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啸九天 自律更自由,平凡不平庸 Less is More

《天道》有感-Human Nature

2019-12-31
阅读量

Notes(温馨提示):

  1. ★ 首次阅读建议浏览:导航指南
  2. 右上角工具条搜索文章,右下角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鹤啸九天),底栏分享、赞赏、评论
  3. ★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知识点积累起来不容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谢谢理解
  4. ★ 如有疑问,邮件讨论,欢迎贡献优质资料


  • 如何评价电视剧《天道》
  • 【2020-7-12】天道:透视社会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一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这是规律,也可以理解为天道,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强势文化在武学里称之为秘笈,弱势文化因为易学、易懂和易用,就成了流行品种。文学影视是扒拉灵魂的艺术,如果文学影视能够破解更高思维空间的文化密码,那它的功效就在于启迪人的觉悟,震撼人的灵魂,这就是众生所需。就是功德、名利和市场。精神拯救的暴利,和毒品麻醉的暴利,完全等值

《天道》有感

《天道》:最应该看懂的4句话

  • 佛说: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 这个世界上如果有救世主,那必定是你自己,真正能救你的,只能是你自己。

《遥远的救世主》中这4句饱含智慧的话,道出了成功的底层逻辑。

  • 1.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
    • 丁元英则用香烟摆出两条平行线,说:生存法则很简单,就是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者的间距就是生存机会。
  • 2.别把别人不当人,别把自己太当人
    • 做人太过精明,只会给自己挖下一个又一个坑事太爱算计,只会弄丢了良心。把别人当傻瓜的人,自己才是真正的傻瓜。
  • 3.实事求是就是道,按规律办事即是神
    • 《道德经》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按客观规律办事,懂得顺势而为,就可能在平凡的坚守中成就非凡,在平淡无奇中创造奇迹。
  • 4.从来就没有救世主,最好的救赎是自救
    • 佛说:众生皆苦,唯有自渡。
    • 靠自己的人,才有可能真正成功。往后余生,愿你我都能自立自强,做自己的摆渡人

自嘲

《自嘲》清.丁元英

  • 本是后山人,偶做前堂客;
  • 醉舞经阁半卷书,坐井说天阔。
  • 大志戏功名,海斗量福祸;
  • 论到囊中羞涩时,怒指乾坤错。

解译:

  • 一个没有学问,没见过世面的人,偶然的机会登上了大雅之堂。虽然没读过几本书,却也自我陶醉的卖弄了一番,已坐井观天之见,谈到志向远大到戏弄功名的境界。以海为斗来丈量福祸。
  • 当摸到口袋发现自己的钱少时,便破口骂到都是世道的不公

60分钟看完《天道》

局人事失

作者:盐九

只是这部作品意境深远,并不好理解,我看过很多的人解读:

  • 要么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 要么是只看到表层,厚度不够;
  • 要么是以《天道》为真经。

这些看法都有片面之处,《天道》也极好的地方,也有不足之外,为了能让读者即能深刻理解它的启发意义又能客观地看待,而不是茫目迷信,所以考虑再三,准备深度而系统地解读这部作品,希望能通过我的解读,能帮助这里的读者开启开悟之门,这也是我送给各位2019年最厚重的一份大礼。

  • 内容包含「局、人、事、失」四部分:
    • 1、《天道》之「」:丁元英是如何击垮林雨峰的;
    • 「局」是很多人对《天道》着迷的原因,我们国家的文化非常讲人伦、权谋,天然会对之方面更有兴趣,但是我感觉到的是,很多人对这个局本身也只是知其一,不知其二,没有充分理解丁元英对此局精密的设计,所以,我会疱丁解牛式地和大家剖析清晰;
    • 2、《天道》之「」:觉性的层级与跃迁;
    • 「人」是很多人对《天道》好感的原因,丁元英的静气、贵气、杀气、痞气令人敬畏,芮小丹的悲悯与天赋令人惋惜,韩楚风的睿智与大气令人向往,叶晓明、冯世杰、刘冰与肖亚文对同一件事的绝然相反的判断令人不解,欧阳雪的专注让人尊重的同时也略有痛惜其失去跃迁机会,王庙村的农民观照很多底层人民的生活现状,作品剖析得也令人发省
    • 3、《天道》之「」:生死、爱情、论道、人性、道德、法律;
    • 「事」是很多人对《天道》反思的原因,芮小丹、林雨峰、刘冰三者之死是为何?非死不可吗?什么是爱情?儒释道文化给我们带来深刻的文化属性影响是什么?人性的表达为何如此不一样?什么是道德?丁元英真的不道德吗?神圣的法律给我们的观念影响又是什么?——这每一个问题,都能给世人痛击。
    • 4、《天道》之「」:强势文化逻辑并不是最彻底的得救之道。
    • 「失」是个人认为《天道》不足的地方,天道有常,神器更易,作品对人的文化属性(社会属性)有很深刻的探讨,但却没有对基因属性(自然属性)更深刻的反思,这是还不足的地方。

评论已经较多了,很多可能不会一一回复,有人认同,有人反对,都很正常。我做一个统一的回复如下:

  • 全局。偏于一隅看问题,往往会出现偏差。如果真想要对话,最好是理解完对方的全部意思后,这里真的只写了两部分。不要做键盘侠,图一时之痛快。比如,一些人的观点,说的有的话我也是认同的,且不止在一个地方表达了。
  • 初衷。前面几部分写得很细,主要是为了让更多人理解书中、剧里一些“神神叨叨”的话在讲什么,便于大家能将《天道》摆在正确的位置,所以,采用了西方喜欢用的结构化信息处理的技巧,其中会将剧中的一些话摘录,便于看懂故事梗概。后面部分,我讲到了《天道》的不足之处,只是没有这里发表。
  • 立场。我没有认同丁元英的很多做法,更没有认为强弱文化能造就强弱者,文化无性质这强弱,只有命名之强弱,这里是作者刻意为之,为了强调当下的一些现状。我尽可能地用苍白的语言在前几部分表达作者的原意罢了。
  • 兼听。在遇到与自己理解不同的东西时,我会采用兼听的方式,有自己的坚定的相信很重要,只要事物总在变化,你也在变化,也许有一天你会动摇你昨日的相信,所以,兼听很重要。
  • 收获。不用纠结于里边的对与错、是与非,谁也无法保证谁对谁错,如同“道不可说“一样,很多事情在于我们自己能获得什么,毕竟,人世间没有客观,所谓的客观,不过是各自的主观。
  • 共识。从某种极端的意义上讲,人与人之间不可能达成共识,只要有言论出来,就有人不同意见。人有时为了维护自己的“正确性“,常常做出自己想像不到的事情,共识极难达成。缘由不在你我,在于人在某种意义上的被规定,也可以说是“道“。
  • 学习。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从有些评论中,我也学习到了一些东西,除了观点本身,而是人对于不同事物的反应。

丁元英被冤枉为什么不争辩?

【2022-10-31】《天道》:小摊贩收两次饭钱,丁元英为什么不与其辩解?

  • 丁元英两次被人误解,他都选择不解释、不争辩:一次是吃早点,另一次是小餐馆里老板说年纪轻轻游手好闲
  • 不争是一种大智慧,尤其是口舌之争,即便要争,也要跟自己争:不与人争利益之长短、只与己争品性之短长
  • 如果丁元英去争论,有两个结果
    • 争赢了:只是赢得了面子,而面子值几个钱?你赢了,别人就输了,就会记恨你,甚至报复你
    • 争输了:影响自己情绪
  • 争论过程中,损耗了自己的心力,拉低了自己的能量;所以,无论输赢,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好处

他永远都不会跟你吵架,他的每一个毛孔里都渗透着对世俗文化的居高临下的包容,包容到不屑于跟你讲道理。

  • 丁元英之所以对世俗文化有一种居高临下的包容,就是因为他拥有强势文化。
  • 他看破了国人的文化属性密码,也参透了最底层的人性,也以至于活的不像个人。

原因

  • 不屑于争论,因为不值得:对于高层次的人来说,时间和耳根清净最重要
  • 高层次的人更容易看清本质,夏虫不语冰
    • 之所以不去争论,不去辩论,那是因为他知道低层次的人看不清事物本质,你即便告诉他们事物本质,也是对牛弹琴。
    • 《道德经》里的一句话: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哈哈大笑,不笑不足以闻道。
  • 高层次的人,人生境界普通人无法理解

文化属性是一个统称,“强势文化”及“弱势文化”都是文化属性。

  • 什么是强势文化
    • ​强势文化就是天道,天道就是宇宙运行规律。
    • ​强势文化群体,认知体系越强大,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强大,越懂得如何挖掘更多社会资源,也越懂得如何将这些资源利益最大化,于是掌握在这群人手中的财富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而导致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 什么是弱势文化
    • 弱势文化就是依赖强者的道德期望破格获取的文化,也是期望救世主的文化。
    • 小说当中丁元英的“杀富济贫”就是弱势文化依赖强者得道德期望投机取巧的典型。
    • 这种杀富济贫的投机行为最终导致代表弱势文化群体的几个人物的人生悲剧。

第一部分《<天道>之「局」:丁元英是如何击垮林雨峰的》

我们已经对丁元英的局有了一个清晰底层梳理,其实大家对《天道》着迷更是对设此局的主角——丁元英的觉悟天道的能力,如此精密的设计,会让人有一种“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的感觉。

另外,剧中还深刻地挖掘了不同阶层人的成形原因和命运,并可以以此反观自己。

这部剧里共有共有这么几个阶层的人(这里的阶层不按直接财富来分,而按觉性来分,因为财富是一种重要的指标,但不是绝对指标)——

还记得这张图吗?

著名的达克效应示意图,人的认知境界分四层:

  • 不知道自己知道。典型代表:芮小丹。
  • 知道自己知道。典型代表:詹妮、丁元英、韩楚风、林雨峰、周剑山。
  • 知道自己不知道。典型代表:王明阳、肖亚文、欧阳雪、叶晓明、冯世杰。
  •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典型代表:刘冰、农户。

如果按作者定义的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的来分,也可以按如下方式

  • 强势文化。典型代表:詹妮、丁元英、韩楚风、林雨峰、周剑华。
  • 中转站。典型代表:王明阳、芮小丹、肖亚文。
  • 弱势文化。典型代表:欧阳雪、叶晓明、冯世杰、刘冰、农户。

最后的结果是——

  • 王明阳最终也从无主论者转为强势文化论者;
  • 芮小丹在即将转变成功之际,但身体灭归了;
  • 肖亚文正在转变强势文化论者的路上;
  • 欧阳雪转变失败,或者讲,她根本就也不想转;
  • 叶晓明、冯世杰、刘冰、农户都还在弱势文化圈层晃悠。

我们来一点点谈。

一、丁元英其人

由于丁元英是整个局的操盘手,所以,我们率先对丁元英这个人做彻底的剖析

简介如下

  1. 背景
    • 丁元英,男,1959年出生,籍贯成都,北京户口,1978年考入清华大学,1979年留学柏林洪堡大学,1985年获经济学硕士,同年就职于柏林H.N.S国际金融投资公司,1989年就职于北京通达证券公司,1990年2月在北京结婚,同年8月离婚。1991年鬼混。1992年3月就职于柏林《世界经济周刊》,任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1994年1月辞职。1994年6月在北京创办个人私募基金,1995年5月私募基金预备解散。此人无信仰,爱好音响,在柏林有一套住房,有德国永久居留权。
    • 通过私募基金操盘,分红513.6万马克,合人民币几千万。
  2. 能力
    • 破解了中国股市的取款密码,也就是国人的文化属性密码,或者讲叫国人最底层的人性;
    • 经济学硕士与《世界经济周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的身份,我们知道他深谙经济规律;
    • 擅于辨证逻辑思考,擅于管理不确定性风险,尤其精通于玩零和游戏;
  3. 性格
    • 现实;三分静气,内敛;三分贵气,精神要求高,理性;三分杀气,做事手段够狠;一分痞气,做事不讲道德。
  4. 信念
    • 领悟了我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宗教(基督教)等文化元素,但无宗教信仰,信奉的是“道”,即尊重客观规律的文化,并试图融合道家、佛家、基督教之间的内涵,形成一个了一个“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的世界观。
  5. 身份
    • 心系众生的命运,也想过拯救一下国人灵魂,但不执着于出人头地,后来只想清净清净,以出世心态入世,有典型的先秦时代扬子的“个人主义”特点,后来发现芮小丹的天赋高于自己后,决定开悟芮小丹,将芮小丹当作自己“开悟众生”的精神寄托。
  6. 精神
    • 无使命感、无信仰、辨证逻辑。

有了这些对丁元英的认识基础,我们再来通过以下两个问题剖析来深度解读丁元英这个人——

  • **为什么丁元英能成功设《<天道>之「局」》给林雨峰?**
  • **《<天道>之「局」》的本质是什么?**

**01、为什么丁元英能成功设《<天道>之「局」》给林雨峰?**

答案是,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的灵活运用。

由于丁元英说过一句“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辨证逻辑的障碍”,加上他是一个玩投机赚了大钱的人,股票市场又是一个零和游戏,很多人会认为丁元英是一个十足辨证逻辑信奉者,其实不然,他的做事原则是“遵「天道」而为”,辨证逻辑在他这也只是一种手段,合适的场合要有不同的运用方式,给林雨峰设的局中,也运用了形式逻辑。

不是每个人对这两种逻辑都有了解,我简单说明:形式逻辑的特点是静止的、孤立的、绝对的、确定的;辨证逻辑的特点是运动的、变化的、相对的、非确定的。

只是不要认为两种逻辑有优劣之分,认知的对象不一样往往就要灵活运用不同的逻辑形式。而且,也千万不要以为辨证逻辑是理性逻辑的高级形式,相反,它是理性逻辑中最低级的,最低级也不是贬义,是相对理性发展的阶段而言,也因为它是低级阶段,从而在理性逻辑中,它属于稳定性、奠基性更强的一种理性逻辑。

丁元英在设局的过程中就同时运用了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丁元英的策略——

  • 北京摆摊;
  • 制造具有独特价值主张的音箱;
  • 用“伦敦、柏林、巴黎“当托;
  • 展会发端销售一空——攻击乐圣的生存根基;
  • 乐圣起诉;
  • 斯雷克(功放厂商)当打手;
  • 伯爵(音箱品牌)落井下石;
  • 法院造势;
  • 媒体起哄;
  • 得救之道浮出水面。

这一事件的系列节点其实就是形式逻辑的运用,一环扣一环的逻辑推演,这一系列的操作中,我们知道林雨峰的反击是这个事件中的「第一因」,如果这点不引爆,其他环节都将没有意义,所以,丁元英一定要算准这一点,要不然,这个策划一定失败,但林雨峰一定会反击的,这也是林雨峰这个人和乐圣这家企业的文化属性决定的(具体原因我们会重点谈到),这点其实就是一个形式逻辑与辨证逻辑两重推演。

包括伯爵落井下石、法院造势、媒体起哄等其他的环节也是形式逻辑的运用。

但这个逻辑推演中也有漏洞,比如,斯雷克一定会当打手吗?(如果林雨峰和斯雷克的老板关系很好呢?)为什么一边帮叶冯刘,一边防着他们?……这些问题又是一个辨证逻辑问题。

1、林雨峰为什么一定会反击?

在《[<天道>之「局」](https://mp.weixin.qq.com/s%3F__biz%3DMzI3MTQwOTAwMw%3D%3D%26mid%3D2247484540%26idx%3D1%26sn%3D35eba32a4a2290952bca3ca9aa4e5444%26chksm%3Deac30e78ddb4876ec18b2bebbc0c8bde1fffcab9cbb3a160c5080924192c24da3615019fbc65%26scene%3D21%23wechat_redirect)》略有提到乐圣公司“只有矛,没有盾“。其实,还得从林雨峰这个人和所处在当时的时代背景来谈。

1995年,改革开放不到20年,计划经济才刚刚从形式上结束没多久,市场经济刚刚开始发展,大量的人下海经商,那时候没有所谓的科学管理,靠的是一股子闯劲、勇气、敢打敢拼的精神,当然真正做成事的,肯定是有谋略的。

乐圣公司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诞生的,林雨峰将它从一个汕头市一个音响店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做成了一家头部知名企业,靠的是什么?书中交待的是靠的股权激励的改革凝聚人心,“林雨峰个人占股60%,但是林雨峰只按20%的利润股分红,其他的用来激励中层干部“。

但这只是“术“,”道“却是林雪峰个人的性格以及由他塑造的乐圣的企业文化。

林雪峰性格狼性十足、精悍、敢于冒险、不肯认输,所以他成了乐圣公司的精神图腾,他所塑造的企业文化也一定是与他的个人性格十分贴合的,即是:霸气十足。所以,他们的口号也成了“只有矛,没有盾“,欧阳雪陪芮小丹在叶晓明的店里逛时,看到乐圣公司的品牌宣传海报:以林雨峰头像为背景,上面写着”只有矛,没有盾,进攻、进攻、进攻!“,欧阳雪一惊:这也太狂了吧。叶晓明带着几分敬佩之情回答:林雨峰可是Hi-Fi音响领域了不得的人物哦。叶晓明只是一个代理商,都被这个公司的文化影响,足见公司内部的人了。

一个10年的公司,对于一家企业来讲,其实已经是一家很成熟的公司了,成熟公司的特点是什么,组织僵化,涣散化,能量耗散严重,内部以林雨峰为绝对的权威与核心,虽然聘请了赵青这样的职业经理人,但实权却是在林雨峰这,稍大一些的事都由林雨峰决策,不敢有人抵抗这样一种文化,没有人会去挑战权威,没有人敢讲真话,大家做事小心翼翼,不出错成了更重要的标准。

格律诗想从乐圣这每月订100副套件,于志伟这个分公司总经理根本不敢做决定,只能汇报给赵青,赵青也不敢做决定,最后去请林雨峰拿主意,稍微大一点的事情,最后就是林雨峰决策。

而,林雨峰以敢打敢拼著称,乐圣的企业文化就被深深烙进了这样的特点,丁元英看到了这一点,知道摸一下老虎屁股,林雨峰就会暴跳如雷,声势大作,坚定地反击。

丁元英说:乐圣是因为矛的锐利而无需用盾。这句话的潜在意识是:矛太过锐利就会伤及自身。这是一种典型的辩证逻辑,正是因为丁元英看到了这点,所以料定乐圣一定会反击,这里的辨证逻辑就转化成了高级形式逻辑。

这里,我需要对形式逻辑做一个简单的说明:形式逻辑的低级形态是“同一律“、”排中律“、”不矛盾律“与莱布尼茨加上的”充足理由律“,但高级形态是辨证逻辑之后自然延伸出来的必然,我用一个《三国》诸葛亮的例子加以说明。

刘备以汉室正统自居被视为仁义之君。

  • 诸葛亮选择了刘备做主公,除了刘备的英雄之气外,正是看中了刘备的这两点,这时候诸葛亮就是用一形式逻辑的低级形态”同一律“(A=A,A即是仁义),非常确定;
  • 后来刘备取了益州之后,采用严刑峻法统治川地,诸葛亮开始有了矛盾(也就是出现了B,此时B即是严刑峻法)也就是”排中律“(A等于B或不等于B),为了继续支持主公,所以他认为(A=B),仍然确定;
  • 最后关羽之死,让刘备痛恨东吴,遂即伐吴非不伐魏,诸葛亮劝刘备不要伐吴,因为国贼是魏,诸葛亮又有了矛盾,这是公私不分啊,但他是一个忠臣,为了继续支持刘备,所以要“不矛盾律“(A不是非A,即是主公仍是为了中兴汉室),是为了”中兴汉室“的不同战略罢了。
  • “充足理由律“是,大汉气数并未尽,仍可中兴。
  • 其实每一个形式逻辑背后的背后都藏了辨证逻辑的影子,只是转化的场景未到。
  • 直到刘备托孤白帝城后,诸葛亮六次起兵伐魏而未能成功,诸葛亮也慢慢开始矛盾:汉室真的能中兴吗?是不是大汉气数确实已尽呢?其实,人民能生存,或过上好的生活,不就行了吗?为什么我要这么执着于扶汉呢?毕竟是天道有常,神器更易啊。
  • 这时的诸葛亮开始辨证思考,也许曹操是对的吧,自古大奸似忠,大伪似真。也就进入了理性的初级辨证阶段。
  • 直到曹魏政权被司马式夺走后,如果诸葛亮在天有灵,一定会感叹:原来都是天数啊,道也,我无能为力。这里的道,就是高级形式逻辑,一般运行在一条规律之上,比如,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是一个公式。

当面对的对象是自然存在时,形式逻辑的威力更大,当面对的是社会存在时,辩证逻辑更有用。

丁元英正是有了辩证逻辑思考后得到乐圣定然会反击这一条形式逻辑下的确定性后,再觉得可以成功的。

2、** 如何让叶冯刘全力以赴执行?**

我们同样来回顾下丁元英是怎么做的——

  • 投资方绝对控股,也就是占股51%以上;
  • 投资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人文背景、平等身份、出资能力;
  • 不能让叶、冯、刘知道是丁元英直接投资;
  • 丁元英能绝对控制投资方。

这是一种典型的辩证逻辑思考:即帮你们,也不帮你们,我既出了资,又没出资。我帮不帮你们,取决于你们自己行不行,我只创造一个条件,所以我不能让你知道我只直接出钱钱帮你们,你们才会将“自己行不行“这一点释放出来。

所以才需要欧阳雪这个空头名字。具体是为什么,可以看第一部分的内容,已经做出一细致的解释。

**02、《<天道>之「局」》的本质是什么?**

作者极力地展现丁元英的思辨能力,用来诠释强势文化,这也是《<天道>之「局」》的本质。

没有看到丁元英有任何能让人感到“神“的招式,每一件具体的事都是普通人都能做到的普通事。他的的确确是在公开、公平的条件下合理、合法的竞争,一切都是公开的,没有任何秘密和违法可言,所谓的”神话“竟是这么平淡、简单。原来能做实事求是就是神话!原来能说老实话、能办老实事的人就是神!因此可见,让人做到实事求是有多难,让人做到说老实话、办老实事有多难,而做到的人却成了说鬼话、办鬼事,倒行逆施。

而强势文化强调的正是公正、公开条件下的合理、合法地尊重规律的做事方式。

这篇文章下有人评论说:说强势文化能拯救国人的思维方式。我不是很认同这样说法,我只能说它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但强势文化——

  • 是不是人类未来发展最适合的思路?
  • 是不是就一定适合国人,能改变国人?

这都是一个大大的问号。这个问题的根本不在于某个人提出的某种思维方式,而在于我们面临的生存环境的变化特点,我们的文化不是由我们规定的,是由自然属性的延展所规定的

1、是不是人类未来发展最适合的思路?

这一点,就是我认为《天道》还谈得不够深刻的地方,它非强调强势文化的优势,但没有谈到强势文化的局限。孰不知,乐圣的林雨峰也一直认为自己公司很强大,也遵行的强势文化的逻辑,但为什么被丁元英的一次“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辩证逻辑攻击就溃不成军?

最大的优势往往就是最大的劣势,自然有其演化的路径,很多东西不是我们人类能改变的。比如,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也是践行的强势文化逻辑,尊重规律的科学文化,科学现在成了很多人的科学教,认为科学是真理,科学采用的正是西方哲学的思考方式——假设与证明,所以能将有限的资源,往更深处、超区域、甚至超时空的开发,比如核能源的开发等等科学文明的产物,这些工商业文明和科学文明一方面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又制造了更大的问题,我随便列举几例——

  • 短短几百年就让地球地表温度上升了1度,如果再上升一些,两极的可燃冰就会释放出来,它造成了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几十倍;
  • 亚马逊森林过去燃烧了整整一个多月;
  • 水污染极其严重,而是污染源是地球现在消化不了的人造物;
  • 大气污染严重,我们呼吸的每一口空气,都有潜在危害。
    ……

这些都是工商业文明和科学文明带来的结果,是尊重了规律,但这个尊重规律更多的是在“有为“的阶段,而且也是不得不为,越开采资源,就破坏得越严重,似乎成了一个没有办法解决的问题,不尊重也不行,因为不这么干,人类可能都活不下去了,现在你连没网络,没空调可能都受不了了,更别说别的。

所以,我们传统文化虽然压抑个性,讲保守,但它却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原始的农耕文明的保留,它将有可能为未来整个人类找到新的思想文化的底层提供一个范本,当然这不是说,我们有可能回到农耕文明,这是不可能的,但它的很多思维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然后共同找到适合我们新的生存所需要的文化。

因为,西方尊重规律的文化不一定代表未来,或者肯定不代表未来,因为才短短几百年就将自然破坏到这种程度,如果还是这样态势,还能玩多久呢?

2 是不是就一定适合国人,能改变国人?

这还只是大视野的看法,缩小到一个国家,我们的传统文化维持我们的农业文明2000年,到现在我们也不是彻底的工商业文明,而是政治经济学下的市场经济,处在一个变化的混沌期,也是一个文化的转型期,一部强势文化作品就彻底拯救了国人的思维?

我认为是不可能的。人的思维的形成更多是为了更好适应生存环境,或者说思维的形成是由在与生存环境的匹配过程中形成的,一部作品不能起到思维形成的决定作用,只能启发,所谓启发只在“知“上,但思维的真正形成是需要有”行“的帮助,也是所谓的”知行合一“,要不然,你看这部作品带来的那种启发,是无法刻你的骨子里的,丁元英有在国外长期生活和训练,才得能锻造出来的,国内没有这样的条件,所以,思维拯救是不成立的,只能是启发。

丁元英是一个强势文化的“知行合一“者,他为了开悟芮小丹,不直接告诉他就行了?

因为他知道,难度太大了,就算是芮小丹这样有天赋的人也是一样。觉性的过程即要有思辨,更要行动上的参与才能内化,才能接得住。

所以他做了这个一个局,让芮小丹实际在这个局中去感受与领悟,这样的觉性才真正是自己的。

同时,真正的改变需要国体的变化的大环境的改变才能,但国体的改变又需要有思想文化做为软性的支撑,我不相信我们领导人没有这样的视野与胸怀,只是沉重的2000年的儒释道文化的压抑,不可能一下子就释放,而且,我也不认为强势文化就表达未来,这需要反复地探索,因为强势文化已经给人类造成了这样的危难要去处理,还能继续这样发展吗?

03、关于丁元英消极避世的看法

有人给我的公众号留过言:觉得丁元英这样活着其实挺没意思的,本来可以做更有意义的事,去拯救更多人。

我是这么认为的。

没有救世主,但人有可能被救。

救世主是一个实际的主体(皇权、父母、亲朋等等),期待救世主的心态是期待施舍,也就是直接的资源补充,但丁元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也知道这是一个2000年的传统文化问题,救世主这个词都可能不成立。

人可能被救,在于觉性,觉性到了就可以得救,这不是通俗意义上的财富的多少的问题,财富总是有限的,注定有人不会很富,但觉性在于一个平衡,觉性后,就不再焦虑,与自然融合,就更“无为”。

他有能力做更有意义的事,只是这个意义是大众所赋予的意义:拯救苍生。就好像诸葛亮这样的国士一样,做的事情真的有意义吗?不一定。因为,大汉气数确实已尽,它的存在并不符合当时的发展方向,才会出混乱的诸侯割据,诸葛亮也想拯救苍生,中兴汉室,这种做法是否有意义本身就是被质疑的。

很多事情不是他想做就能做的。虽然然仍然抱有这样的期待。

就算他出来做这个有意义的事,他也不能怎么样,这是一个国家的事情,他也不能创造一个新的思想,他所能做的也只是传道者。他也不是完全不想做,而是他个人本身的性格问题:丁元英是一个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一分痞气的人。

所以他选择了以出世的方式尝试皈依,其实丁元英就是那个出世的老和尚,那为什么那个老和尚不做你觉得他个人没有价值,而丁元英不做,他活着就没意思呢?这明显是一个偏见问题。

相反,他真的做了这件事,其实是一种“有为”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种出人头地的贪欲,这是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他不执着于此,自己一个人呆着,和自然一起灭归,其本质是一个我们传统文化大家扬子“个人主义”,也是道家学派的思想,每个人都能“无为”,其实就是最大的“有为”。

这就是他的意义。或者叫道家思想的传递。

你所需要的意义,是儒家思想的积极有为的思想,你对他的偏见在于两种思想的不可相容之处,芮小丹就是在积极地有为,她的行为更符合大众的判断,丁元英也知道这点,所以他觉得在“有为”的境界上,芮小丹更加合适。

站在“有为”的角度来批判他的“无为”思想,立场不一样,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很理解。他并不是冷漠,而是他想以神的视角看众生的同时,以神的行事方式作为。自我价值实现,是一种积极,这本身是不是得救之道,本就是很值得质疑的,平庸其实也是一种得救之道。

丁元英也知道,众生想得救,但往往,你救他,他认为你的骗子,比如刘冰。他性格又安静,还不如出家吧,这是他的想法。

而,他很清楚他不适合做这件事,直到他遇见了芮小丹,他认为这个人更适合,所以尽一切力量,哪怕背骂名,就为开悟她,将他想做事的希望寄托在她身上。这不是一个英雄所为,又是什么呢?所以,韩楚风说他是大智大爱的英雄,就是这意思。

第二部分、觉性的层级与跃迁方法

01、觉性的层级

讲到这里,我们需要对阶层的人做一个更加细致的人物分析,我们采用由弱到强的逻辑——

丁元英与林雨峰在上面已经分析过了,这里就不再赘述。

1、 农户

  • 背景:贫困县中的贫困村,城里打工或务农为生,家庭背景较差,没有社会关系,踏实肯干,收入低下。
  • 能力:之前做出过音箱、机柜,刘大爷、李铁军、周国正等都有一点技术。
  • 信念:别把自己太当人,吃别人吃不了的苦。
  • 身份:希望能脱贫,能养家糊口。
  • 命运:等待被救。

农户的特点是老实。特点是能在“不是人呆的地方干不是人干的活”,拼的就是不是人,是弱势文化中最底层的人,没有所谓的觉悟、思想等的追求,能吃饱饭、有老婆孩子热炕头就知足了。丁元英也慧眼如炬,一般人看到的劣势,恰好是他看到的优势,因为“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却可以在音响上通过成本的极致控制。

2、 刘冰

  • 背景:唱片店主,住在城中村,发烧友,不踏实、不真诚、贪得无厌、意气用事、心术不正,无自知之明,刚刚维持温饱。
  • 能力:没有核心技能。
  • 信念:金钱至上。
  • 身份:期待过上流人的生活。
  • 思维:眼见为实,散点逻辑。
  • 命运:等待被救不成,因心术不正而在局中不知局,最后自杀。

刘冰的特点是跟风。典型的“闻道而笑之的下士”,比如,他说丁元英都穷得卖唱片了,他还有什么本事,即不信任,也有讥讽。完全没有自己的独立判断能力,他的判断能力完全取决于别人。同时,也是一个小人,对自己没有正确的认识,欺人也自欺。

3、 冯世杰

  • 背景:修理店主,王庙村有志青年,发烧友,忠厚、有自知之明、不抱怨,有点小钱。
  • 能力:有一些音箱的相关技术。
  • 身份:希望成为改善家乡的有志青年。
  • 思维:实践在先,线性逻辑在后。
  • 命运:有当救主的心态,也有被救的心态,因为王庙村这个核心资源,而被获得了上升机会。

冯世杰的特点是忠厚。比如,他自己出钱最多,有多少就出了多少。并不是聪明人,但厚道,常怀感恩之心。所以,他倒是有一点点智慧的人,属于小智若愚的人。

4、 叶晓明

  • 背景:乐圣古城代理商,发烧友,聪明、有一定的洞察力、头脑冷静、无胆识、智慧不足,经济实力一般。
  • 能力:懂音箱技术,有一定的音箱行业资源。
  • 身份:成为有钱人。
  • 思维:实践在先,结构逻辑在后。
  • 命运:被救的对象,因为认知能力不够,错失良机。

叶晓明的特点是聪明。他属于典型的“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他知道丁元英是一个高人,但即不全信,也不是不信,要他信就得丁元英自己亲自出钱。而且,他在出钱的时候说自己也没多少钱,折算乐圣的套件,一共出7万,但不好说他是不是只有这些钱,以他的为人处事的方式,应该是留有一手。属于中智的聪明人,但没有智慧。

5、 欧阳雪

  • 背景:饭店老板,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坚强、有闯劲、通过双手改变命运。
  • 能力:饭店经营。
  • 信念: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 身份:做好饭店,过好自己的小日子就行了。
  • 思维:实践出真知。
  • 命运:被救的对象。

欧阳雪的特点是坚强。从摆混沌摊过来,没有亲人,一个人奋斗到能开一家饭店,一年能赚几十万,吃了很多苦头,不属于聪明的,也没有智慧,她对道没有什么感觉,有机会也把握不住。社会上这样的人比例也很大,觉得能守住自己的一庙三分田就很舒服了。

6、 肖亚文

  • 背景:北漂白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聪慧、高情商、有一定的悟性,觉察到了开悟之门。
  • 能力:法律知识和综合素质强。
  • 身份:通过自己的觉悟改变命运。
  • 思维:有一定的理性逻辑思考能力。
  • 命运:擅长主动抓住上升机会,有一定的谋略,最后上位成功。

肖亚文的特点的谋略。她能看到别人看不出来的机会,借着机会就能上升阶层,擅于深度运作关系,有敬畏之心。属于典型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的人,只是还没有完全开悟,但终会成功。

7、 王明阳

  • 背景:死刑犯,团队军师角色,学识很好、觉性很高。
  • 能力:擅于布局。
  • 信念:直接获取。
  • 身份:享受践行自身觉悟的痛快感。
  • 思维:有一定的理性的思辨能力。
  • 命运:无救主论者,也不信神的存在,后来接受并认同强势文化逻辑——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

王明阳的特点的悟性。王明阳也是一个有天赋的人,自悟已到了比较高的境界,能提出有道理的质疑,比如,他觉得圣经就是以哄小孩子的方式让人信教,他并没有臣服。只是还没有参透到最深层次,成了一个无救主论者,也没有信仰,但最后被芮小丹现炒的东西给开悟,接受了强势文化论者,转型成功,只是生命也恰好在转型成功之时结束。

8、 芮小丹

  • 背景:警察,有德国居留权,父亲是导演,母亲年轻是演员后来去德国开了一定饭店,有慧根、天赋很高、为人正直遵守规则、不自知自己的“自在”状态却在行为中都有体现。
  • 能力:法律知识,做警察留下的社会阅历。
  • 信念:自性自在。
  • 身份:想成为救世主。
  • 思维: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
  • 命运:有救主心态,同时也是被救的对象,已经开始觉悟强势文化的逻辑,但在途中不幸身亡。

芮小丹的特点是正直。她也是典型的“上士闻道,勤而行之”,她对丁元英有兴趣就是察觉到了丁元英身上不一样的文化特点,她是一个想成为救世主的人,天赋很高,属于“以行致性”的自在修为阶段,不昧因果,当来则来,当去则去。

9、 周剑华

  • 背景:黑道出身,现在生意,冷静理智,强势文化的信奉者。
  • 能力:黑道资源。
  • 信念:道即是规矩,有所为,就必有所不为。
  • 身份:过来的坏人。
  • 思维:理性思辨。

周剑华的特点是冷静。对事态有一定的预判能力,更多是靠直觉,他认为林雨峰不该将那件事让媒体搞得满城风雨,在乐圣失败后,也对林雨峰要不要杀丁元英进行了很精准的分析。

10、韩楚风

  • 背景:正天集团总裁,权倾一时,和丁元英是德国留学校友,强势文化的践行者,冷静睿智,与丁元英不一样的是有较强的“有为”心态。
  • 能力:博士,很强的经营管理能力,有商界的人脉资源。
  • 身份:想有所作为,功成名就,典型的现代社会的上流社会的强者。
  • 思维:理性思辨。
  • 命运:能够做出一番成就。

韩楚风的特点是明白人。他与丁元英一样同样是明白人,如詹妮所说,韩楚风的做事方式更正派,像是干大事的人。

这是《天道》中,不同层次的觉性。

02、觉性的跃迁方法

我们知道,这里边有些人由弱变强跃迁成功,有些人由强变弱,关系图如下——

真正有意义的跃迁只有一位,即是肖亚文,另外两位(王明阳与芮小丹)都因故离世了,前者是因为选错了悟道的方式,做了一名强盗,后者是执着于成为救世主。林雨峰最后选了自杀。说明强弱有时也是可以变化的。这就是辨证逻辑。

至于怎么跃迁,书中有提到,也就是肖亚文的做法。我加补充一点。

其实还有一个人值得说上二句,王庙村基督教会的刘牧师和丁元英有简短的对话——

刘牧师问:你信神吗?
丁元英说:信,了妄唯真即是神。
刘牧师接着问:了妄唯真,那神和人是什么关系?
丁元英说:不一不异。
刘牧师说:天国远了,没有人能救得了你了,你走吧。

这几句话虽短,但有深意。丁元英对各宗教尝试过统一,觉得应该求同存异,所以他并无宗教信仰,他信奉的是道,和老和尚悟道时也说:修为成佛,在求。悟为明性,在知。修行以行制性,悟道以性施行,觉者由心生律,修者以律制心

所以他对“道”的态度是:在悟不在修。他认为,悟就应该“不一不异”,对宗教应该取长补短,所以与其修不如悟。所以,他尝试说过一句话:神即道,道法自然,如来。这句尝试融合多教的方式,这句话本没有问题,只是这里的神不是我们国家传统文化的神,我们讲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认为盘古开天辟地、女祸造人,认为神是高于人的人,这里的神是指西方神学中的神,即上帝。

所以,书中认为我们觉性跃迁的方式在于悟,我也比较认同,只是该如何悟,悟什么?更多人关心的其实不是悟道,而是悟如何进入强势文化的逻辑,所以这已经回到了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有为”状态,既然有为,就在于修,在于“知行合一”,方能觉性到强势文化逻辑。

这里修,不为成佛,那是“道”的边界,这里修,是个人在生活、工作、婚姻等实际的场景中有所作为的修。

从而,悟只能在“初知”方面开悟,“行”才能有所作为,也就是要通过行动对于细节的把握来将“初知”变成“真知”,这就需要条件,这个条件就是我们所处的大环境与小环境。

大环境是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国体的特点,你无论如何也是逃离不了的,但是我们现在并不是完全的强势文化逻辑,是强、弱文化结合,揉在一起的混沌状态,如果你本身处在强势文化之中你不必悟,你的“行”已经是强势文化逻辑了。如果你身处在弱势文化之中,又没有跃迁的条件,那么你悟得再深,也难很难突破,也就是现在很多喜欢讲的突破阶层的意思。

小环境是指可以选择的条件。比如,你要要有精选知识的能力(知识看什么书,和谁交流才是有效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最大化)、实践的条件(生活、工作、婚姻等等)的选择,只有都满足时才能真正领悟。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芮小丹那么幸运能遇上丁元英给创造一个条件,让她开悟,从这点来讲,我们置身在书外看别人的故事,与芮小丹置身事中的领悟是完全不一样的,看了书你也基本不可能开悟。但最好的方式确实又是有名师指路,跟着一起学习。

如果没有,就只能是靠运气,看能不能有幸遇到一个合适的人,从这点来讲,很多人说这部作品拯救了很多人的思维,我觉得这是一种YY,真正好的不需要拯救,不好的拯救又缺少大环境与小环境,这就是现状,所以我说这部作品拯求不了国人的思维。

如欲更深刻理解这一点,以及《天道》里的引发的深度思考,敬请期待第三部分:《天道》之「事」:生死、爱情、论道、人性、道德、法律


《射雕英雄传》中郭靖真正开始悟到武学的精髓,是从马珏道长传授了他内功心法开始的。同样,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诛心,同样,击垮一家企业的最好方式就是攻其根基,《天道》里的丁元英就是打掉了林雨峰的乐圣根基,从而为格律诗公司和王庙村谋求到了一个生存空间。这个生存空间,也就攻击的结果,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乐圣公司独家有偿使用格律诗品牌和音箱设计专利,独家经营双组分音箱,今后推出的乐圣旗舰双组分音箱命名为:乐圣-格律诗。
格律诗公司的音响机架产品全面进入乐圣公司销售网络。
乐圣公司将王庙村确立为“乐圣-格律诗”和“乐圣旗舰”及其它高档音箱箱体的生产基地,由格律诗公司对箱体质量提供有偿担保。
乐圣公司撤掉高档音箱箱体的生产线,将设备按工序分解,折算价格后以加工费偿还债务的方式借贷给王庙村生产专业户,由格律诗公司承担债务风险提保。

这也是丁元英设计的“扶贫”的结果,也许有些许出入,但90%以上符合预期。

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一、设「局」乐圣

用我创造的驱动工具「认知方法技术工具」来解决这「局」。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设局乐圣,就需要对乐圣有根本的理解,我们来一一拆解乐圣这家公司。

01、认知

A、乐圣的根基

纵观丁元英在《天道》里给乐圣设「局」,其底层逻辑就是在攻击乐圣的生存根基:质优品正、价格适中的民族品牌形象

从这点攻击就把握住了根本。所以丁元英这局的核心目的就是:通过一系列手段,达到攻击乐圣生存根基的目的的同时,逼乐圣将王庙村的生产基地纳入自己的供应链,然后和乐圣一起运作格律诗品牌,最终将市场生存的观念注入到王庙村这个贫困县中的贫困村。(当然,他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悟芮小丹,不过此局的目的是这部分的表述)

B、乐圣的商业模式

乐圣公司那时的总资产是6400万,资产负债率达75%,林雨峰个人占股60%,但是林雨峰只按20%的利润股分红,其他的用来激励中层干部,不到10年时间乐圣一跃成为Hi-Fi音响界的知名企业,在全国36个大中城市设有经销商,在北京、上海、成都、武汉、广州、南京6个城市设立有乐圣公司的直销店。

但,仅从这二个财务数据,你还是很难理解,所以我把能从这部剧里获得的有限信息加以整合,提炼出这家公司的商业模式,然后再看财务数据,就更能理解了。

a、独特价值主张

这家公司为全国音乐发烧友提供HIFI音响,秉承高质中价的价格,号称只有矛没有盾,意思是通过以攻为守,通过有效的品牌管理方式,实现销售利润率的增升,加快资金周转。

b、业务系统

剧中提供的信息相对有限,凭经验大致画出其大致的业务系统。其实有2种可能,一种是乐圣自己有生产体系,一种靠OEM生产。

c、关键资源能力

林雨峰早年靠走私电器起家,黑白两道都混得很熟,后来做乐圣公司,有音响界有深厚的供应商资源与成熟的销售网络,乐圣多年的经营,也让他拥有了很强的品牌这项无形资产,林雨峰也是发烧友心目中的英雄,同时拥有很强的品牌管理能力。

乐圣是一家品牌经营,然后依赖经销商销售的公司,和上游的供应商应该是有不错的议价能力,也就是账期会比较长,有大量的应付账款,或者在银行有相当大的债权,用于资金周转。

我们总结一下乐圣的资源与能力——

A、资源

  • 金融资源:乐圣公司那时的总资产是6400万,资产负债率达75%,其中一部很有可能是金融机会的债权,也有可能利用资金做金融,所以也有金融资产……
  • 实物货源:厂房、生产设备等;
  • 人力资源:乐圣多年的经营,在音响行业有成熟的各方面的人才和专业的知识;
  • 信息资源:因为在市场的经营时间较长,拥有媒体、行业资深人士、渠道等各方面的信息渠道,可以获取市场需求变化等有效信息;
  • 无形资源:专利、品牌、林雨峰的形象……
  • 客户关系:拥有一批忠实的客户群体;
  • 外部网络:除了行业的关系,还是白道、黑道的各圈层的关系……

B、能力

  • 组织能力:有良好的进行新业务活动开展……
  • 物资能力:物流配送能力,成熟的销售体系的销售能力;
  • 交易能力:订单处理能力;
  • 知识能力:产品设计、生产研发能力,品牌建设与渠道管理能力。

虽然有这么多的资源与能力,但是我们能看到,但其生存根基还是“质优品正、价格适中的民族品牌形象”。乐圣在HIFI市场所有17%的占有率,可以明显看出,所以非常依赖品牌的一家厂商,这是乐圣公司的生存基点,如果这个根基被打掉,乐圣将会非常危险。

d、盈利模式

乐圣采取的就是靠品牌建设提升销售利润率,以及建立强大的销售网络,从而提升资金周转频率,当然,剧里没提到这些,更没提到乐圣是否有利用财务杠杆去撬动更大的资金,我相信是有的,姑且认定是供货经销商和直营来卖货赚钱为主。当然不排除乐圣在核心城市采用直营的模式,不过这并不影响咱们往下分析。

好了,我们现在到了关键的分析环节,上文讲的到品牌的建设能力,没有乐圣现在的品牌形象,就没了乐圣的发动机,也就没有自由现金流的创收能力,通俗地讲就是没有造血能力了。

这里解释下为啥自由现金流这么重要,或者为啥对商业模式的运转这么关键,比如,你公司账上有1000块,你销售一个产品有1500块,但这是一个赊销,也就是还没到账,但你之前从银行贷的钱有2000块利息还马上还,也就是流动负债2000块,那你公司立马就破产了,当然这个例子是一种极端,经营很久的品牌和现有的固有资产,加上CEO的个人资源能力,是有可能搞到钱的,这里边关键的是企业本身获取社会信任的能力。但一旦企业的生存根基没了,就很难取信社会的资本注入了。

这就是为啥乐圣的的品牌形象一旦被击溃,外部利益相关者,比如银行不仅不会借钱给你,还得向你催债,供应商也会来催账应付账款,经销商也不会付你的应收账款,而是直接来退货,因为产品卖不出去了,加上75%的负债率,也就是说乐圣的现有资产,包括资产折旧、现金、流动收入加一起也是资不抵债,又没有外界的资本注入,是不是有点等死的味道?

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C、丁元英的攻击

如何攻击乐圣的根基呢?

丁元英设计如下——

  • 音箱一般由喇叭、分频器、箱体、接线柱、接线盒、阻尼板、标牌、包装箱等音箱组件形成,格律诗从乐圣旗舰套件采购的是喇叭和分频器,这部分占格律诗音箱成本结构的63%。
  • 格律诗音箱的批发价是7600元,零售价是11600元,而一套乐圣旗舰音箱的零售价4000元左右。丁元英在音箱展会上采取大幅降价的方式攻击乐圣,也就是将批发价降至3400元,零售价降至3900元。必然会在展会期间销售一空。

这样一来,基本等于是以一对箱子的价格买两对箱子的价值。占格律诗音箱成本63%的乐圣旗舰,就会被消费者认为“过于黑心,居然以2倍的价格欺骗消费者”,势必心理就极为不平衡,从而乐圣自家的旗舰音箱品牌就基本卖不动货了。

如此,丁元英就完成了对乐圣这家企业的成功袭击。

当然,事件还远没结束,受了如此大攻击的乐圣一定会有所反应,反应具体是什么,丁元英也有预先的设计,我们来进行更加细致的剖析。

02、方法

这是丁元英的毒辣的洞察力。只是这一系列手段如何在光天化日之下得以实施?这里将他的策略补全如下——

  • 北京摆摊;
  • 制造具有独特价值主张的音箱;
  • 用“伦敦、柏林、巴黎当托;
  • 展会发端销售一空——攻击乐圣的生存根基;
  • 乐圣起诉;
  • 斯雷克(功放厂商)当打手;
  • 伯爵(音箱品牌)落井下石;
  • 法院造势;
  • 媒体起哄;
  • 得救之道浮出水面。

逻辑非常严谨,丁元英这个局的设定,是根据现有他能掌控的资源为前提的,如下——

  • 自己的背景;
  • 韩楚风的资金与宝马车;
  • 正天大厦的仓库等资源;
  • 韩楚风的正天集团总裁的商界地位;
  • 柏林的华侨圈子和人脉;
  • 芮小丹的德语能力、护照与德国居留签证;
  • 王庙村的生产基地。

03、技术

只是有了这些条件,以上的每一步都有“要跨越的难点”——

  • 如何控制公司的绝对话语权,才保证策划能坚定的贯彻?
  • 在公司的官司存亡之际,如何打官司?
  • 如何让乐圣察觉不出这是一个圈套?
  • 林雨峰一定会回击吗?
  • 叶、冯、刘如果全部退出怎么办?
  • 如何才能胜诉?

其中第一、三、四、六点最关键。打官司这事,他算得已经很明白了,只是能将事实陈述清楚就可以,因为这只是一个表达过程,不需要强词夺理,前提是能不能胜诉;叶、冯、刘的退出,不会对格律诗的运转产生根本性的影响,找人接盘、卖掉公司都是很好的选择,关键仍然是能不能胜诉。所以,我们重点分析其他几点。

第一,如何控制公司的绝对话语权,才保证策划能坚定的贯彻?

  • 投资方绝对控股,也就是占股51%以上;
  • 投资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人文背景、平等身份、出资能力;
  • 不能让叶、冯、刘知道是丁元英直接投资;
  • 丁元英能绝对控制投资方。

最后一点,需要说明为什么这三个条件这么重要?

丁元英的原话是这样——

欧阳雪问:“这样的好事,这人为什么是我?直接用你的名字不行吗?”
丁元英解释说:“不行,那就变味儿了,不但吃大户的心态会使这事很快垮掉,而且我这碗水也不好端了,端得再平也是不平。所以,我和小丹不能有任何经济利益在里面。找你帮忙,是因为你同时具备人文背景、出资能力和平等身份三个条件。”

因为,叶、冯、刘当初找丁元英就是因为他们仨是光脚的,本就有吃大户的心态,想借人家的认知、资本、资源来实现自己的财富之路。

一旦是他们知道是丁元英出的钱,他们就会没有责任意识,就不会全力以赴,因为他们不会完全将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成则成,不成也没有关系,他们会想”因为不是自己的钱,丁元英本身就是在扶贫,这一切理所当然“。

而丁元英想灌输的观念是“靠自己“,所以设了一个局中局,考验叶、冯、刘,行就上,不行谁也帮不了你。

欧阳雪有人文背景,她是当地人,社会关系都在;她与叶、冯、刘是平等身份,他们可以想吃丁元英这个大户,但却不能吃欧阳雪;同时,她也是饭店老板,叶、冯、刘会相信她有出资能力。

只有丁元英看似与这事没有经济利益关系,他们才会将这生意当成自己的事情全力以赴。也就达到了坚定贯彻落实的目的。

所以,丁元英以参谋的角色与公司产生关联,也就是不直接与公司关联,相当于“无”的角色。

第二,如何让乐圣察觉不出这是一个圈套?

  • 公司与生产基地彻底拔离从属关系,只是买卖关系;
  • 公司打头阵,绝不露出生产基地的事;
  • 公司背后的背景(丁元英、韩楚风)蒙蔽乐圣高层;
  • 音响技术层面用“两台前级四台后级推动“能占据一个独特价值主张;
  • 音响出口柏林、伦敦、巴黎,以及音响测评的烘托进一步蒙蔽乐圣高层。

第4小点非常重要,这即能保证在测评时能体现格律诗音响的独特创意,而从产品的角度获得一定的认可,便于出口操作和胜诉后的品牌运作。更重要的是,让音响圈的人相信格律诗真的是在踏踏实实的做音响生意,当然,最重要的是让乐圣也相信是如此。

同时,也让乐圣高管相信这样的公司一定是工业化生产的套路。

第三,林雨峰一定会回击吗?

这是这个局中最重要的一环,如果林雨峰看穿了,又或者林雨峰性格保守,不轻易弄险,可能就不会起诉,或者起诉也不会闹得满城风雨,人尽皆知。

但,林雨峰早期是靠走私电器起家,黑白两道都混得很熟,他骨子里是一个有冒险精神的人,他的乐圣也号称“只有矛,没有盾“,丁元英就是看到了这点,所以料定林雨峰一定会回击。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预判,证明丁元英能洞察人性深处。

第四,如何才能胜诉?

这点,其实相对简单,只要研究一下法律的基本规则就可以了,法院不是一个讲人情的地方,是一个依照既行法律的规则来做判定的地方。

丁元英做了三点风险规避——

  • 公司与生产基地彻底拔离从属关系,只是买卖关系;
  • 生产基地的农户之间是市场运作方式,现金交易,上一环管下一环;
  • 将最初的协定全部以会议的形式决议,让小学老师做会议记录,并让村民签字画押。

这样,在法律面前,格律诗就没有不正当竞争的前提,只是用一种自愿的“奴隶式的榨取“生产方式来做极致的成本控制。

04、工具

最后,成本能控制在比乐圣售价的一半还要低

最终,格律诗就可以“以比成本价略高、但是乐圣价格一半“的方式在展会售出,这是极致的性价比的思路,一定会畅销无阻,这不就是小米的战略定位吗?说不定,雷军也是从丁元英这里学走这一招的呢?^_^。

如此一来,乐圣只有一条路可走,就是合作,而且还得看格律诗愿意不愿意,因为格律诗也可以和竞品公司伯爵品牌合作,形成这样一个格局:伯爵公司的销售网络、国外知名品牌喇叭、格律诗的低成本制造。这三个元素组合,将会对已经快跌入谷底的乐圣进行更惨重的打击:中端品牌乐圣旗舰被格律诗攻击;高端音响没有任何优势;只能靠非核心业务PVC音箱生产线继续生产电脑音箱、汽车音箱和商用音箱

这明显是不足以支持乐圣资金运转的。

而,格律诗拒绝了和伯爵的650万的收购合同,丁元英只是想为王庙村谋得一个生存空间,并不想彻底毁掉乐圣公司。

所以,乐圣公司被迫合作:继续向格律诗公司提供乐圣旗舰套件,由乐圣的销售网络销售格律诗音箱,这样还能保持喇叭生产线和销售系统,只是乐圣旗舰停掉,PVC音箱生产线继续生产电脑音箱、汽车音箱和商用音箱。从这个角度来讲,乐圣和格律诗就形成了优势互补,乐圣即能甩掉高档箱体的高劳动力成本的劣势,又能保留PVC贴面音箱和普通家庭影院音箱对机械化程度的高要求,最后乐圣公司和格律诗公司以双赢的局面结束这次战斗。

这样,乐圣公司就被重新盘活,就又有了造血能力,败的只是林雨峰个人。

05、总结

至此,丁元英从「认知、方法、技术、工具」四步纵深谋划了这一个局。总结如下,即是——

  • ——认知。攻击乐圣的生存根基:质优品正、价格适中的民族品牌形象

  • ——方法

A、策略

北京摆摊;伦敦、柏林、巴黎当托;展会发端销售一空——攻击乐圣的生存根基;乐圣起诉;斯雷克(功放厂商)当打手;伯爵(音响品牌)落井下石;法院造势;媒体起哄;得救之道浮出水面。

B、资源

自己的背景;韩楚风的资金与宝马车;正天大厦的仓库等资源;韩楚风的正天集团总裁的商界地位;柏林的华侨圈子和人脉;芮小丹的德语能力与德国居留签证;王庙村的生产基地。

  • ——技术。上面论述的以下问题的解决技术:如何控制公司的绝对话语权,才保证策划能坚定的贯彻?在公司的官司存亡之际,如何打官司?如何让乐圣察觉不出这是一个圈套?林雨峰一定会回击吗?叶、冯、刘如果全部退出怎么办?如何才能胜诉?
  • ——工具。技术层面的每一个问题下面最终都呈现出了一个具体可落地的工具层面的具象,哪怕是一纸合同……,就不一一列举了。

感受到「认知方法技术工具」这个驱动的威力了吗?

只是,我们都知道,对乐圣的这个局,不过也是一个局中局,丁元英在这盘棋里设置的局,是局中有局又有局……

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

二、丁元英所设的全「局」详解

丁元英的全局概览如下——

攻击乐圣也只是丁元英在这个局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我们知道,丁元英最早操盘这件事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让天赋异禀的芮小丹给开悟:能过给芮小丹开悟的过程,让芮小丹可以观察在这件事情之中的每个人(叶晓明、冯世杰、刘冰、欧阳雪、肖亚文、农户、林雨峰等)对这件事的态度的变化、这件事情最后媒体对得救之道的讨论以及芮小丹自己从中的感悟,来悟天道。

最后让芮小丹成为开悟众生的角色,这也是丁元英对芮小丹的精神寄托,因为他觉得他不适合成为那个角色,原因有两点:一是他已清心寡欲,不执着于出人头地;二是他认为芮小丹天赋更高自己。这两个原因,让他觉得芮小丹,更加适合做这个最大的局:开悟众生

为什么芮小丹适合,有这么几个原因——

  • 她有意愿。是一个想当救世主的人,表现有四:
    • 在柏林不呆,回家当警察,觉得威风,本质是想当救世主;
    • 想当王庙村的救世主;
    • 最后临死时,死囚徒她也只击中双腿,不打死他,还是期待能当他的救世主;
    • 最后自杀,因为她开始觉悟到自己当不了救世主,只是想当丁元英的救世主,双腿俱断,没有生活能力了,也不行,所以自杀。
  • 她有能力。她处在不知道自己知道的“自在”状态,所谓自在,即是以行致性,她虽不知,但行动都是符合天道的的选择,所以丁元英才说“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的原因,这也是丁元英爱上芮小丹的原因——“无招无术的爱情,就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丁元英对她也有很高的期待,因为她只是没有开悟,一旦开悟,芮小丹将比他自己更有能力启示众生,这是丁的心理诉求,因为丁深知自己是“知道自己知道”的境界,从天赋的角度来讲,他不如芮小丹。
  • 她有条件。芮小丹的家庭条件、社会关系资源、人生经历其实也让她很适合,她的父亲是一名导演,有丰富的文化圈的资源可以帮到她,她也有德国永久居住权,可以有机会体验到更多的文化属性的素材,他也是一名警察,和罪犯打交道更能洞察人性底色。

所以丁元英说他适合做这件事:开悟众生

这才是丁元英设置的最大的局,不然,他这样的人,根本就没必要为了让舆论溅起几滴水花,而让自己身负骂名。

这其中,我们还应该理解另外两个小局:一个是对叶、冯、刘三人的局;一个是对刘冰的局。

丁元英对这件事情中的每一个人都没有特殊对待,只是实事求是,对于叶冯刘三人加入所设的局,我们在上文已经有过分析了。

  • 投资方绝对控股,也就是占股51%以上;
  • 投资方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人文背景、平等身份、出资能力;
  • 不能让叶、冯、刘知道是丁元英直接投资;
  • 丁元英能绝对控制投资方。

我只补充一些,对叶冯刘三人其实也不算是故意设定一个局,是这件事情的顺利执行需要这么做,叶晓明自己也说过,“要是我们有钱有势,还用打他主意啊”,他们或多或少也有求救世主的心态,如果是他们知道是丁元英直接出钱,将丁元英当成是救世主这件事就坐实了。

这明显不是丁元英的本意,他的核心原则是尊重规律,实事求是,不会偏袒谁,他和刘冰最后也说过,“只要你行,你就有机会,如果你自己不行,你走到哪儿都一样”。

所以对于,叶、冯、刘三人,他的态度是,允许你们扒开井沿看一眼,但能不能爬出来要看你们自己的觉悟。

但结果我们都知道了,最后成功的是肖亚文和冯世杰,肖亚文凭借的是自己已有的觉悟,她缺的只是一个机会,顺杆就上了,冯世杰是被动而上的,或者叫运气,因为格律诗公司的生存空间需要他这个角色,他是连接格律诗公司和王庙村的核心纽带。

这都是一种“不得不”的行为,没有丁元英的主观意愿。

而这个过程,芮小丹都看在眼里,也就起到了开启芮小丹的觉悟之路的作用。

对刘冰所设定的局,其实也是丁元英想从人性深处考验一下刘冰,“到底这个人有没有可能转变观念,真正的靠自己呢?”如果刘冰用那份文件去做恶,那么他也就将自己逼入绝境,能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那也是他个人的事情了,如果刘冰能本分地去工作,丁元英已经和肖亚文打好招呼给刘冰一个实际的前途,“给他一点股份”。

丁元英仍然是在实事求是,这个人到底行不行,能不能爬起来,只能靠自己。

所以,这些小局后面其实是大爱,所谓的“大爱不爱”,即是“天地以万物为刍狗”。

韩楚风在五台山和丁元英一起与老和尚论道后,在寺里有这么一段对话,对丁元英的所作所为进行了点评,我认为是相当的客观与到位的,我们来一起好好地品一下——

扶贫的事若以次第而分,也有三个层面——

  • 天上掉馅饼的神话,实惠、破格,是为市井文化;
  • 最不道德的道德,明辨是非,是为哲人文化;
  • 不打碎点东西不足以缘起主题,大智大爱,是为英雄文化。

我们还剖析一下这几句话的内涵。

  • 什么是市井文化,刘冰就是一个典型的市井文化的产物,能力撑不起虚荣的物质要求时,就会幻想天上掉馅饼的神话,而且当丁元英扔了一块馅饼时,他也觉悟不到这块馅饼该如何吃;
  • 什么是哲人文化,最不道德的道德,前一个道德与后一个道德其实不是一个意思,前一个道德的儒家文化的道德,讲的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勇恭廉”,丁元英对传统文化恰恰是偏见到骨子里的人,后一个道德是老子《道德经》中的道德,即是“规律即是道,顺规律而为即是德”。只是丁元英在扶贫过程中,虽然“不道德”,但却也不是以“最不道德的道德”,因为他用的强力作用下的杀富济贫,这不是顺规律而为;
  • 什么是英雄文化,大智若愚地行事,大爱而不爱的心态,但只能打碎点东西,也就是攻击乐圣,然后才能缘起主题——得救之道的讨论。

丁元英这行为,本质上是一个英雄所为,只是常人不理解罢了。

如欲更深刻理解这一点,以及《天道》里的人物深度分析,敬请期待第二部分:《天道》之「人」:觉性的层级与跃迁

《天道》:穷人要逆袭,得扒5层皮

《天道》:穷人要逆袭,得扒5层皮

困住一个人的不是阶级,而是思维、观念、觉悟和品行。

2005年,导演张前拍完《亮剑》后,在书摊发现一本新书,随便翻了几页后就开始狂喜,立刻让助理去重金购买版权。

他还是第一次见一本书,可以把佛道、哲学、商战、人性写得如此深刻、融合如此完美的小说。这本书就是《遥远的救世主》,06年被翻拍为电视剧《天道》。

虽然十六年过去了,但在今天,它依然能给每一位看过的人带来精神上的震动与思考。看完《天道》,你就会明白,穷人要逆袭,到底靠什么。

第一层:扒掉“等靠要”的弱者生存观念,树立自己主宰命运的强者生存观念。

我们先来看看《天道》的人物关系。

冯世杰、叶晓明、刘冰本质上觉得丁元英是一个高人,所以把发财的期待,全部都寄托在丁元英的身上。当他们真正在创业的过程中,面对龙头企业乐圣集团的起诉,需要担负责任的时候,首先不是靠自己本事去解决问题,而是选择了逃避。

这种不靠自己解决问题,选择逃避的思维本身就是“等靠要”的观念。

丁元英在五台山,说了句非常本质的一句话:

  • “传统观念的死结就在一个‘’字上,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靠上帝、靠菩萨、靠皇恩……总之靠什么都行,就是别靠自己,所以就只能在精神上跪着。”

这句话,在王庙村体现得淋漓尽致。

丁元英去古城最贫困的王庙村,发现村里的妇女成天不干活往教堂里跑,乞求着上帝保佑发财致富。天天乞求上帝,却也没有解决生存问题,这不是非常可笑吗?要知道,宗教的存在是让人的灵魂向善解脱,而不是庇佑一个等着上帝、菩萨保佑发财,在精神上不自立自强的懦夫。

丁元英跟韩楚风去五台山的路上,已经把自己扶贫核心思想阐明了:

  • 我救不了他们,我能做的只是给他们一个生存观念,唯一能救他们的是他们自己。

王庙村扶贫的本质上,是丁元英通过杀富济贫,引起社会舆论对“贫穷”的根源性进行思考,让众生觉悟。

真正让一个人贫穷的,是一个人“等靠要”的生存观念, 这个观念的存在,让一个人永远在精神上跪着。

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

  • 越是贫穷的地方,福利彩票店越多;
  • 越是贫穷的国家,福利彩票越火热;
  • 越是低学历低收入的人,越爱买彩票。

本质上这种人的观念,就是希望上天降下好运,他们本质上是“等靠要”的依赖观念。而丁元英就是想把贫穷人骨子里,“等靠要”的观念给扒掉,一个在精神上跪着的人,永远主宰不了自己的命运。

第二层:扒掉“太把自己当回事儿”的心态。

丁元英第一次到王庙村召开股东大会的时候,乡村的农户问丁元英:

咱们农村啥条件,人家城里啥条件,不管是从人才、设备、资金等等各方面,怎么可能跟城里比?凭什么能够挣钱?

这个时候,丁元英回答:凭的是王庙村,不怕吃苦受累!生存法则很简单,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忍是一条线,能是一条线,两条线之间就是生存空间。

学会在夹缝中生存。丁元英去王庙村看音响生产情况的时候,冯世杰抱怨着说:“我的天,累死我了啊!”

丁元英停顿了说:

“累死了,你死了吗?以后不许说‘累死我了’,只有一种情况,就是你真的快的死,还剩最后一口气,但有个条件,说完就得死,不死不行。想干好事,记住两句话:别把别人不当人,别把自己太当人了。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太把自己当回事了,工作太苦了受不了,太累了受不了,压力太大了受不了,责任太重了受不了。

既吃不了别人吃的苦,遭不了别人遭的罪,受不了别人受的压力,而且还没有多少能耐的人,请问到底如何“脱贫”?底层人脱贫的第二点,扒掉“太把自己当人”的思维。你想得到多少,首先得学会承受多少。

第三层:扒掉“无知”的头脑。

我们先来看看丁元英原生家庭,父母和丁元英的妹妹、哥哥都是非常平凡的老百姓。丁元英的妹妹去找丁元英拿车的时候,说了一句话:

“二哥,跟你说话,你累,我们也累。”

其实,足以说明丁元英已经脱离了原生家庭的观念,已经跟父母兄弟姐妹不在一个认知层次了。

我们再看看丁元英本人,是操控亿万资金的操盘手,身边的好友是正天集团总裁的韩楚风。而韩楚风和丁元英都是留学德国的经济学硕士。

同样是面对格律诗跟乐圣的官司,刘冰、冯世杰、叶晓明选择了退股,没有接受过多少教育的欧阳雪对那场官司同样没有信心,说了句:“赔了就从头再来,再去摆馄饨摊。” 但是曾在德国留过学的肖亚文选择了入股格律诗,并且她对那场官司稳操胜券。

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接受高等教育的肖亚文,她的认知高出了刘冰、叶晓明、冯世杰和欧阳雪。接受高等教育的丁元英也摆脱了原生家庭的束缚,进入了社会的精英层。

所以,底层的逆袭,得扒掉“无知”这层皮。

当下同样证明了,没有文化、没有知识的人,要想再白手起家,可不是改革开放初期拼胆大就行。没有知识,没有高认知,只能成为创业的炮灰。

第四层:扒掉平庸的思维。

一个底层人,自立自强、能吃苦耐劳、能忍人所不能忍,接受了一定的高等教育,其人生可以有一个突破。但是要想有一番作为,那还得扒一层。这层是——平庸思维

我们看看韩楚风,原本只是正天集团的一个中高层管理者,在董事局论资排辈的话,韩楚风没有多少地位。这个时候,正天集团需要挑选接班人,韩楚风问丁元英:“现在包括我在内,有3个候选人,我到底争还是不争?” 丁元英回答:“此消彼长,给他们两个副总裁让出道,让他们去争,结果就是你的机会。”

赌注一台宝马车,结果丁元英赌赢了。很多人看不懂丁元英的思维,在于普通人做事,是顺着事情发展的线性思维,而丁元英是因果颠倒逆向思考掌握规律办事儿的布局思维。

再比如,王庙村扶贫。丁元英要的结果,是通过“杀富济贫”引发社会舆论,对贫穷根源性的反思。至于“富地”这块肥肉,早就选好了音响龙头企业乐圣。

丁元英跟韩楚风去五台山的途中,已经把自己所布的局说得非常透彻了,后面只不过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执行罢了。而其他人看事情一步步进行的时候,之所以觉得丁元英太神了,那是因为他们身在局中,甚至只是丁元英扶贫布局中的棋子,棋子怎么能够知道主人的心思?

底层人的逆袭,必须扒掉“平庸的思维”。只要骨子里存在平庸的思维,即便拥有再多的学识,最终仍然只是一个平庸之人。

第五层:扒掉“无德”的品行。

《天道》这部电视剧,大部分人的目光都围绕王庙村扶贫的几个角色转悠,却忽视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人物——王明阳。单单从名字上来看,剧中的“王明阳”,跟500年来心学大家“王阳明”的名字相似,作者的用意,已经显示出此人在作品中的分量。

剧中王明阳的背景:

  • 人称冷面诸葛,“马王黑恶集团”军师,高学历,精通法律和社会学,性格沉重、冷静、残忍,心理素质稳定,智商过人,曾经亲自策划、指挥过12起恶性大案。

被抓后,警察无论如何审问王明阳,他都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姿态,任何线索闭口不谈。后来,芮晓丹通过丁元英的指点,做了3天的功课,在儒释道的宗教还有文化属性上做文章,连续审讯8个小时,才撬开了王明阳的嘴。

芮晓丹评价王明阳:“以此人学识,如果不去犯罪,完全可以有一番作为。”

全剧中论思维和文化底蕴,能和丁元英过招的当属王明阳。可惜王明阳没有把他的文化、思维、学识用在正道上。

一个再牛的人,“心”若是歪了,就不是活在底层的问题,而是下地狱的问题。

丁元英曾经说了这么一句话:

“品性这东西,今天缺个角、明天裂道缝,也就离塌陷不远了。”

有着丰富学识的王明阳,因为心歪了,受到法律惩罚,被执行了死刑。无学识的刘冰,同样因为心歪了,而被自己的贪念,引导到死亡之地。

他们两个人的死,恰恰也说明了,一个人无论是生活在底层,还是生活在高层,心术不正,其归宿都是“地狱”。▽《天道》真是影视作品中的“神剧”,这个神的地方在于启发人心。

从此剧中,我们看到一个底层人物的逆袭,必须扒了这5层皮:

  • 第一层:扒掉 “等靠要” 的弱者生存观念
  • 第二层:扒掉 “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的心态
  • 第三层:扒掉 “无知” 的头脑
  • 第四层:扒掉 “平庸” 的思维
  • 第五层:扒掉 “无德” 的品行。

困住一个人的不是阶级,而是思维观念觉悟品行

以上五层皮,看看到底是哪一层,阻碍了你的逆袭?

结束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Share

Related Posts

上一篇 Linux程序设计

标题:Linux程序设计

摘要:Linux程序开发,含C/C++编译工具(make)

标题:自由职业之路-How to work for yourself

摘要:“只上班、不工作”还是“只工作、不上班”?

Comments

--disqus--

    Content
    My Moment ( 微信公众号 )
    欢迎关注鹤啸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