12个领域,各类型最典型的特征和表现大致如下:

  1. 偏执型:暴躁易怒,无法接受批评,无法信任他人,永远觉得自己没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思维认知顽固,容易曲解他人的正常话语或行为。 分裂样型:缺乏人际交往,喜欢单独行动;情感疏远,不喜欢社交,除了至亲外,没有多少亲密的朋友,也没有兴趣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对他人的批评或赞扬都反应冷淡。
  2. 分裂型:有奇异的信念或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如相信神鬼运势、超能力,幻觉看到不存在的人或事等;总认为自己有独特的天赋;不注意外在形象,语言怪异。
  3. 反社会型: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易冲动犯罪;他们与正常人无异,但行为不考虑后果,经常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自省能力较弱,缺乏同情心,极少有内疚感。
  4. 边缘型:难以控制情绪,人际关系紧张;自我认知不够,可能做出自我伤害的行为(例如:过度消费、性滥交、物质滥用、鲁莽开车、暴食);情感不稳定、易变、反反复复;长期感到空虚。
  5. 表演型:情感表达容易夸张,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感情易受伤害;以自我为中心,强求别人,不如意可能会做出让别人难堪的言语或举动;在外貌和行为方面表现得过分吸引异性。
  6. 自恋型:对批评易感(愤怒、羞愧、耻辱);喜欢指使他人,对自己的才能过份夸大;对成功、权力、荣誉、美丽或理想爱情有非份的幻想;有很强的嫉妒心;认为自己应享有他人没有的特权;处理亲密关系时会比较困难。
  7. 回避型:过于害怕被批评、拒绝、排斥而广泛性地回避人际交往;容易过于低估自己,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感情生活会存在一定影响,持续怀疑伴侣;喜欢高度独立的工作。
  8. 依赖型:对他人的照顾、支持和建议的过度需求;将自己看成弱小的,过度依靠他人;过分顺从他人意志,委曲求全,牺牲自我;关密关系结束会有被抛弃感,会抑郁或产生轻生念头,需要很快开始新的亲密关系。
  9. 强迫型:有过高的要求标准,对细节、秩序、道德、流程、旧有经验过于注重;完美主义,刻板而苛刻;过高的控制欲,挑剔自己和他人,情感表达困难。
  10. 被动攻击型:对与他人的相互配合过度抗拒;表面顺从,内心抵触、不满甚至是攻击倾向,将与人相互配合或履行职责看成被他人控制或剥削,并因此感到焦虑、屈辱和抵触。
  11. 抑郁型:内心过于悲观,对”丧失和空虚”易感,对他人容易感到失望,对生活常感到不满;焦虑、郁闷,容易产生“无能为力”的感觉,难以感受到快乐、希望感等正面情绪;

各类人格障碍详解, 无力小芮的文章:全网最全的人格障碍分析表

分类 人格障碍 表现 常见群体 图解
A类 偏执型 男性,单亲家庭
A类 分裂型  
A类 分裂样  
B类 反社会型 成功人士,极端犯罪
B类 边缘型  
B类 自恋型  
B类 表演型  
C类 回避型  
C类 依恋型  
C类 强迫型  
         
         
  • 偏执人格障碍患者有着病态的自我认知,大部分觉得自己没有问题,都是别人的问题。所以是极难治愈的人群。
    • 缺乏母爱且常被指责、拒绝或否定,内在自卑外化成强攻击性,伴随多疑敏感、敌视他人、病态固执,有着“我不行,你也不行”的内在模式。极难相处且具有一定危险性。
    • 偏执型人格障碍的形成是漫长的。建立扭曲的内在模式和认知后,会进入封闭的自我顽固状态。长期强烈的症状患者会演变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 这类人群冲动犯罪的概率较高,且拒绝认知重建。不严重的患者或随着自我察觉,积极配合治疗得到缓解,人格成长趋向成熟也会缓和。
  • “分裂型人格障碍”有别于“精神分裂症”。“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的异常思维,有一定现实检验性。而“精神分裂症”则是“异常荒谬的思维或出现幻听”。
    • “分裂人格”发展至重度即“精神分裂症”,此类人格障碍会遗传。
    • “分裂型人格障碍”是一种脑神经整合障碍,或后天环境影响(如原生家庭关爱缺失,管教过度)导致了异常的人格组态。分裂型人格障碍患者有社交焦虑,偏爱独处,语言离奇,逻辑含糊松散,行为古怪(不合时宜的异常举止),朋友和知己几乎没有,情绪易失控,易感烦躁、忧郁及消极。
    • 分裂型人格障碍通常伴随认知偏差。由于逻辑自成一派,无法察觉自身的异常,如不是主动积极配合治疗,基本难以自愈,少数轻症患者,会随着年龄增长缓解。
  • “分裂样人格障碍”和“分裂型人格障碍”不同。“分裂样人格障碍”人群情绪偏淡漠平静,不偏执,沉浸脱离现实的幻想状态。而“分裂型人格障碍”人群,常伴随情绪失控和妄想,是精神分裂症的前奏。
    • 许多艺术家,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都属于“分裂样人格”。他们是“平静内向的怪异者”。分裂样人格人群很难适应人多且需要频繁交接的工作,可通过养宠物的方式改善冷漠心态。
    • ◍ 分裂样人格主要原因是:个体不能适应环境,长期的自尊心和进取心得不到满足,遭受了外界的挫折与屈辱无法释怀导致内化,最终形成稳定的分裂样人格特征。分裂样人格障碍很少与人建立关系,适合独处与隐居,除非自身自愿,否则难以自愈。
  • 反社会人格常常有着非凡魅力,因为这类人群内心没有限制,也毫无共情能力,会表现出极端的自我和个性,常受“压抑型人群”的青睐。成功人士群体和极端罪犯群体,都存在反社会人格,且男性数量高于女性。反社会人格的情感反应,常常是反向的,会不合时宜的喜怒哀乐。严重者面对他人痛苦会十分快乐,有意无意伤害他人会有潜在快感。◍ 不容忽视的是:反社会人格是危险性极高的人群,源自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脑部缺陷,人格障碍基本不会被治愈,且此类人格障碍会遗传。反社会人格人群虽有时能察觉,自己的人格问题带来的社交困难,但最终都会将问题归咎外界,反社会人格无自我反省能力,觉得自己没有任何问题,也是难以被治愈的原因。
  • 边缘型人格最大的特征就是:情绪不稳定,起伏反差大,翻脸好像翻书。上一刻最喜欢的是你,下一刻最讨厌的是你。异常敏感,大惊小怪,情绪冲动易怒,害怕分离并会因此自残。
    • 边缘型人格障碍因为极端化的情绪模式,给人一种“非黑即白”“敢爱敢恨”的错觉,这不是“真性情”,而是由于“脑缺陷”引发的情绪失调。
    •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诱因:
      1. 幼年的创伤经验原生家庭相处缺失被虐待或被迫分离或形成脑部情绪失调异常
      2. 遗传性的情绪失调人格障碍会遗传
  • 自恋者最明显的两大特质是:1. 以自我为中心 2. 对其他人漠不关心
    • 自恋者善于抓住机会陶醉自我,对他人挑错、贬低,但自身不接受任何批评,觉得自己被“怠慢”会显露出“攻击性”。
    • 自恋者的自我要求和认知通常是:我要最特别,我要比别人牛。
    • 自恋人格对权力较为痴迷,善妒好斗,因此也能取得不错的工作成绩。
    • 自恋者非常在意外界评价,与人交往十分“势利”。由于性格较为开朗健谈,好表现自己,通常能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却难以维持长久的深度关系,面对冲突会抬高自己贬低他人,绝不让步。
    • 自恋者通常来自“溺爱”,或“过度打压”的两类极端的家庭。自恋者自我感觉优越,通常难以自我察觉自己的人格障碍,也是很难自愈的人群,通常会在生活一再受挫后,自发的寻求咨询和帮助。
  • 表演型人格障碍又称:求关注型人格障碍, 癔症型人格障碍, 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碍
    • 表演型人格一定要活在他人的注目下,他人的欣赏是表演型人格表演的力量源,为了引起注意或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不惜用一切极端的方式和手段。
    • ◍ 表演型人格心理逻辑是:用对自己的有利归因和幻想取代现实,超级积极的自我暗示。他们笑纳一切赞美,将一切批评视为“妒忌”和“不理解”,将一切缺点想象成优点,过度自信导致夸张的表演,内疚和自责是不存在的。
    • ◍ 表演型人格的心理真相:过度自信,是“逃避自我”和“自我欺骗”的方式。这是一种虚假的病态自信,潜意识上认输,但表意识不愿接受现实,越不自信越容易表现出“超级自信”。
    • ◍ 表演型人格的症状分析:表演型人格障碍较为棘手,源自脑部情绪管理部位神经性失调,天生遗传或后天缺爱缺乏关注都会导致,除非自发寻求帮助,外界难以改变,发展成脑部损伤也难以治愈。
  •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常伴随社交恐惧,对负面评价极其敏感,害怕被拒绝和被抛弃,会先拒绝和抛弃他人。
    • 过度害羞、自卑,面对否定与指责通常难以释怀,与人交互时常发生冷暴力。
    • 回避型人格障碍患者,通常在原生家庭长期遭受“打压教育”,或是人生早期经历嘲笑,患者会把屈辱的经历内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不相信别人是善意的,也不相信自己值得被爱,大部分时候孤僻、自闭、难沟通。
    • 如果“回避型人格障碍”人群没有自发的对内在自卑做功课,没有自愿练习深度人际交往,或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基本不可能被外人或伴侣“治愈”。如果强迫回避型人格人群回应,通常会引发更大的自闭。
  • “依赖型人格障碍”通常来自原生家庭的溺爱以及过度保护,极度缺爱的家庭也会产生。
    • 依赖型人格难以独处、独立,没有依靠会陷入恐惧、虚无和无价值感。做的一切行动与牺牲,都是为了“不被忽略”以及“求关注”。
    • 依赖型人格没有自我意识,过分顺从别人意志,亲密关系结束会有被抛弃感,进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 依赖型人格因为过度依赖不利相处,通常在依赖行为屡屡遭受挫折后,经历崩溃与自发的治疗得到缓解,或部分严重者走向毁灭。
  • 强迫型人格障碍多源自挑剔的原生家庭,部分来自强迫型人格障碍的遗传,此类人群坚守规则,追求完美,过分责任感和自控,顽固死板,谨小慎微。
    • 强迫型人格情绪状态以焦虑、紧张、悔恨居多。
    • ◍主要表现为:工作狂、不近人情、对自己对他人常常挑剔嫌恶、喜欢操控他人、难以维持亲密关系。强迫症人格障碍形成时间较长,治疗难度较大,需要较多时间及配合。彻底扭转强迫症和挑剔状态几乎不可能,药物可减缓焦虑情绪及睡眠问题。

九型人格

九型人格在英文中称为Enneagram。这是一门古老的智慧,是一门关于人格分类的学问,源自古老的苏菲教派,有着2500多年历史传承。在九型人格中将人分为9种类型,分别是:

  • 第一型完美主义者(The Reformer):完美者、改进型、捍卫原则型、秩序大使
  • 第二型助人者(The Helper):成就他人者、助人型、博爱型、爱心大使
  • 第三型成就者(The Achiever):成就者、实践型、实干型
  • 第四型艺术型(The Individualist):浪漫者、艺术型、自我型
  • 第五型智慧型(The Investigator):观察者、思考型、理智型
  • 第六型忠诚型(The Loyalist):寻求安全者、谨慎型、忠诚型
  • 第七型快乐主义型(The Enthusiast):创造可能者、活跃型、享乐型
  • 第八型领袖型(The Challenger):挑战者、权威型、领袖
  • 第九型和平型(The Peacemaker):维持和谐者、和谐型、平淡型

心理学家根据核心性格及其两翼的特征,又进一步将九型人格分成了3个元组。仁.智.勇分别就是;

  • 情感三元组—-遇到事情的直接反应是源于情绪,感觉和感情;核心性格—-3号实干型 内化—-4号浪漫型 外化—-2号给予型
  • 思维三元组—-遇到事情的直接反应是源于分析,了解和归纳;核心性格—-6号怀疑型 内化—-5号观察型 外化—-7号享乐型
  • 本能三元组—-遇到事情的直接反应是用即时行动去解决;核心性格—-9号调停型 内化—-1号完美性 外化—-8号领导型

通过性格类型的觉察,你可以在最短时间内看到自己的思维模式、情绪习性以及行为风格,让你更了解你自己,接纳他人,提升人际沟通,并把你个性中的潜在能力挖掘出来。近年来倍受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MBA学员推崇并成为现今最热门的课程之一,近十几年来已风行欧美学术界及工商界。 全球500强企业的管理阶层均有研习九型人格,并以此培训员工,建立团队,提高执行力。九型人格在个人成长、婚恋情感、亲子教育、人际沟通、管理与职场/领导力提升等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

九型人格测试

16型人格

MBTI测试,16型人格源自荣格,荣格是个瑞士心理学家,他发展出挺多重要的理论,是分析心理学流派的大师,有很多概念,比如集体潜意识,人格面具,阿尼玛,阿尼玛斯都是源自于他;在心理治疗方面,他还发明了一种沙盒疗法,就是让病人玩沙盒,把里边的东西组合起来反映内心世界,来让治疗师了解病人

他是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本我,自我,超我)的朋友,从弗洛伊德那里吸收了不少知识,后来因为荣格不同意弗洛伊德的一些理论(如对性驱力的过度关注)和佛洛依德决裂了

荣格在对不同的人进行心理治疗的时候,发现每个人的人格性格差别很大,每个人感知世界,进行判断的方式不同,随着治疗和研究经验的积累,荣格逐渐总结出八大功能理论

MBTI职业性格(荣格心理学)

【2021-10-6】MBTI职业性格测试及解析,6分钟让你了解16型人格分类荣格心理学在线测试

有人说:性格决定命运。可见清楚的认知自己的性格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介绍一种性格评估指标,可以快速了解自己的人格分类,从而根据自身性格优势进行职业规划,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实测:INTJ 专家型——追求能力与独立,总倾向度:45.9, 代表人物 扎克伯格 facebook创始人,详细

一、什么是MBTI?

MBTI是一种4维人格评估指标,是在瑞士心理学家荣格划分的8种性格类型为基础,延伸的4个维度,这4个维度就是一个坐标,每个人都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而越靠近哪个端点,就意味着有着哪方面的偏好,现常用于职业规划咨询中,是重要的参考指标之一。想要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工作,仅需做到2步:偏好测试和结果匹配

二、如何进行偏好测试?

想要确定自己是什么型人格,首先要进行偏好的测试,也就是需要分清每一个维度的含义。主要包含以下4个维度:

  1. 维度一:内向(I)——外向(E)
    • 内向的人倾向于独处,喜欢自己思考问题,善于倾听,比较关注自我内部的情况,外向的人喜欢把精力投入到外面的人或事上,善于社交。
  2. 维度二:感觉(S)——直觉(N)
    • 在面对同样的场景和问题时,感觉型人才和直觉型人才的注意力和信息获取渠道不一样
    • 感觉型人格更加注重事物本身,注重细节,擅长记忆,能清晰的记录大量数据、概念、定义,对待任务会按照规章办事。
    • 直觉型人格更加注重“第六感”,善于通过零碎的信息分析事情的发展趋势,喜欢跟着感觉走,善于突破显示,也容易失败重来。
  3. 维度三:思维(T)——情感(F)
    • 从决策方式上来看,思维型人格相较于情感型人格更加理性。
    • 情感型人格更喜欢从自我价值观出发,做自己认为对的决策
    • 而思维型人格则更加侧重于对客观事物的分析,坚持一视同仁,不会轻易被情感左右,做决定时也不会注重决策过后人的情绪体验。
    • 相较于思维型人格来讲,情感型人格更具有人情味。
  4. 维度四:判断(J)——理解(P)
    • 从生活方式来看,在工作中,有的人的桌面相对整洁,办公用品摆放也井然有序,而有的人则杂乱无章。
    • 前者则是典型的判断型人格,他们的目的性较强,喜欢有计划、有条理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 而理解型人格,则更喜欢随心所欲的生活方式,比较灵果也比较开放,但是容易优柔寡断。

三、16型人格特点及适合职业

性格岗位不匹配,再努力也难升职加薪,进行偏好测试之后,就要进行第二个动作,参照检索,根据测试结果找到匹配的人格类型,确定最适合自己的岗位信息。

16种人格分布图图二

  1. INTP
    • 此类人格擅于分析、喜欢理论性和抽象性的失误与概念,热衷于思考,有深度钻研的精神,思维严谨有条理。
    • 适合职业:科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金融规划师,研究开发专员等。
  2. INTJ
    • 此类型的职场人较为聪慧,独立自由,具有创造性,对复杂的理论充满激情,是天生的的组织者,能看到更多的机会,但是很难专注与同一件事。
    • 适合职业:管理顾问、设计工程师、活动策划者、产品经理。
  3. INFJ
    • 忠于自己的价值观,懂得关心他人,友好而和善,有很强的洞察力,对于目标的实现有计划且果断,是天生的倡导者。
    • 适合职业:人力资源经理、编辑、媒体规划师、企业培训师、社会科学工作者。
  4. INFP
    • 理想主义,希望他人与自己的价值观统一,适应力强,善于接受新的事物,好奇心重,但可以快速找到他人优势,帮助其发挥潜能。
    • 适合职业:人力资源开发、心理学专家、团建顾问、艺术指导、记者、建筑师等。
  5. ISTJ
    • 有责任感,目标清晰并且不易动摇,工作生活都打理的井井有条,心思缜密,现实中的工作狂,但有时很难与他人沟通。
    • 适合职业:审计员、工程师、电脑编程员、地质学家,会计。
  6. ISFJ
    • 重视细节,关心他人感受,有责任感,勤奋忠诚,尊重他人,有些情绪化但值得信赖。
    • 适合职业:房地产经纪、艺术人员、室内设计师、人事管理专员、顾客服务代表。
  7. ISTP
    • 具有超强的忍耐力,善于观察,遇到问题会马上行动并找到应对措施,可以从大量信息中找到症结,重视效率,善于实践,动手能力强。
    • 适合职业:科学家、技术培训、软件开发、证券分析师。
  8. ISFP
    • 不喜欢与人产生冲突,友好和善,但心思细腻,喜欢有自己的时间,并且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规划进行工作安排,渴望沟通分享,热爱大自然,喜欢探索未知的事物。
    • 适合职业:行政人员、旅游销售、厨师、医护人员、冒险家。
  9. ESTP
    • 自然不做作,注重结果,善于解决问题,喜欢学习心的事物,较为理性,擅长数学及专业理论,追求利益最大化,但过度严谨。
    • 适合职业:企业家、手工艺者、新闻记者、业务顾问、个人理财专家。
  10. ESFP
    • 外向,接受力强,讲究实用性,喜欢和他人一起工作。善于识人,可以准确判断出对方并且评价,周到得体,但处理原则问题时会摇摆不定。
    • 适合职业:外交家、劳工协调、表演人员、保险经纪人、公关人士。
  11. ENFP
    • 热情且富有想象力,可以快速将事物的有关信息联系起来,根据判断解决问题,有很强的即兴发挥能力。容易冲动,灵感高于一切。
    • 适合职业:宣传人员、演员、播音员、律师、广告营销、开发总裁。
  12. ENTP
    • 反应快,警觉性强,喜欢用战略的眼光分析问题,不喜欢例行公事。善于分析,会极力维护自己的信念和观点。
    • 适合职业:辩手、国际营销商,营销策划、投资经纪人、后勤顾问等。
  13. ESTJ
    • 果断,现实,决定了的事情就会马上行动,善于协调人员用最有效率的方法得到结果,注重细节,逻辑性强。可以忍受规章制度,善于处理程式化事物,一丝不苟,习惯以经验解决问题。
    • 适合职业:执行官、项目经理、工厂主管、保险、银行官员、数据分析师。
  14. ESFJ
    • 善于合作,有责任心,希望自己的努力可以得到认可。能言善辩,有着极强的同理心,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
    • 适合职业:领事、接待员、销售代表,公关部经理,营销人员,餐饮业者。
  15. ENFJ
    • 为他人着想,尊重他人并且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能。是个体和团队发展的催化剂,爱社交和帮助他人,具备领导能力,表达能力强,富有同情心,瞎换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
    • 适合职业:演说家、作家、公关人员、协调人、小企业经理、人力资源培训。
  16. ENTJ
    • 做事果断,有天生的王者风范,可以看到企业及公司规章制度的不合理性,善于设定目标,富有远见,见解深刻。
    • 适合职业:指挥官、经理、技术培训人员、程序员、工程师、领导。

人们常说:专人做专业,只有清楚的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才能结合自己的特点放大优势,在工作中更加如鱼得水。

根据MBTI测试,不仅可以找到性格上的优势,快速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也可以发现自己的劣势,通过努力改进提升,把短板升级为长板,增加自己的综合素质,成为职场中不可获取的人才。

【MBTI】16型人格的打架姿势

MBTI人格类型在大家眼里的智力排名

  • 16.ESFJ
  • 15.ESTJ
  • 14.ESFP
  • 13.ISFP
  • 12.ISFJ
  • 11.ESTP
  • 10.ISTP
  • 9.ISTJ
  • 8.ENFJ
  • 7.ENTJ
  • 6.ENFP
  • 5.ENTP
  • 4.INFJ
  • 3.INFP
  • 2.INTJ
  • 1.INTP

十二星座

十二星座百科

在西方占星学上,黄道12星座是宇宙方位的代名词,一个人出生时,各星体落入黄道上的位置,说明了一个人的先天性格及天赋。黄道12星座象征心理层面,反映出一个人行为的表现的方式。于是将黄道分成12个星座,称为黄道12星座。依次为白羊座、金牛座、双子座、巨蟹座、狮子座、处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水瓶座、双鱼座。

星座符号是星座与人之间的图腾,诠释星座的意义和传递星座的能量

标志 星座 拉丁名称 出生日期(公历) 别名 象性 阴阳性 符号能量 象征意义 性格特点
白羊座 Aries 3月21日~4月19日 控制 牡羊座 新的开始 上进心强,有时难免冲动,忽略他人的感受
金牛座 Taurus 4月20日~5月20日 丰富 金牛座 力量 按部就班,从容淡定,但难免由于太固执而失去朋友。
双子座 Gemini 5月21日~6月21日 掌握 双子座 智慧 经常一心二用,兴趣广泛,但有时难免了解的不太深刻
巨蟹座 Cancer 6月22日~7月22日 热情 巨蟹座 坚强 外表时常冷漠的巨蟹座,内心充满善意和温情,应该适当的释放出来
狮子座 Leo 7月23日~8月22日 清醒 狮子座 权力 很多地方比较优秀,也较有魅力,但容易虚荣和骄傲,需要清醒
处女座 Virgo 8月23日~9月22日 分析 处女座 美丽 总是追求完美,要懂得分析不容得有瑕疵
天秤座 Libra 9月23日~10月23日 衡量 天平座 平衡 公平是天秤座的优点,但要知道每个人心中的公平都不一样,没有标准
天蝎座 Scorpio 10月24日~11月22日 思考 天蝎座   神秘 孤傲、冷漠,因此思考能力较强
射手座 Sagittarius 11月23日~12月21日 直觉 人马座 坦率 比较深刻,有时冷漠,但是射手座直觉能力较强
摩羯座 Capricorn 12月22日~1月19日 放松 山羊座 坚韧 总是有登峰的欲求,不要太过紧张,放松平静下来可能效果更理想
水瓶座 Aquarius 1月20日~2月18日 坚持 宝瓶座 叛逆 天赋可能让水瓶座比一些人更优秀,但多数成功来自点点滴滴的努力
双鱼座 Pisces 2月19日~3月20日 信心 双鱼座 复杂 总是很彷徨,理想与现实的彷徨,感情的彷徨,要学会选择,可能并没有真正的对与错

象性

  • 火象星座:白羊座 狮子座 射手座(行动 热情 精力)
  • 土象星座:摩羯座 金牛座 处女座(功效 实际 稳健)
  • 风象星座:天秤座 水瓶座 双子座(智力 灵感 接受力)
  • 水象星座:巨蟹座 天蝎座 双鱼座(情感 同情心 判断力)

星座阴阳性

  • 阳性:白羊座、双子座、狮子座、天秤座、射手座、水瓶座。
  • 阴性:金牛座、巨蟹座、处女座、天蝎座、摩羯座、双鱼座。
  • 阳性星座的人大多是有进取心的、积极主动的理想主义者。
  • 阴性星座的人大多是性格内向的、被动的战略家。

星座三个特质

将星座按基本宫、固定宫、变动宫分为三类:

  • 基本宫:白羊座、巨蟹座、天秤座、摩羯座,这类星座属于领导者型。
  • 固定宫:金牛座、狮子座、天蝎座、水瓶座,这类星座属于组织者型。
  • 变动宫:双子座、处女座、射手座、双鱼座,这类星座属于传授者型。

童年经历与婚姻的关系

童年经历与婚姻的关系

总结

童年经历

  • 一、依恋期:(0-18个月)
    •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成年:依恋型人格
    •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成年:孤独型人格
  •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 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 成年:回避型人格
    • 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成年:追求型人格
  • 三、成熟期(3-7岁)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
    • 自我确认
      • 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成年:古板型的人格
      • 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成年:顺从型人格
    • 能力形成
      • 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 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成年:巧妙的妥协型人格

引言

陈露按照电话里预约的时间,准时来到我的治疗室。我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位来访者:娇好的身材配上一付漂亮而忧郁的脸,少女般的稚气再加上白领丽人的优雅举止,我对自己说:“又是一个红颜薄命的主。”

经过简短的强颜寒暄之后,她娓娓的道出了自己的痛苦。她是三年前毕业于北京的一所名牌大学,现在在一家名气很大的外企工作,收入可观,应该说她现在的一切都是大多数同龄人所羡慕的。男朋友文岳是她的大学同学,现在留校当教师。他们建立恋爱关系已有五年了,也有一段如胶似漆蜜月般的时光。可是近来他突然提出分手,五年的爱化为泡影。说到这里,她已经是泣不成声,哭成了一个泪人了。

等她平静下来,我详细地询问了事情的经过。在大学期间,他们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结婚的计划。在一起逛商场时,文岳常会指着那些精美的家具和家庭装饰品说:“等我们结婚时,我就要买这个。”生活的道路一切看来很顺利。可是等到毕业后,各自都有了稳定的工作,该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了,尽管他们来往如旧,文岳却渐渐的不愿再提结婚的事情了。陈露感到了一丝的不安,开始不断的追问:“我们到底什么时候结婚?”文岳只是嘴里胡乱的搪塞,不愿正面回答。陈露愈发感到不安,于是每次追问的问题就越来越多了:“你到底爱不爱我?”“你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你到底怎么想的?”等等。文岳的回答越来越模棱两可,不能令她满意。最后竟变成了:“你别问了,我自己也不知道。”陈露伤心透了,每次的见面都是在争吵和极不愉快的气氛中分手。陈露说:“后来我知道不应该再问了,可是我就是控制了自己,老是想刨根问底知道他到底他是怎么想的。每天没事都在想,想的不能正常工作,不能睡觉,总是忍不住想给他打电话,可是每次电话都搞得更不愉快,最后我终于受不了了。对他说:‘我给你一个礼拜,我不给你打电话了,你好好的想一想,给我一个最后的答复。’可是等第三天我就忍不住又给他打电话。他给我的答复竟是:‘我想好了,咱们分手吧。’我一下子就崩溃了。” 陈露痛苦的用手捂着脸,眼泪从她的指缝中涌出,她不断的重复着一句话:“他不在了,今后就剩我一个人了,我怎么活呀?”

童年经历

在我的安慰下,她终于平静下来。我开始询问她小时候的情况,在她的讲述中,我渐渐的得到了一些线索:她的父母都很爱她,但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却很紧张,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小陈露每天最担心的就是父母会不会离婚,她不愿失去父母中的任何一个人。有时候父母与她开玩笑说:“如果爸爸妈妈离了婚,你跟谁过呀?”她就会坚决地说:“你们要是离婚,我谁也不跟,我就去死。”她告诉我说:“这不是吓唬他们,我那时候真的是这么想的。”可能也就是这个原因,父母终于没有离婚,而是在吵吵闹闹中一直生活到今。陈露也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她还告诉我说:“那时候爸爸妈妈工作都很忙,总是很晚才回家,我总是担心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会不会出事。如果真出事了,我就也去死,马上自杀。”

接下来,我开始通过陈露了解文岳的童年情况。根据陈露提供的情况,我得到了如下线索:文岳从小在农村长大,他的父母十分严厉,时常打骂他,并要求他除了照顾弟弟妹妹外,还要承担很多本不应是他的家庭责任,因而使他过早地失去了童年。

现在,问题的症结已经明显了,造成陈露与文岳的关系破裂的原因在于于双方的童年经历,以及由此造成双方在恋爱关系中的行为模式。

首先,陈露从小在一个严重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这决定了她在恋爱婚姻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她对安全感要求。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事实上,她小时候就常常要求,甚至不惜以死来强迫父母对她做出不离婚的许诺。这与她不断地要求文岳做出结婚和永远爱她的许诺如出一辙。对方提出分手后,她即感到死亡一般的恐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如同小时候对失去父母的恐惧是一样的。

而文岳则因为小时候过早地承担了本不该是他当时年龄所应该承担的生活重担和家庭责任,从而过早地失去了童年。他在长大后必然厌恶或害怕过早、过多地承担婚姻家庭的责任。还在学校读书时,因为感觉结婚成家还是遥远的未来,所以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陈露一起憧憬未来,谈婚论嫁。但是毕业工作后,结婚的可能性已经来临,他便犹豫甚至退缩了。他不想过早地成家过日子,因为这意味着回到他童年的生活中去。因此在陈露的不断压力下终于胆却了,决定逃避成家,逃避承担做丈夫和爸爸的责任。这一切对他来说来的太早太快。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我不想过早地失去自由”。

由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经历会对人们成年后的婚姻恋爱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中国民间早就有“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的说法,这与西方近代的心理学的一些有关理论惊人的相似。下面让我们具体地看一看早期经历是如何影响人的一生,特别是人的择偶和婚姻关系的。

一、依恋期:(0-18个月)

当婴儿出生前,母亲的子宫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生活环境:最适宜的温度和自动的营养供给,甚至呼吸也不必自己劳神,这是婴儿的安全和舒适的生活世界。但是当他与母体分离后,即面对着一个陌生的世界:周围的空气温度使他感到不舒服,氧气和食物需要自己获取,这一切都使他感到自己生存受到了挑战。如果他在需要的时候立即能得到母亲的奶头和怀抱,他便感到回到了原来安全舒适的母体里。但是如果在他饿的时候得不到母亲的奶头,不舒适和不安的时候不能立即得到母亲的怀抱,他便感到了死的威胁。因为这时候的孩子没有任何自我生存的能力,完全依赖于母亲的呵护

所以在这一阶段,生存是婴儿生命的全部目的,对母亲的依恋也就成为他的最基本的需要,如果这一需要不能得到满足,即造成了婴儿的心里伤害。婴儿大声的哭泣便是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恐惧,而不仅仅是成人认为的一般意义上的哭闹。当然,百分之百能满足婴儿对依恋的心理需要的母亲几乎没有。由于各种原因,即便最疼爱孩子的母亲也会有疏忽的时候,也有由于忙于其它事情而不能立即满足婴儿的需要的时候。

但是生活现实中也确实存在着一些情感冷漠的母亲,她们对婴儿的哭声充耳不闻,她们感到婴儿是自己生活中的负担和烦恼的根源。由于婴儿对依恋的需要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伤害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人格类型并伴随他们终生。

儿童:对遗弃的恐惧

一些母亲对孩子依恋需要的反应不稳定:有时候能满足孩子的需要,而有时候则不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

  • 如母亲的情绪不稳定,没有适应做母亲的角色,有时冷淡烦躁,有时呵护有加。
  • 或者一个爱护孩子的母亲却由于工作原因不能时时守在孩子身边
  • 还有的母亲受了一些宣传的影响,认为不能溺爱孩子,不能要吃就喂,一哭就抱,有意识地训练孩子按顿吃奶的习惯等等,不到时间坚持不喂奶,任凭孩子哭闹等等。

于是就形成了这种情况:婴儿有时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呵护,有时候则不能,在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他唯一所能做的事就是竭尽全力地大声哭闹。经过一段时间的哭闹后,他的需要终于得到满足。这样的孩子不能建立起一个稳定的安全感,并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观念:只有不断的哭闹才能得到他所需要的食物和爱护、才能生存下去。婴儿一方面使出全身解数,努力地用哭闹吸引母亲的注意,从而使自己的依恋需要得到满足,另一方面却又为自己受到冷迂而感到愤怒。母亲成为他的愉快与痛苦的同一源泉,他在生理和情感体验上的愉快、满足与愤怒、伤心交替出现。因而形成了他对母亲的爱和恨并存的矛盾情感。这种儿童我们称之为依恋儿童。

成年:依恋型人格

如果依恋儿的处境不能在后来的成长阶段中得到改变,心理发育就会停滞在依恋阶段。这一阶段中没有得到的需要将会成为其基本人格特征而伴随终生。在成年之后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始终存在,当他们进入了一个亲密关系时,这种依恋倾向就会突出地表现出来。

他们在亲密关系中的矛盾的中心不满就是:“当我需要你时,总是不在。”

  • 他们对亲密接触的要求似乎永无止境,每当感觉被对方忽视时,便会感到被遗弃,就会愤怒,就会恐惧
  • 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要求对方时时刻刻的关注,不能容忍丝毫的忽视和冷遇。
  • 他们总是在埋怨对方对自己不够关心,辜负了自己的爱,并总是试图用生气,吵闹,和威胁等手段来迫使对方来关心自己,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这和婴儿时期用哭闹来获得母亲关心是一样的。
  • 由于强烈的不安感和对遗弃的的恐惧,他们心中充满了嫉妒猜疑,无论对方如何表白,他们还是难以给对方以信任。
  • 生气,哭闹,吵架,猜疑嫉妒都是他们表达爱的方式,归根结底,源于早年对母亲怀有的爱与恨的矛盾情感。

安女士与男朋友王先生一起来到诊室,安女士目前下岗在家,王先生是一个计算机公司的部门经理。安女士告诉我,王先生每天光是忙着公司里的事,心里完全没她。但是王先生却说,事实上大部分周末他都是与安女士一起度过的。安女士也承认,周末通常还是挺愉快的,可是只要王先生一忙于工作,自己就很抑郁,就感到自己被生活抛弃了

  • 他总是不断地追问王先生是否真心爱她?是否真的要与她结婚?如果她得到了想要的回答,便十分满足和愉快。
  • 如果万先生的表现不能令自己满意,她便会十分伤心,并马上转为愤怒,开始用各种语言来刺伤对方,或者滔滔不绝地数落和抱怨王先生的种种“不是”,并且把他赶到客厅的沙发上去睡觉。
  • 在王先生上班的时候,安女士会常常打电话到他的公司里去,意图“了解”他的行踪。如果王先生能陪她在电话里多聊一会,她就会很满足。如果王先生正在忙,不能多讲,安女士便会愤愤地挂上电话。如果王先生再打电话过来,她便会变得十分冷淡,一脸不想谈的姿态。
  • 王先生告诉我说:“他简直像一个小孩子,喜怒无常,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她满意。”

安女士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依恋型人格”的特点,她现在正是无意识地用自己在婴儿时期吸引母亲注意力的方法――哭闹来吸引王先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遗憾的是,正是这种方法造成了与王先生之间关系出现裂痕。

儿童:对拒绝的恐惧

另一种母亲是持续情感冷漠。她也许本来就没有想要孩子,孩子的降临使她充满了奥悔和失望,她把孩子看做自己不幸的根源,或是一个错误行为的结果。也许她天性就反感孩子,正如当年她的母亲反感她一样。这种母亲对孩子在情感上是冷酷的,甚至很少愿意去抱一抱孩子,打骂孩子也是家常便饭。还有些母亲由于长期情绪处于抑郁状态,对孩子也是持续冷漠的。这种母亲的孩子我们称之孤独儿童,他们往往惧怕亲密的接触,虽然事实上他们也曾象其他儿童一样需要母亲的爱护,但是每次对母亲依恋的渴望和要求都会导致心理上的痛苦,因此婴儿自然而然地作出了一个痛苦的选择:回避一切亲密接触,并导致出了一个结论:我没有需要。他们不常哭闹,似乎很容易满足,给他什么就吃什么,并不要求更多的,并不在乎别人是否关心自己,似乎没有什么需要。他构造了一个不真实的自我,他们看起来很独立,实际上是否定自我的需要,恐惧与他人接触,其目的只是为了回避由此可能带来的痛苦。这样的孩子常常被认为是“好孩子”、“乖孩子”,妈妈为孩子早早就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而感到骄傲,在后来的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所谓“独立性”也许会受到社会的赞许,甚至他自己也会为自己的“独立性”骄傲,但是不幸的婚姻生活在等着他。

成年:孤独型人格(回避型)

如果孤独儿童的生长环境不变,他在幼年时期的心理特点将随着他的成长而成为人格中的基本特点,成为一种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亲密关系中的回避型人格。

  • 如同在幼年一样,他否认自己的情感甚至物质需要。事实上他不是没有亲密的需要,而是在幼年时期把这种需要放弃了
  • 他们的性格通常是冷漠甚至冷酷的,缺乏对生活兴趣和追求。因为总是回避过多的亲密接触,他们显得似乎很独立。
  • 他们在配偶选择上往往与依恋型的人有缘份,其中的原因很简单:依恋型往往较为主动,从而缩短了由于冷漠和退缩造成的距离空间,使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得以建立。当然,回避型在恋爱初期也会表现出一定的热情,但是一但亲密关系确立之后,因为过多的亲近仍然是痛苦和恐惧的,他的冷漠退缩特点就会浮出水面。由于性格特点,这种人在社会生活上较少物质需求,并富于独立和忍耐性,在事业上往往成功,为人们所赞许。但是他们的婚姻生活则通常是失败的

前面提到的王先生就是一个典型的回避型人格。在安女士和王先生的第一次治疗中,安女士显得十分愤怒:

“你从来都不想主动的接近我,如果我不给你打电话你决不会给我打。如果我不说周末咱们一起去干点什么,你就永远在搞你的电脑,你简直是个冷血动物!”

王先生冷静地回答到:

“我简直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好像天底下没有事情能让你满意,你老是在抱怨,抱怨我这,抱怨我那,你的要求太过份了,谁受的了?你怎么这么多事?难道就不能让我们好好地待一会儿?况且每一个人都有想自己一个人的时候,为什么你就不能自己干点什么?”

事实上,王先生已经多次提出搬出去,希望能有属于自己的世界。即使在关系比较融洽时,王先生也不喜欢在除了性生活之外的时候有任何亲密的身体接触,如牵手,挽臂等,特别是在公众场合更是如此。

安女士抱怨说:“除了在床上,他对我简直就象个陌生人一样。”

二、探索期(分离期)(18个月-3岁)

当孩子的生存环境稳定后,生存本身已经不再是时刻担心的问题,特别是当开始走路后,周围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都在等待他们去探索。兴趣从如何吸引母亲的注意力逐渐地转向了周围的世界,离开母亲的呵护去探索周围空间,这就是孩子的人生的第二阶段──探索阶段,或称分离阶段

这时的孩子

  • 一方面需要尝试着越来越多的离开母亲身边,从而证实自己日益增长的独立性
  • 另一方面,他们心中充满了对于未知的恐惧和失去母亲呵护的不安全,因此他们同时又要求不断地得到安全感。

这是个矛盾的心理要求,父亲的角色这时十分重要,他应当耐心支持孩子离开妈妈去探索周围世界,这个世界可能是客厅、厨房、厕所、门外边、甚至街道、公园等等,当父亲带着孩子离开母亲的视野后,再逐渐地让孩子离开自己。

这时候孩子行为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兴致勃勃地从父母身边跑开,但是马上又跑回来,投入母亲的怀抱,然后即刻又离开……,不断重复,不厌其烦。

  • 当孩子一离开父母时,即感受到了不安,特别是当父母不在孩子的视线范围之内时更是这样,他们需要立即回到父母的怀抱中去。
  • 这时,一个称职的母亲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鼓励孩子的“探险”,她对孩子的行为各种冒险行为并不横加干涉,她对孩子显示出的独立倾向没有感到不安,她明白这是孩子成长必需走过的道路
  • 但同时她也明白孩子此时依然需要安全感依恋,所以她总是让孩子知道:放心地走吧,等你回来时,妈妈还在这里等你,等着听有趣的“历险记”。

我曾经在一个美国的购物中心里看到了一对找不到妈妈小姐妹,姐姐约为5-6岁,妹妹约为2-3岁,妹妹惊慌地疯狂哭叫,很多顾客和工作人员都试图安慰她,让她安静下来,但是无论如何都不行,虽然姐姐的眼睛也是含着泪花,却是很冷静。可以想象,今天的经历对妹妹的一生来说,其不良影响恐怕是不可抵估的。

如果这一阶段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就会造就出两种不同类型的儿童:距离儿童矛盾儿童

儿童:对被控制的恐惧

有一些溺爱孩子的母亲可能在孩子的第一阶段(依恋期)做得较好,可以较多地满足孩子对依恋的需要。但是她在第二阶段上往往出现问题。她可能过分呵护孩子,生怕孩子出现意外而过多地限制孩子的行动。她们总是在冲着孩子嚷嚷:“回来,那儿不能去。”“回来,那儿会摔倒的。”这样,她就关闭了孩子通往外面精彩世界之路。她们这样做,可能出于爱护孩子的本能,但更可能是出于自己对遭受孩子遗弃的恐惧,和自己对孩子的依恋,她不能忍受与孩子的片刻分离。

孩子的反应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孩子拒绝回到母亲身边,总是设法与母亲保持一定的距离,逃离母亲的控制。另一种则是虽然人回到妈妈身边,但是情感却对母亲关闭了,即在情感上保持距离。我们常常可以见到一些孩子,他们充许妈妈抱,但同时总是把脸拧到一边,不让妈妈亲,他们最担心的是不要被妈妈控制和“吸收掉”。

从表面上看,距离儿童与孤独儿童相似,实际上他们是从根本上不同的,孤独儿童从不主动,从不要求任何东西,更不要求接触,因为接触总是导致被拒绝的痛苦。而距离儿童则不同,他们通常在依恋期适应很好,他们的依恋需求通常能得到满足,但是当他们需要离开母亲时,问题就来了,他们不害怕亲近,事实上他们也需要亲近,但是总是小心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他们害怕过于亲近,以至不能从母亲的控制中逃脱。

成人:回避型人格

距离儿童长大以后成为回避型人格,他们的人际关系无论是身体还是情感都是疏远的。他们通过各种方法来回避家庭生活:长时间忙于工作,喜爱经常出差的工作,喜欢参加各种室外活动,即便在家里,也总是埋头看书、看报、电视。周末宁愿忙于各种家务也不愿多坐下来陪陪自己的配偶。独立型人格需要自己的空间,配偶的亲密表示往往使他们浑身不自在。“你总是在控制我”,“你太粘人了”,“我需要一点自己的天地”,是他们经常发出的抱怨。他们与孤立型人格不同,孤立型人格否认自己对亲密的需要,而回避型人格则会正面显示他们对亲密的需要。他们最喜欢那种来去自由的关系,当他们感受到了自己对亲密的需要时,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某种内疚或对遭到遗弃的恐惧时,便会从自己的小天地里走了出来,向自己的配偶频频示好,去取悦对方。当他们的需要得到满足后,特别是当他们感到了对方企图保待这种亲密状态,或对自己有进一步需求时,他们便会立即退缩,甚至生气:“你怎么没完没了?你的要求得太多了。”迫使对方离开自己。等他们再次“出山”的时候,他们会“忘记”与对方之间的不愉快,会奇怪对方为什么如此不高兴。他们会试图改变对方的情绪,或批评对方对自己的冷淡:“我都有没事了,你怎么还没完没了?”如果气氛不能得到改善,他们会再次走回自己的小天地里去。

陈卫钧,一个成功的公司经理,是一个典型的回避性人格,他带着妻子张莉一起来到我的诊室,希望我能治疗张莉的“抑郁症”。经过与张莉的交谈,我发现她的抑郁是因为丈夫对她的冷漠态度引起的:“除了吃饭睡觉,他总是有他的安排。早上忙着上班,下了班不是去健身房就是去飙车,晚上看球赛,好不容易等球赛完了,他又说要一个人冷静冷静,考虑生意上的事情。如果我给他的办公室打电话,他总是嫌我影响他的工作。我不明白,既然他跟我结婚,为什么有这么把我不当回事?” 我问道:“陈先生一直是对你这么冷淡吗?”她说:“其实也不是,刚结婚时他挺好的,挺关心我的,可是没多久就变了。等我真的生气了,不理他了,他又会过来说好话,哄我,可是没好两天,他又变成那德行了,他总是在变,而且很多事答应得好好的,到时候就变卦,实在让人受不了。”

陈卫钧冷冷地说:“你知道我喜欢运动,我有很多爱好,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不高兴,难道我不能有一点自己的事情?”张莉马上反驳道:“你总是没有时间跟我在一起,连一起吃个饭的时间都没有,可是却有时间跟秘书在一起,这是搁谁头上能不多想?” 陈先生看来很不高兴了,但是仍旧很克制地说:“我没有做对不起你的事情。我只要看谁一眼,你就认为我跟他上床了。太无聊了。”但是陈先生也承认,张莉是一个很贤惠的妻子,生活上十分照顾自己,只是太粘人,什么事情都想管,不给人留一点自己的空间。回避性人格很难全身心地去亲近他的配偶,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与对方的距离,每当他们感到自己的个人空间受到侵犯时,就会立即退缩,与对方疏远。但是他们的疏远是有限度的,一旦感到有可能失去对方时,他们就会又试图接近对方,使对方陷入困惑之中。

回避性人格的另一个类型是我们常说的“花花公子”类型的人。他们需要不断地吸引异性的注意力,正如小时候需要不断地吸引父母的注意力一样,但是又不能保持与异性的关系。他们总是想方设法来获得异性的爱,可是一旦进入一种稳定的爱情关系,他们很快就会感到厌烦,因为他们感到了被控制和被“吸收”的威胁,于是就又想方设法摆脱和终止这个关系。同时他们对依恋的需要并不因此而消失,他们就又开始了另一段恋情。对他们而言感情是矛盾的,既有对依恋的需求和对被遗弃的恐惧,也有对独立的需求和对被控制的恐惧。如果一个母亲在孩子的依恋期不能满足他对母亲的依恋要求,又在孩子的探索期严重地限制了他对独立和探索的需求,那么她就很可能造就了一个未来的感情不专一的“花花公子”。

儿童:对失去的恐惧

矛盾儿童的父母通常是那些缺乏耐心的人,他们总是想从教育孩子的负担中解脱出来,或者总是忙于其他事情,所以总是鼓励,甚至是强迫孩子过早地开始他们的探索和独立阶段,而忽视了孩子在离开父母之后又要回来以确认安全感的心理需要,使孩子在片刻的“探险”之后常常得不到父母的情感支持,从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使他们陷入寻求独立和依恋父母的矛盾情结之中,成为孩子走向成熟的“后顾之忧”。他们常对孩子说:“去,自己一边玩去!”“没看见我正忙着吗?”“你是个大孩子了,别老缠着我。”结果造成孩子对独立的恐惧,害怕离开妈妈,这些孩子需要不断反复地确证父母是否随时都在关心着他们,爱他,他们总是眼睛盯着父母,唯恐自己稍有疏忽,父母就会消失。他们需要父母时刻都在身边。他们使用一切手段来吸引父母的关注:眼泪、讲故事、问问题等等,但是,他们与依恋儿童不同,生气、哭闹、抱怨不是他们手中的武器,相反,他们知道如何通过讨好妈妈,作出好孩子的样子,或者找出各种借口来得到母亲的注意力。例如一个我的来访者回忆说:“我妈妈总是让我自己玩游戏或画画,然后她就自己消失了。她总是说:‘你现在长大了,不要老缠着妈妈,让妈妈休息一会儿。’没几分钟我就会找出各种借口,闯进她的房间去看她是不是还在屋里。这时候她总是很不高兴:‘你没看我正忙着吗?’但我还是不断地闯进她的房间去打扰她。”

成人:追求型人格

矛盾儿童到成年后即形成追求型人格,他们总是想出各种方法去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与依恋型人格一样,追求型人格也惧怕被抛弃。但不同的是,如果说孤立型人格是害怕被:“拉回家”,那么追求型人格则是害怕“害怕找不到家”。对追求型人格来说下班回到家看到家里的灯是黑的,早上看到配偶不在身边都是很难以忍受的。他为了能够保持与配偶的亲密关系,总是力图取悦对方,伺候对方,为对方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们生怕与对方产生矛盾或不高兴,因为他们怕对方离开自己,所以总是设法安排各种共同的事情:出外郊游、看电影、逛街、上餐厅、运动等等。他们总是压抑自己的需要,将对方放在首要的位置。他们不像依恋型人格那样总是在抱怨生气,他们是“贤妻良母”或“五好丈夫”,很少抱怨生气,总是努力抑制自己的不快,习惯于看着别人的眼色,生怕对方不高兴。可是他们的种种努力往往并不讨好,而是使对方感受到窒息,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对于失去的恐惧常常造成猜疑和嫉妒,他们十分留意对方的行踪或者表情,对可能出现的所谓“第三者”非常敏感。这种人常常在暗暗地伤心落泪,感叹“活得太累”,陈卫钧的妻子张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三、成熟期(3-7岁)

成熟期:自我的确认和能力的形成

这时的孩子开始体验到了一个新的现实世界,他想要知道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以周围世界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他开始了自我形成的生命历程。为此,他必须完成两件事情,这些都会在一生中影响到他与于自我的关系和与他人的关系,这就是:(1)他必须在自己的内心里建立起一个稳定和持续的自我形象,以及一个稳定,持续的他人(主要指亲人)形象。(2)确定对自己的能力的自我评价,从而确立自己的自信心。

自我的确认

在三岁之前,孩子在父母不在自己身边时立即感到焦虑和被遗弃的恐惧。现在,大约在三、四岁左右,孩子的空间活动能力不断地增强了,以及父母不在他的身边的时间也越来越多了,但他仍像以前一样,需要安全感。于是他就开始将父母的形象装进自己的头脑里,以便使自己在离开父母身边时仍然保持与他们的精神联系,保持着心理上的安全感,就象我们把自己的亲人的相片装在钱包里,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看一样。

由于孩子开始把自己从精神上与父母开始区分开来,换句话说,就是开始独立了,他立即面临的一个任务就是需要逐步地建立起一个关于自己的内心形象,即我是谁?孩子是通过游戏来完成这一任务的。他们装扮成各种动物、人物、卡通角色,等等,来尝试自己是谁,自己不是谁?自己与其他人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最终,各种动物、人物和卡通角色的特点经过自己的认同后组合成一个独特的个性特点固定下来。孩子在扮演聪明的小白羊、凶狠的大灰狼、可爱的小兔乖乖、狡猾的狼外婆、以及官兵捉强盗…,到近年来孩子们喜爱的美少女战士和灌篮高手、忍者龟…等各种角色中寻找自我,形成自我。这是的孩子表现为非常地注意父母对自己所扮演的各种游戏角色的反应,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同,并强烈地希望和要求自己的父母与自己一起来玩游戏。

在孩子的这一成长阶段,父母与孩子共同游戏,以及对孩子的游戏角色的反应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长的反应决定了孩子将来的性格形成。明智的父母鼓励孩子尝试各种各样的游戏角色,对孩子在不同的角色扮演中表现出来不同的行为和性格都给予积极的反应:“小白兔,你跳的真好看!”“大灰狼没有吃到小白兔,现在一定饿了,快来吃饭!”当孩子的角色扮演得到父母的积极反应,他会继续尝试其他的角色来看看父母的反应。父母应该说:“你不但是漂亮的美少女战士,而且是勇敢的忍者龟。”如果孩子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有足够的角色和模型供他选择,而且他的选择都得到父母的积极反应和肯定,他就会将在各种角色中汲取营养,集各种特点为一身,形成一个非常丰富和高度个性化的独特人格。这时,父母应对于孩子的各种角色认同都给予积极的反应,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有选择的评价、批评,忽视或者禁止和惩罚孩子的各种尝试。

儿童:对羞辱的恐惧

然而,大部分的父母对于这一阶段的孩子方法是有问题的。他们由于自己性格和价值观的局限,总是希望让孩子成为自己头脑中理想的,或希望的样子,因此往往对孩子包括游戏方式,在角色扮演中的行为,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性格特点以及行为特点进行不同的反应,有的赞同和夸奖,有的批评或忽视,甚至打骂和惩罚,用这种方法来塑造孩子。这样,孩子的人格就被按照父母的意愿来扭曲形成了。我们现在有时可以在市场上买到方形的苹果或葫芦型的西瓜,非常有趣,自然价格也要贵出许多。据说这些瓜果师在他们还没有长成前就涛在各种方形或葫芦型的模型中,于是这些瓜果就会按照模型所规定的形状生长起来。这种方法固然很有趣,但是把自己的孩子塑造成方形的苹果可就不是那么有趣的事情了。

很多父母,他们虽然在孩子的依恋期和探索期都能较好的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但是对于孩子在这一时期出现的“自我的诞生”并不欢迎,孩子的这种自我形成使他们感到了不安,因为这些可能不符和某些社会文化的偏见,或父母对孩子未来的期待。我们中国人历来讲究对孩子的“家教”,于是他们对那些孩子表现出来的不符合自己的期待和要求的行为特点和性格特点给予批评、拒绝、压制或惩罚:“女孩子不要那么疯,丑死了!”“这些东西是女孩子玩的,你是男孩子,羞死了!”“不要这么闹,静静地坐在那儿才是好孩子,”好孩子应该这样,好孩子应该那样......。

于是,孩子的人格就分裂成了两部分: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赞同和强化的部分,所谓光明面的部分,另一个是受到父母和社会否定因而被压抑下去的部分,所谓“阴暗面”的部分。从此,孩子形成一个单一的,片面的人格,不再是一个拥有完整的自我的人。孩子会本能地对自己的“阴暗面”感到羞耻,甚至否定了它的存在。孩子将自己分裂成了“好的”和“坏的”,他会努力地压抑自己的所谓“坏的”一面,表现自己的所谓“好的”一面,并将它作为自己唯一的自我形象固定下来。他总是在努力地控制自己,控制他的自然的人性中被否定和压抑下去的部分不要“?露”出来,以免受到羞辱。

成年:古板的人格

刻板的儿童到了成年之后即可能形成古板的人格,这种人性格固执,通常自我中心,缺乏灵活性,较少有感情的自然流露和缺乏同情心。他以自己的“精确的计算能力”和“逻辑性思维”以及高度的理智为骄傲,而以流露内心情感为耻。因为这种人格较适于技术工作,显得比较冷静、理智、工作认真、一丝不苟、计划性强,在社会的竞争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因此他们中的很多人常常事业成功,是公司或机构中的高层管理者或技术骨干。他们的这些性格特点也往往吸引了很多那些性格上较为感性、不理智、依赖性强的异性。但是一旦组成家庭,这些性格特征就成为配偶痛苦的源泉。他们也往往会选择一个与他性格相反的异性作为配偶,因为她的身上具有自己失去的那些人格特点,只有与这样的人在一起才会使自己感到生命的完整,即我们常说的“性格互补”。可是不幸的是,要不了很久,他就会开始不断地挑剔对方的毛病,正如他的父母当年对自己一样。,不能忍受对方身上的自然的、自发的和任何看起来“不符合理性”的东西。在他的生活中,一切事情都应该是预先设计和计划好的,因此常常指责配偶:“头脑不清楚”,“自己都不知自己想要什么。”“好好想想再说。”他们视配偶为自己的支配对象。他们通常情感冷漠,甚至不近人情。

他们最怕丢脸,过分强调自我控制,认为做人不要随心所欲,要有理性。他们把真正的自我深深地藏起来,于是显得很有城府。在婚姻中他们控制欲很强,固执己见,并喜欢用冷漠来惩罚对方。

儿童:对被忽视的恐惧

另一些父母由于过份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或自己的情感生活,完全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自我确认的重要心理过程,对他们的自我认同的游戏完全地不予理睬,不给予任何反应,拒绝与孩子一起游戏,完全不在意孩子在玩一些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游戏认为是幼稚可笑,不屑一顾,更不会对孩子在有些中扮演的角色给与积极的反应。如果父母从不对孩子说:“嘿!我们的小‘花木兰’回来了,”“你真是一个‘小精灵’,”不参与孩子的游戏,……,孩子将无从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结果,孩子将缺乏自我认识,缺乏个性,不知自己是谁,不能形成明确的自我观念,不能清楚地区分自己与他人的区别和与他人的界限,在内心里也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自我形象。他们总是表现出多重人格的特点,并在自己的不同人格特征中间徘徊不定。他们情绪往往不稳定,常会无道理的一会儿高兴,一会儿悲伤,一会儿生气。他们害怕被别人忽视,他们最受不了别人没有把自己放在眼里,因为这样会为使他们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

这些孩子总是想得到父母和别人的注意,因此想尽办法表现自己,好象总是生活在舞台上似的,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吸引别人的注意。正是这种过多地需要别人的关注和认可,造成了他们的人际之间的界限的概念模糊,也不能建立自己的界限。他们总是试图侵入别人的生活领域,也不能合理地保护自己的生活领域不被别人侵犯。

成年:顺从型人格

不被重视的儿童在成人后往往形成一种“扩散型”人格。他们常常会抱怨:“我不知道我是谁”,“我不知道我需要什么”,“你无视我的存在”。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观点、甚至情感,总是附和别人的想法,别人的情感,而不敢成为真正的自我,象变色龙一样,随时会根据环境来改变自己的颜色。他们总是在察言观色,看着别人的脸色行事,总是过分地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对自我的认识完全依赖于别人的反应,他们的精力总是集中在如何能够吸引别人的注意力和关注。他们最怕被忽视,不被关心和关注。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出风头,不要太有主见。他们总是努力地讨好和取悦对方,相信只要对方高兴自己就会得到关注、爱和幸福。然而无论对方给与他多少关注,他仍然在抱怨自己没有被重视,没有被爱,或没有被承认。他们总是在抱怨对方控制欲太强,情感迟钝,他们常说;“你从不关心我,什么事情都要按你的意思去做。”

能力的确定

孩子在确定自我的同时,或稍後的时间,通常从四岁开始,试图确定自己对外界世界的影响,看看自己的能力所能达到的范围和极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获得成功的程度取决于他们的自我评价。他们开始与同伴甚至父母竞争(如争夺关注),炫耀自己的能力。他们尝试做各种恶作剧,并注意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得到父母的赞许,他们就会进行更进一步的尝试,直到受到父母的禁止或责骂,他们才会停止。

在这一阶段,父母的职责是鼓励、强化他们的各种尝试,同时建立明确的界限,什么是可以做,什么是不可以做的。如果顺利,孩子学习到如何正确的适应社会,并建立自信心。父母的价值观就会开始内化为孩子的价值观,并在将来的生活中知道他们的行为以及人际关系。

儿童:对失败的恐惧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尝试努力不是给与持续的鼓励和强化,他们对于自己孩子的奖励显得十分的吝啬,因为生怕孩子会由于得到过多的奖励而“骄傲自满”。当孩子考试的了95分而欢欢喜喜地回到家,向父母报喜时,他们就会说:“这有什么值得骄傲的,你怎么不跟人家得100分的比?”

于是他们的孩子就会几乎每做一件事都在寻求父母的赞扬和奖励。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赞扬和鼓励,他们机会继续努力,直到得到父母的赞扬和奖励。由于父母的鼓励和赞扬是如此的不易得到,孩子感到永远不够好,于是永远在追求成功和赞扬。他们不能面对失败,成功使他们自大,而失败则是他们自卑和抑郁。但是无论多么成功,他们都不能享受自己的人生,因为他们会认为自己还没有足够的成功。

成年:强迫性竞争型人格

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后,会成为一个狂热的竞争者。他们往往事业成功,蔑视道德,缺乏同情心。他们总是指责别人不努力,太苯。他们生活的一切目的就是竞争,竞争,再竞争。只有在不断的竞争中不断获胜,才能维持他们脆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因此不能容忍和承受任何失败。他们做人的标准是不要失败,不要犯错误,永远在追求完美。因为他们深信:“如果我是最优秀的,就会得到爱。”他们在婚姻中总是要居高临下,控制对方,家庭也是他们竞争的战场,而对家庭的支配权就是他们竞争的目标。他们倾向选择一个能力明显比自己差的人作配偶,一方面要求配偶服从自己,崇拜自己,但又同时不断地抱怨对方胸无大志,太苯。

儿童:对竞争的恐惧

有些父母从不给与孩子鼓励,总是在批评和指责。他们总是对孩子说:“你看人家xxx多聪明,xxx多优秀。”“这孩子好不了”“这孩子将来怎么办?”这样的教育是孩子不知如何表现自己的能力,即使表现出自己的能力也往往不被父母认可;“学习不好,歌唱的再好也没用。”“这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玩艺。”孩子常常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敌意。他们从不公开地与他人竞争。他们表面上从不竞争,也不愿意参与那些与竞争有关的游戏,如象棋,扑克,体育竞赛等等。但他们胜利的方法是如何让别人失败,如背后说一些坏话,告状。他们为了避免失败或批评总是回避做出决定,却对别人的决定充满了不满或敌意,而且常常抱着幸灾乐祸的心理,等着别人的失败。他们缺少同情心和良心。他们回避一切竞争,却总是在抱怨不公平。

成年:巧妙的妥协型人格

这些孩子长大后,如同他们小时候一样,不喜欢参与具有竞争性的游戏和运动。在人际关系中,喜欢当面奉承但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贬低和破坏别人的名声和形象,使别人痛苦而从不自责。他们通常从事低于自己能力的工作。从不公开与看起来比自己能力强的人竞争。而是表示无兴趣参与竞争,说:“我从来不愿出风头”然后通过贬低别人而达到自己的心理平衡。

他们在婚姻中表现为表面上顺从,实际上消极抵抗,或通过巧妙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他们总是指责对方太要强:“什么都要听你的”“你什么都要占上风”。总是抱怨自己被控制,自己的能力不配对方承认。

教育方式与性格关系

不同的带娃方式如何影响孩子的性格?心理学家一般用教养方式(parenting style)这一概念,来探讨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四种不同带娃/教养方式的划分

近代的家庭教养理论大多基于鲍姆林德(Diana Baumrind)的研究发展而来。鲍姆林德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发展心理学教授,他发现学龄前儿童有着截然不同的行为类型,每种行为都与特定的育儿方式高度相关

四种育儿方式对孩子性格的影响

鲍姆林德认为,成功的育儿方式主要由四个元素构成:响应性和非响应性(responsiveness vs. unresponsiveness)、绝对化要求与非绝对化要求(responsiveness vs. unresponsiveness)。根据这四项元素,当今主流教养方式主要划分为四类:

  • 权威/民主型
  • 专制/集权型
  • 溺爱/纵容型
  • 忽视型(neglecting parenting)

社会心理学关于教养方式的类型划分

那怎么判断我是属于哪种育儿方式呢?四种类型的教养方式有如下特点的特点:

  1. 权威/民主型:以孩子为中心,控制程度中等;给孩子自我空间和信任,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2. 专制/集权型:对孩子高度控制和严格要求;不民主,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
  3. 溺爱/纵容型:对孩子很温暖,很少制定规则,管教松懈;
  4. 忽视型:对孩子不关心,没有要求或控制,对孩子缺乏情感沟通;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最近大火的网剧「隐秘的角落」里,张朝阳的单亲母亲,就属于明显的专制/集权型家长(严格而不民主,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自己)。比如喝牛奶的情节:

母亲把牛奶拿给正在屋里听英语听力的儿子,可是朝阳不想马上喝掉。

  • 母亲春红却说,「趁热喝了,凉了对胃不好,喝完我好洗杯子」。
  • 儿子朝阳说,「我自己会洗杯子」。
  • 「你现在长大了,不需要妈妈照顾了是吗?你是觉得妈没照顾好你,是吗?如果你爸爸是个负责任的男人,如果当初他没抛下我们母子,今天的事情就不会发生。」

朝阳说的「我自己会洗杯子」一句话,直击母亲的痛点。

离婚以来,她独自带儿子生活。儿子是她生活的全部,但她没有意识到,儿子已经一天天长大,直至有一天,不需要她这样的照顾。

儿子无奈拿起杯子,把牛奶喝完

这时,母亲的控制欲得了缓解,但当她想帮儿子擦下嘴角的牛奶时,朝阳把头扭向了一边。

母亲终于在这一刻爆发了,她强行地按住朝阳的头,一边胡乱地给他擦着嘴角。

这一刻,母亲把离婚后生活中种种的不公和无奈一股脑地发泄在朝阳的身上。

直到朝阳说「妈,其实你可以告诉我」。他用违心的话,想结束这时母亲的歇斯底里。

母亲气急败坏:「大人的事情小孩子懂什么。你只管好好学习,等你长大了,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显然,张朝阳的母亲张春华在这里,扮演了专制/集权型家长的角色,其特点是对孩子高度控制和严格要求,不民主,要求孩子无条件服从。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培养出的孩子 ,会有什么特点呢?

不同带娃/教养方式对孩子的影响

我们看一下,四种不同教育方式对孩子有什么影响?

  • 专制/集权型:孩子可能出现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行为,有更高的抑郁和焦虑风险,容易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致(在中国比较常见,俗称“虎妈虎爸”)。
  • 权威/民主型:孩子有较强的自信心,能较好的自我控制(情绪调控),比较乐观和积极;社会能力强;能更好的自力更生。
  • 溺爱/纵容型:缺乏持久执行计划的能力,学术表现不佳;好斗,控制冲动的能力弱;自尊心高。
  • 忽视型:缺少培养亲密关系的能力,孤僻,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

在网剧「隐秘的角落」,张朝阳的性格,就是典型的在家长面前和背后言行不一致

专制/集权型教育方式在中国特别普遍。根据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报告显示统计,高达38.8%的家长都是专制(独裁)型教养方式。只有七分之一不到的家庭属于民主/权威型教育。

中国初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分布图

那么,到底哪种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呢?不同家庭(如高收入人群)对孩子的教养方式有什么分布特点呢?

不同教养方式具有阶级差异

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安妮特·拉鲁在其代表作《不平等的童年》中,曾揭示过不同社会地位家庭的教养方式的差异。她发现:

中产阶级家庭和工人阶级或贫困家庭的教养方式截然不同。中产阶级家长通常对孩子进行“协作培养”,他们与孩子之间存在大量讲道理和协商;而工人阶级或贫困家长采用“成就自然成长”的逻辑开展教养,他们与孩子之间不会像中产家庭那样存在那么多言语沟通。

而在中国家庭中,社会学博士黄超曾根据父母的职业类型、教育程度、经济状况等信息,将9920个家庭样本分为社会经济地位从低到高的十类家庭,然后统计每组家庭采用不同教养方式的比例。

研究表明,相当多的高社会经济地位的家长采用以「沟通频繁」为共同特征的权威型或宽容型教养方式,而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家庭中,这两类教养方式的比例非常低,这些家长经常使用「沟通贫乏」的专制型或忽视型教养方式。

民主/权威型教养方式具有明显优势

研究表明,权威/民主型的父母的孩子在大多数领域(行为、心理和社会适应等方面)都较为出色,尽管不同的国家/地区存在差异,但仍是教育学家推崇的一种教养方法

下图显示了自我效能、社会行为、交往能力和集体融入等四个非认知能力指标。其中,我们可以发现:

不同教养方式都可能培养出非认知能力较高的孩子,也可能培养出非认知能力一般的孩子,但接受权威型教养的孩子在整体上具有更好的表现。权威型教养可以有效地提升孩子的自我效能感、减少孩子的偏差行为、强化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以及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

权威/民主型教养之所以备受推崇,是因为其平衡了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义务和权利。父母的严格要求能够让孩子顺利地内化社会规范、减少偏差行为,使之明确作为社会人应当履行的各种义务。而和父母的频繁沟通,能帮助孩子营造一种被接纳的情感氛围,体现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尊重,充分保障了孩子的权利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愿中国多一些民主/权威型的父母,少一些像「隐秘的角落」中张朝阳类似的悲剧。

家庭教育

书呆子墓志铭

【2023-7-16】书呆子墓志铭

小时候的成长经历塑造这样的思维模式:

  1. 只需成功,不许失败;成功是应该的,失败时不能允许的——学习上一路高歌,但心理上接受不了失败
  2. 务必要听话,让我做什么就做什么,没人愿意听我的想法,一切沟通都是无效的——失去反抗意识+愈发自闭
  3. 除了学习,其他毫无意义——“书呆子”,脱离社会
  4. 生命是国家的,不是自己的——漠视生命,失去了自私本性

补充

  1. 人生价值观是奉献国家,方法是做一个类人机器人(以为这个是国家需要的),坚持十年后认识到:
    • 1)以个人的能力,完成不了
    • 2)国家目前不需要。于是,生存意义消失了。
  2. 对现世无感,无感是说感受不到美好、快乐和被需要,日常生活里疾病、糟糕的环境、与家人的不和谐让生活充满苦和负面情绪,感受不到被需要。尝试过用旅行去感受世界,但没成功

所以,这次“创业”失败、疾病缠身、生存意义消失等,不知道该怎么办,活着有什么意义?于是,触发了轻生念头,习惯性的躲避。

另外,作者说的创业不是创业,是公益事业,是在拯救曾经的自己

自己从小建立的世界观有错误(直白点:我是傻缺),在我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支配了我的思考过程,导致一切选择和行动都是错误,我的一生全错。

因果总结(应该用卜之编辑器画成多因素的图结构,不过为了省事就线性简化了):

  • 洗脑太深->排斥和忽略正确信息->难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认为早恋会耽误学习->命令不许接触女孩子->讲接触女孩子导致严重后果的恐怖故事->女性恐惧症->一生光棍->不讨论未来和人生安排->走错路
  • 父母不说人生->世界观里没有人生->走错路
  • 父母有统治欲->孩子没思想->没判断力->走错路
  • 父亲要威严->对孩子脸色臭->模仿->孩子对谁都脸色臭
  • 严格要求好好学习->拼命学习->脑子塞满学习->脑子容不下其他想法->不思考未来和人生安排->走错路
  • 脑子里只装学习才好->什么其他的都隐瞒->世界观残缺->思维狭隘->走错路
  • 拼命学习->不停的提高->总是满足成绩要求->不去思索自己的定位->卡死在人类终极目标上
  • 拼命学习->获得好成绩->没有奖励->成为学习的奴隶->丧失社会性
  • 严格要求好好学习->不参加各种活动->交流能力差->有想法不说命令式管理->交流能力差->有想法不说
  • 命令式句法->压抑思考能力->想法容易错误
  • 命令式句法+错误命令->失信->再下命令就不会听->无法交流
  • 有想法不说->错误想法不会得到纠正->走错路
  • 不擅长交流->不能从他人那里得到更多的信息->走错路
  • 小学老师的恐怖主义教育->恐惧老师->有疑惑不和老师聊->丢失一些重要信息->硕士未能毕业
  • 命令式+恐怖教育+不交流+要听话->学习的奴隶->学傻而不自知->人生的瞎子
  • 勤俭节约是美德->只支出基本的生存需要->没有赚钱的意识->不安排职业规划->走错路
  • 为了征兵打底的早教宣传->有牺牲精神->不知道保护自己->疾病->死亡
  • 不享受生活->没有赚钱的欲望->没有赚钱的意识
  • 不享受生活->不旅行->看不清这个世界->思维狭隘->走错路
  • 小时候拿钱被打->我被禁止接触工资->不能去找工作
  • 为了全人类的幸福不惜牺牲自我->果然牺牲了自我->而全人类也没有因为我牺牲了获得幸福->杯具了
  • 为了未来而努力->不会给现世带来帮助->现世不会给我钱->社会意义的失败努力为现世带来帮助->赚到足够的钱->拥有足够的人力->实现理想
  • 观察当今世界的规则+父辈积累的资源+特定时期最好的选择->成功

父母应该知道:

  • 父母对幼儿说话要仔细斟酌因果。任何一句话都可能被记一生。任何一个错误逻辑都可能毁一生。
  • 灵魂不是橡皮泥,小时候捏成这样,大了再捏成别的样。很多改动是永久的。
  • 做好了有奖励,叫正反馈。做错了有惩罚,叫负反馈。这两种事都要说清楚因为什么。不说孩子就不知道。
  • 教育不能基于恐惧,因为恐惧扎根太深。恐惧会使孩子丧失自主思考和选择的能力。最终变成一个奴隶。
  • 如果狠狠收拾了小孩一顿,从此特别听话和省心。小心了,那不是好事。
  • 学校不等于教育。他们只教书,不教做人。好学校没意义,好老师有意义。
  • 父母有义务给孩子提供关于人生的教育,并提供案例素材。人生的知识不存在于课本中,不能全靠自学,因为只会经历一次。如果在遇事前没准备好世界观,遇事时的选择就会错。
  • 父母不应把自己当神。父母只是芸芸众生中的2个不断犯错的普通人罢了。让孩子完全服从的代价就是把孩子限制在父母的能力之下,让孩子在人生中犯更多的错误。父母应该告诉孩子,父母的能力的局限性,让孩子有意识的自己寻找方向。
  • 父母应该努力把一切因果讲清楚,而不是把想法在自己脑子里转一圈,说出个命令。授人以渔才是教育。
  • 父母不应该过于贪婪,企图无限制的追求学习成绩,甚至以放弃人格的构建为代价。
  • 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一生的遗憾总结成一条简单的规则,然后以此教育孩子。因为这条规则将因为社会的变化而失效,因为歧义和覆盖面不足而带来副作用。

想做一款人工智能软件,叫人间因果。统计分析未成年时期的各种事件对于长大后的行为的可能影响。用户跟app说,什么阶段,做了什么事。或者app根据对个人信息的了解,主动推送一些问题。然后告诉你,根据真实案例,这样下去,以后有什么后果可能发生。这是对你的预警。想避免这个结果的话,要消灭某些因,可以如何做。如果有必要,联系一下专家。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出错,而这种错误代价巨大。尤其是在早教期间集中发生。有了人间因果,积累之下,可以对每个人的人格构建提供稳定的支持。然后人间因果积累的数据,可以用来指导机器人对世界的认知。人类就是这样想的,只要机器人也这样想,就可以融入我们。可惜这个设想对现代的急功近利的商业思想来说,有太多的不合格的地方了。没有资金的支持是做不了的。期望日后有人能把它做起来。

恋爱心理学

亲密关系

亲密关系(第6版)(百科全书式的两性心理专著,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书系,豆瓣9.3分,津巴多和彭凯平专

这本书从方方面面告诉我们:

人为什么要建立亲密关系?伴侣之间如何保持稳定的爱恋?

《亲密关系》浓缩的五句精华。

  • 一,不能给你安全感,一份尚好的工作也不能。当生活一团糟的时候,唯一能支撑走下去的是一段亲密关系
    • 问题:我们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真的就是辛苦工作,然后为了车子房子和存款,这些身外物吗?
    • 一直确信:人,比钱更重要。即使实现了财富自由,当只剩下了自己,连喜悦都无人分享,真的很悲哀。在亲密关系里获得温暖,足以抵抗所有苦难。也正是因为有了彼此的陪伴,所以才能够不再孤独。
  • 二,亲密关系最重要的不是外貌,不是面包,甚至不是忠诚与否,也不是付出,而是分享
    • 和伴侣相处的过程中,分享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一段感情即将散场的标志,就是两个人对彼此失去了分享欲。很多中年夫妻更是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就是因为他们忘了要好好沟通。
    • 哪怕再忙,也要记得跟身边的人说:“我想你了”,“我好爱你”,“有你真好。”这样的一些甜蜜话语。同时,把今天发生的事情,和今天的心情告诉给亲密爱人。在这个过程中,快乐能够升级,痛苦能够缓解。
  • 三,希望伴侣做或说一些事,这时候通常意识不到,其实是为了自己某些情绪上的需求。
    • 为什么时常发怒,因为伴侣不能够答应我们的要求。但是错的不是伴侣,而是我们自己。就像女生经常逼着男朋友努力工作,或者做他不喜欢的事情。但是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女生希望男友满足她物质生活的想象,满足她的一己私欲。
    • 对待爱的人,永远都应该建议,而不是想要控制对方。那说明你始终是个自私的人,并且没有真正做到爱对方,给对方做自己的自由。
  • 四,最好的亲密关系,是两个世界开着门,欢迎大家来探视游玩,而不是生拉硬拽,让对方成为自己世界的一员。
    • 经常有人会问:怎么追求喜欢的异性?其实最好的追求方式就是靠吸引,只需要做你自己。
    • 如果对方对你感兴趣,那么你可以愉快地和Ta建立亲密关系;如果对方没有欣赏你的眼光,那你也无需讨好。
  • 五,如果伴侣双方都拥有储存自己私密信息的空间,那亲密关系更容易维持。
    • 这个世界上,最不能直视的便是太阳和人性。所以伴侣的手机要不要看?可以看,但你一定要做好心理建设。只是两性关系当中,让对方保留一点坏,但始终没有过界就好。只有这样,你才不会成天疑神疑鬼,对方也不会因为你的怀疑而心情不美丽。

犯罪心理学 李玫瑾

李玫瑾

  •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教授,长期从事研究犯罪心理学青少年心理问题,对儿童和青少年的教育问题很有一手。
  • 不同于其他专家一味要求父母忍让孩子,李玫瑾主张“该出手时就出手”,针对这些难缠的育儿问题时,也都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帮助家长们答疑解惑。

李玫瑾女儿职业曝光,被质疑太普通,育儿专家的孩子必须上名校?

  • 李玫瑾教授的女儿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音乐老师,在访谈中李玫瑾自己说道:“女儿上学时文化课成绩并不好,大学读的也是艺术类院校。”
  • 李玫瑾自己也说,她并不觉得女儿失败,女儿上学时并不是不努力,相反女儿十分用功但成绩却一直上不了。
  • 可女儿从小对音乐特别喜欢也很有天赋,李玫瑾也很支持女儿,就这样女儿把兴趣变成了工作,如今过的也非常快乐。
  • 李玫瑾的智慧也正是在于此,她没有逼迫女儿一定要考上名校,她敢于承认女儿的普通,并鼓励女儿找到自己真正所擅长的。

乌合之众总结

  • The Crowd(乌合之众)
  • 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群体心理研究)
  • 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 • 勒庞(Gustave Le Bon)于1895年出版的作品

《乌合之众》的60条基本观点

  • 作者:偶然链接

  • 1.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 2.我们始终有一种错觉,以为我们的感情源自于我们自己的内心。
  • 3.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落井下石
  • 4.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 5.我们以为自己是理性的,一举一动都是有其道理的。但事实上,绝大多数日常行为,都是一些我们自己根本无法了解的隐蔽动机的结果。
  • 6.所谓的信仰,能让一个人变得完全受自己的梦想奴役。
  • 7.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 8.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 9.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
    • 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
    • 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 10.数量,即是正义。
  • 11.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 12.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 13.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 14.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 15.能够感觉到的现象可以比作波浪,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那些乱象在洋面上的表象。
  • 16.昨天受群众拥戴的英雄一旦失败,今天就会受到侮辱。当然名望越高,反应就会越强烈。在这种情况下,群众就会把末路英雄视为自己的同类,为自己曾向一个已不复存在的权威低头哈腰而进行报复。
  • 17.群体在智力上总是低于孤立的个人,但是从感情及其激发的行动这个角度看,群体可以比个人表现得更好或更差,这全看环境如何。一切取决于群体所接受的暗示具有什么性质。
  • 18.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
  • 19.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只是人类思想无形的变化造成的有形的后果而已。
  • 20.孤立的个体具有控制自身反应行为的能力,而群体则不具备。
  • 21.专横和偏执是一切类型的群体的共性。
  • 22.影响民众想象力的,并不是事实本身,而是它们发生和引起注意的方式。
  • 23.群体总是对强权俯首帖耳,却很少为仁慈善行感动!在他们看来,仁慈善良只不过是软弱可欺的代名词。
  • 24.大众没有辨别能力,因而无法判断事情的真伪,许多经不起推敲的观点,都能轻而易举的得到普遍赞同!
  • 25.群体盲从意识会淹没个体的理性,个体一旦将自己归入该群体,其原本独立的理性就会被群体的无知疯狂所淹没。
  • 26.从长远看,不断重复的说法会进入我们无意识的自我的深层区域,而我们的行为动机正是在这里形成的。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会忘记谁是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作者,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移。
  • 27.群体中的个人是沙中之沙,风可以随意搅动他们。
  • 28.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
  • 29.但凡能够成就大业的领袖人物,他重要的品质不是博学多识,而是必须具备强大而持久的意志力,这是一种极为罕见,极为强大的品质,它足以征服一切。
  • 30.文明向来只由少数知识贵族阶级而非群体来创造。
  • 31.身为一位领袖,如果想要让自己创立的宗教或政治信条站住脚,就必须成功地激起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
  • 32.结群后,由于人多势众,个人会产生一种幻觉,感到自己力大无穷,不可战胜,好像没有什么事情是办不到的。
  • 33.当一个人融入社会之中时,他便失去了自我。
  • 34.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我们也许还是会愿意接受传统教育当中所有的弊端,因为尽管它只会培养一些被社会所抛弃的人、心怀不满的人,但起码,对冗繁知识的肤浅掌握,对成堆教科书的完美背诵,或许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但事实上它真的能提高智力吗?不可能!在生活中,判断力、经验、进取心和个性,这些才是取得成功的条件,这些都不是书本所能够给予的。书本是可供查询的有用字典,但倘若把这些冗长的词条都装在脑子里,那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 35.文明赖以形成的道德力量失去效力时,它的最终瓦解总是由无意识且野蛮的群体来完成的。
  • 36.一切政治、神学或社会信条,要想在群众中扎根,都必须采取宗教的形式——能够把危险的讨论排除在外的形式。
  • 37.群体精神最需要的不是自由而是服从。他们如此甘愿听从别人的意志,以至于只要有人自称是它们的主人,他们就会本能地听命于他。
  • 38.尽管在那一天的那两个小时里他们做到了或者几乎做到了,到一个月以后他们却不再具备这种能力。他们无法再次通过考试。他们脑中不断丢失大量过于沉重的知识,而且没有新的知识来填充。他们的思想活力开始衰退,促进成长的才能渐渐干涸,这时一个得到充分发展的人诞生了,但此时的他早已疲惫不堪。结婚过上安定的生活,陷入某种循环,并永无止境地重复下去;他将自己封闭在狭隘的工作中,尽职尽责,仅此而已。他们最终变为了平庸之辈。
  • 39.个人一旦融入群体,他的个性便会被湮没,群体的思想便会占据绝对的统治地位,而与此同时,群体的行为也会表现出排斥异议,极端化、情绪化及低智商化等特点。进而对社会产生破坏性的影响。
  • 40.所有时代和所有国家的伟大政客,包括最专横的暴君,也都把群众的想象力视为他们权力的基础,他们从来没有设想过通过与它作对而进行统治。要想掌握这种本领,万万不可求助于智力或推理,也就是说,绝对不可以采用论证的方式。
  • 41.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被愚蠢的洪流淹没。
  • 42.人们经常说起那家大众剧院,它只演令人压抑的戏剧,散场后,必须保护扮演叛徒的演员,免得他遭到观众的暴打。他所犯的罪行,当然是想象出来的,引起了群众的巨大愤怒。我觉得这是群体精神状态最显著的表现之一,这清楚地说明,要给他们什么暗示是一件多么容易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假与真几乎同样奏效。他们明显地表现出真假不分的倾向。
  • 43.各种制度并没有固定的优点,就它们本身而言,它们无所谓好坏。因为在特定的时刻对一个民族有益的制度,对另一个民族也许是极为有害的 。
  • 44.群体也许永远是无意识的,但这种无意识本身,可能就是它力量强大的秘密之一。在自然界,绝对服从本能的生物,其行为会复杂得让我们不敢相信。理智是人类新近才有的东西,太不完美了,不能向我们揭示无意识的规律,更不能替代它。在我们的行为举止中,无意识部分占的比重很大,理智所占的比例却很小。无意识现在仍作为未知的力量在起作用。
  • 45.到了一定的时候我们不会记得那个不断被重复的主张的人是谁,我们最终会对它深信不疑,广告能有令人吃惊的威力,这就是原因 。
  • 46.教育既不会让人更道德,同样不会使他更幸福,它既不能将他的本能改变 ,也不能将他天生的热情改变,而且有在进行不良引导后,它的害处远大于好处。
  • 47.单独一个人必须要为他的行为承担责任——法律上或者道德上。但是,群体则不然,群体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群体就是责任,群体就是道德,群体就是法律,群体就是道德,群体的行为自然是合理的。
  • 48.名望的产生与若干因素有关,而成功永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
  • 49.学习课程,把一种语法或一篇纲要牢记在心,重复得好,模仿也出色——这实在是一种十分可笑的教育方式,它的每项工作都是一种信仰行为,即默认教师不可能犯错误。这种教育的唯一结果,就是贬低自我,让我们变得无能。
  • 50.民众的想象力是政客的权力基础。
  • 51.在决定人们历史地位上起着更大作用的,不是他们的“真实”面目,而是后人对他们的认识和感受。
  • 52.群体会让每个人在其中的错误缩小,同时让每个人的恶意被无限放大。
  • 54.束缚个人行为的责任感一消失,人便会随心所欲,肆意妄为。
  • 55.群体的无意识行为取代了个体有意识的行为,这是现时代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 56.偶像崇拜的五大标识:
    • 第一,偶像总是凌驾于信徒,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这一点有着决定性地作用。
    • 第二,信徒总是盲目服从偶像的命令。
    • 第三,信徒没有能力,也不愿意对偶像规定的信条进行讨论。
    • 第四,信徒有着狂热的愿望,希望把偶像的信条广加传播。
    • 第五,信徒倾向于把不接受它们的任何人视为仇敌。当群体符合第一条,其形式就等同于宗教,而这种情感就变成了宗教信仰。对群体来说,也许最不合理的才是最合理的选择
  • 57.群众日益被大众文化所湮没,这种文化把平庸低俗当作最有价值的东西。
  • 58.所以不要轻易地成为集体的一份子,这样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即使你以为自己只不过是随声附和了一下而已,实际上你已经成了帮凶。
  • 59.群体的夸张倾向只作用于感情,对智力不起任何作用。
  • 60.群体不善推理,却又急于行动。

其他观点

  • 读读埃里克·霍弗《狂热分子》(“群众运动圣经”),远比《乌合之众》深刻。
    • 霍弗的人生经历非常传奇。他童年家境优越,但双亲早故。自己在七岁那年,突然失明,然后在十五岁又莫名其妙复明。由于家境渐渐破落,他不得不长期在码头做底层工人,通过不断自学,在六十二岁成为大学教师。霍弗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与底层工人打交道,这使他能够深刻理解底层群体心态,对他们如何看待世界、以及如何被煽动起狂热情绪,刻画入微。
    • 《乌合之众》看似深刻,读起来很生涩,有许多观点充满了作者坐在书斋里的想当然和轻率,这也是为什么他后来在西方渐渐被冷落的原因。
    • 读了《狂热分子》一书,就没必要看《乌合之众》了。
  • 从以下3个角度来:
    • 1.如果让你来发展一个群体运动,会怎么做(可以结合文革、纳粹、X安们事件来进行探讨他们的正确与错误等)
    • 2.有什么办法脱离群体运动;
    • 3.从失意者的角度来用心理分析(也许这个词不一定准确)来用逻辑的方式分析失意者心理特性与变化;
    • 4.可以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系统的理解。
  • 读完了会有收获的,至少你对传销组织如何洗脑有了一个新的角度的认识,对希特勒、斯大林等人物有了新的认识。
    • 一.“失意者更加乐于看到世界的天翻地覆。”
      • 将自身的失败全都归罪于外在世界的不公。而当失意者们遭受挫折时,不满的情绪会在这些失意者心中不断膨胀。
      • 生活幸福的人,对于世界的态度通常是善意的,而那些失意的人往往埋怨世界不公
    • 二.“群众运动可以满足参与者自我否定的热望。”
      • 群众运动是一种替代品,替代原本的糟糕的自我,或者替代原本生活里的一些糟糕的元素,从中获取信心,自豪,希望,价值感,以及不可避免的虚荣心
      • 越自私,就越容易产生失意感,为了避免这种失意感,他们会成为最为狂热的捍卫者
    • 三.“狂热者不会被说服,他们只能被煽动。”
      • 遇见一个“狂热者”时,最好的做法是远离他,或者认同他的观点,要知道,他们是永远不可能被说服的那一类人

资料

结束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Share

Related Posts

下一篇 人物:陆奇

标题:论文阅读-Paper-Club

摘要:最新技术咨询梳理,sota(the state of the art), 论文资料汇总

标题:人物:陆奇

摘要: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以及传奇思考

Comments

--disqus--

    Content
    My Moment ( 微信公众号 )
    欢迎关注鹤啸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