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啸九天 自律更自由,平凡不平庸 Less is More

互联网极客们

Notes(温馨提示):

  1. ★ 首次阅读建议浏览:导航指南
  2. 右上角工具条搜索文章,右下角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鹤啸九天),底栏分享、赞赏、评论
  3. ★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知识点积累起来不容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谢谢理解
  4. ★ 如有疑问,邮件讨论,欢迎贡献优质资料


总结

互联网之子

摘自:2014年09月08日, 互联网之子 – AARON SWARTZ

Aaron_Swartz

Aaron_Swartz

  • 【2021-2-10】语录
  • 请保持好奇,广泛阅读、尝试新事物。我想人们所说的智慧,大多源自好奇
  • “Be curious. Read widely. Try new things. I think a lot of what people call intelligence boils down to curiosity.” ​​​​

成长

1986年11月8日,有个叫Aaron Swartz的人在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州出生。因为他父母创办了一个软件公司,所以,Aaron在3岁的时候就接触到了电脑,然后就着迷了。

我们先通过Aaron Swartz 的青少年时期来看一下他是怎么样的一个天才:

  • 12岁的时候Aaron就创建了一个类似于Wikipedia式的网站(那时还没有Wikipedia),13岁的时候,Aaron赢得为年轻人而设,创作教育及协同非商业网站的ArsDigita Prize比赛首名。 奖品包括参观麻省理工学院及与网际网路界的知名人士见会。
  • 14岁的时候,他就成为了RSS1.0的开发组的一员。(后来,他和 John Gruber一起开发了Markdown)
  • 15岁的时候,进入W3C的 RDF 核心工作组,并写了RFC3870——这个文档描述了一个新的media type – “RDF/XML“,用于定义互联网上的“语义网络
  • 17岁进入斯坦福大学,1年半后,18岁的时候因为受不了教条式的教育缀学,并通过Y Combinator公司的夏季创办人计划成立Infogami软件公司,在那里,他设想了一个Wiki平台来实现他的Internet Open Library——一个开放的网络图书馆。并写了著名的web.py 开发框架。但他觉得自己太年轻,还要有一个合伙人,于是Y Combinator建议他和Reddit合并。于是他在19岁的时候成了Reddit的创始人。虽然Reddit不挣钱,但是相当火,当他20岁的时候(2006年10月),他们把Reddit卖给了Condé Nast出版社,据说挣到了百万美金。然后,他去了这家出版社工作,受不了办公室的那种工作环境,2007年1月离职。

陨落

但是,你能想得到这么天才的一个人,于2013年1月11日自杀了么?那年他才26岁。

从前面Aaron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他是一个特别喜欢Wiki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开放的人,但并不喜欢那些有CopyRight的东西,也不喜欢那些循规蹈矩的东西,他喜欢质疑,喜欢打破常规,用生命坚持着互联网真正的开放精神。但是这样一来,必然会和守旧的世界相冲突。

他在YC搞的那个Internet Open Library(互联网开放图书馆)的项目,他就想把那些没有Copyright的书籍和学术期刊放在网上让全世界的人免费查阅。他就认为固体的图书馆遮蔽了知识的传播,互联网理应成为连接书籍,读者,作者,纸张与思想的最好载体,他非常痛恨任何一家巨型的机构独吞所有书籍的做法。他想把Public Access 变成 Public Domain。在他的青少年时期,他就在不懈地和一切限制信息自由交换和自由共享的做法做斗争。这是他认为的互联网精神,同时也觉得这和美国民主自由的宪法的精神是一致的。

其中有一个例子是这样的,美国法院行政办公室有一个叫 PACER(Public Access to Court Electronic Records) 的政府服务。这个服务会把法庭记录的文件放在网上,如果你要看的话,一页要付费8美分(注意是每页,不是每个文档,美国政府说这只是成本式的收费),这个事他非常不能理解,他觉得这些文件本来就属于公众,没有CopyRight,为什么属于公众的东西还要收费。PACER这个服务每年可以为政府带来1.2亿美金的收入。

于是Aaron在2008年9月4日到20日,他22岁的时候,他用Perl在AWS上写了一个程序,从PACER上下载了270万的文档(2000万页,纽约时报里说他下载大约是总量的20%,但是也有人不到总量的1%)。于是FBI对他调查了两个多月,但最终没有对他起诉。(今天,PACER还在收费,不过你可以使用一个叫RECAP的Firefox插件来免费浏览当年Aaron下载的相关的法律文档)

2008年同年,Aaron创建了Watchdog.net – “the good government site with teeth” 专门用来收集和呈现和政客相关的数据(这个网站访问不到了,不过你可以在Aaron的blog上看一下他的想法)。然后,他还起草了Guerrilla Open Access Manifesto中文版) 下面是节选

信息就是能源

。但就像所有能源一样,有些人只想占为己有。世界上所有的科学和文化遗产,已在书籍和期刊上发布了数个世纪,正渐渐地被少数私有的公司数字化并上锁。想要阅读那些有着最著名研究成果的论文?你必须支付给如 Reed Elsevier 这样的出版商大把钱。

…… ……

我们要夺回信息,无论它们被存在何处,制作我们的副本并和全世界分享。我们要取到版权到期的东西并将它们归档,我们要买下秘密的资料库并将它们放到网上。我们要下载科学期刊并将它们上传到文件分享网络。我们要为游击队开放访问而战。

只要全世界有足够多的我们,那就不仅是传达了一个反对知识私有化的强有力信号,我们还将让它成为过去。你愿意和我们一起吗?

  • 亚伦·斯沃茨 (Aaron Swartz) 2008 年 7 月,意大利 Eremo

Aaron觉得那些对人类有价值的科学和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美国大学每年会向那些出版学术期刊、论文的机构(比如 ISI,Jstor)支付许可费用,许可费用极高,他觉得这是这个时代的悲剧。于是完美主义的他产生了一种责任感。

2009年,他成立了Progressive Change Campaign Committee(进步改变运动委员会),2010年,他又创建了 Demand Progress (求进会)——利用互联网来组织群众与议会和政府对话。

也因为Aaron并不理解政府和这个时代的这些荒唐的行为,于是他开始学习各种政治上的东西去寻求突破,这让他在2010年到2011年,在哈佛大学Edmond J. Safra研究实验室以Lab Fellow的身份主导到了“制度腐败”课题的研究。也因为这个身份,Aaron在MIT做访问学者的时候有 JSTOR的帐号可以通过MIT的网络访问大量的学术期刊。

于是,他把他的laptop放到了地下室网络交换机的机房中,直接插上网线,然后全天后地下载那些JSTOR的学术期刊。(他利用了这些学术期刊的URL链接中的规律来下载所有的期刊),一开始JSTOR把他的帐号和IP封了,并报告给了警方,美国的国家安全警察找到了那间楼道里的机房,然后让JSTOR不禁止他访问,并在那间机房里安了摄像头,钓鱼执法。然后等Aaron去换硬盘时录好像,2011年1月6日就把他给抓了。

那年Aaron才24岁。2011年7月11日,检查官以通信欺诈、计算机欺诈、非法获得信息,以及破坏被保护的罪名电脑来起诉他。可能会受到35年以上的牢狱之灾。这是相当重的罪名。你能想像得到为什么罪名会这么重吗?

事后,JSTOR发声明,说他们并不想起诉Aaron,起诉Aaron的是政府行为,而MIT方面虽然也放弃起诉,并也发表了相关的说明——保持中立。保持中立让MIT基本上名誉扫地,因为这种保持中立的行为违背于MIT一贯鼓吹的黑客文化,MIT成了千夫之指。

当然,美国政府的检查官坚持以重罪起诉他。当时,放在Aaron前有两条路:

  • 1)认罪,承认犯下重罪,35年的判决会变成3个月入狱+1年的居家监禁(不得使用电脑)
  • 2)不认罪,那就有可能接受35监禁年的最坏结果。

Aaron选择了后者,而他的女友则选择了认罪。他的第一任女友后来非常的悔恨,面对国家机器,个体太渺小了

在起诉期间,大家是否还记得美国那个臭名昭著的SOPA( Stop Online Piracy Act)法案?Aaron通过他的 Demand Progress 把民众们网聚起来,和政府做斗争,最终导致了整个社会都在反对SOPA,也导致了那些议员纷纷改变自己的想法,并导致了白宫最终放弃了这个法案。

这是一次民主的胜利,与Aaron有密切的相关。(相信大家都还记得那时美国各大网站都在反对这个网络审查制度)

斯沃茨在2012年反对禁止网络盗版法案(SOPA)的抗议活动上发言

而在次年2012年9月,政府对Aaron进行了更为严厉的起诉,新加入了另外9条起诉,如果成立,Aaron最多获刑50年外加100万美金的罚款。同样,检察官给出了优惠条件,只要Aaron认罪,那就只起诉他6个月的监禁。Aaron再次拒绝。

看到这里,你觉得下载一些期刊,也没有挣钱,为什么要判他这么重呢?这后面有什么故事呢?这是不是更像是一种政治迫害呢(这段时间,好像这些消息并没有进入中国,我们的大多数人依然在使用百度在墙内活得很滋润,另外,这个事在美国那边的IT 圈闹得很大,但似乎也不见各个IT圈的老大们有没有什么表态)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美国政府受够了像`阿桑奇`这样的人了,而Aaron让美国政府更为害怕在有规模有组织的事,所以一定少不了相关的政治迫害,天下政府一般黑

之后,2013年1月11日,Aaron自杀了。大家觉得他是因为来自美国政府的长期恐吓的压力和以及长期的抑郁(理想主义者可能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抑郁证)

这就是Aaron Swartz传奇的一生。他用他的生命捍卫了互联网的开放和自由。

互联网之父,Tim Berners-Lee,在2012伦敦奥运会上的网络环节我们都见过这个人。世界上第一个web网站是1991年8月6日在CERN内的NeXT服务器上运行(今天这个网站依然可以访问:链接),Tim并被没有用这个发明挣钱,而是无偿地把WWW的构想和设计推广给了全世界。《时代》周刊评论他的时候用了这样的一条话:

与所有的推动人类进程的发明不同,这是一件纯粹个人的劳动成果。

而Aaron最崇拜的人就是Tim,Tim也是Aaron的精神导师。

Aaron死了以后,Aaron朋友和合作者,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Laurence Lessig,回忆说,他当年和仅15岁的Aaron 有过一次谈话。

  • Aaron问他:“您刚才讲到网络审查和管制的这些弊病,那您有没有什么实际的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 Lessig有点尴尬地说:“没有。我是个学者,我只负责做研究,解决问题不关我的事儿。”
  • Aaron接着问:“您是个学者,所以解决问题不关你的事儿。那,您作为一个公民,又该如何呢?”

有个男孩叫 Jack Andraka,来自巴尔的摩,14岁,阅读了 Aaron 自杀前推广的JSTOR 的免费学术论文,想出了一种提早检测胰腺癌的方法(一般胰腺癌被查出的时候就是你死的时候。)以此,他成功去了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做研究。Jack说——

“我之所以上了新闻,是因为我们的实验成功了,而这就是为什么 Aaron 做的事有那么重要……这个宇宙中的真理不是只有那些政策制定者曾经弄清楚过的,比如应该限速多少,它还包括那些能让你的孩子,不会因胰腺癌而死的研究。如果没有访问阅读权,那个能解决你的问题的人,可能就永远找不到答案。”

Aaron说的一句话让我挺有感触的——

相信你应该真的每时每刻都问自己,现在这世界有什么最重要的事是我能参与去做的?

如果你没在做那最重要的事,那又是为什么?

附录

互联网之父,Tim Berners-Lee

1 互联网,应该感谢他

大部分人知道乔布斯、扎克伯格、贝佐斯、马云、马化腾……

只有很少的人知道蒂姆·伯纳斯·李(Tim Berners-Lee ), 而他才是WEB真正的教父。

  • 有了他,我们才有了现在的互联网;
  • 有了他,这些互联网巨头才能掌控亿万用户。

1990年12月25日,Tim Berners-Lee利用万维网实现了HTTP客户端与服务器的第一次通讯,构建了一个可以真正使用的商用WEB网络。

32年来,万维网改变世界,最终演变成为现在互联网……

  • 他被评为20世纪时代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 他获得了计算机科学的最高荣誉“图灵奖”。
  • 他被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颁发大英帝国爵级司令勋章。
  • 他被誉为“数字时代”的马丁路德金。

今天的互联网世界能够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与Tim Berners-Lee免费发布源代码有很大关系,他的无私使Web成为一个免费、开放、自由、共享的平台。

他放弃成为亿万富翁,连接了整个世界。

2 “万维网之父”的反击

然而,现在的互联网,已经不是Tim Berners-Lee眼中的互联网。

  • 它不再开放,被Facebook,Google,AWS这些巨头切割为“信息孤岛”;
  • 它不再自由,被各种传统世界的强力机构直接垄断;

近年来频繁发生数据泄露丑闻让李有些遗憾地说:“万维网的初衷遭到了破坏”。

  • 2012年,FB对近70万用户进行了秘密心理实验。
  • 2016年,微软的个人用户邮件被执行“秘密搜查令”。
  • 2019年,Google和YouTube因隐私问题被罚1.36亿美元和3400万美元。
  • …………

互联网本来是想带来一个“更美好和联系更紧密的世界”,但今天的互联网已经完全背离了它的“去中心化”初衷,Tim Berners-Lee眼中微含泪水:“互联网已经演变成一个导致不公平和分裂的引擎,它被强大的力量所支配,任由其摆布。”

因此,这位本来可以功成身退的“万维网之父”开始他的人生反击。

性格随和的Tim Berners-Lee决定开发Web3.0(Solid),该项目的原则是“通过数据赋予个人权力”,这是下一代网络(去中心化互联网)的核心理念,其中数据由拥有者双向控制。

  • ❶恢复互联网平衡,让巨头不能再为所欲为;
  • ❷还权于人,让每个人拥有自己的隐私数据;
  • ❸造就货币,将互联网与区块链技术结合起来。

这个恢宏而伟大的计划,正在静悄悄进行。即便他是万维网的“创世者”,但这也是一场九死一生的战役,汲取“万维网”营养的对手已经长大……

3 理想主义的沦落?

  • 互联网真的发展到了这样可怕的地步?
  • 它最初的理想主义已经彻底沦落?
  • 万维网的“创世者”Tim Berners-Lee是不是小题大作?

先讲两个发生在身边的小故事:一个是搜索引擎的故事,一个是社交媒体的故事。

我们也可以看作是WEB1.0和WEB2.0的普通案例。

  • ❶魏则西的故事:
    • 一名叫做“魏则西”的学生因病离世后——这名学生曾使用百度搜索癌症的治疗方法,引发了一连串对于搜索结果竞价排名的批评。
    • 我们已经没有办法找到自己想要的信息了。WEB1.0最初我们认为“百家争鸣”的时代来临了,最终发现连“保命”信息都可能是假的。
  • ❷“妇联网”的故事:
    • 携程幼儿园教师虐童事件发生初期,一个地方妇联机构的介入,竟然可以让WEB2.0世界“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只要搞定了一个中心节点,整个互联网变成了“妇联网”。

这样的互联网,比曾经没有互联网的任何时代都要高度垄断。

超级规模的互联网公司已经没有机构可以制衡,长尾效应已经失效。

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叠加效应”,现在大型社交网站决定了用户看到什么、甚至决定了他们怎么思考、怎么行动。

Tim Berners-Lee强调道:“最可怕的,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我们已失去了最开始的互联网精神。”

这也是他在年过60岁后,还要出来“光复互联网”的原因。

4 “www网站”与互联网原教旨主义的遗忘

最初的互联网是去中心化的,每个人都可以去构建自己的“数据库”。

现在没有几个创业者愿意去做一个www网站了。

就算是做了一个www网站,上面也只是挂一个二维码。

而这个二维码,把自己从“去中心化”的原教旨主义世界引向“中心化”世界的WEB2.0,它在向自己的用户呼唤:来吧,和我们一起走向这个已经被控制的 “母体世界”。

最开始的互联网创业者都有“数据库”情结,因为那是属于自己的据点。

今天,大部分创业者抛弃了自己的阵地,更喜欢在用户登录时直接导入微信、QQ、微博、支付宝的开放接口,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服务没有办法吸引用户注册,从一开始,这些创业者就抛弃了理想。

为什么这样说,我们说一下www建站的基本流程,和现在的平台型创业有什么不一样:

  • ❶ 购买域名
  • ❷ 购买服务器
  • ❸ 将域名解析到服务器
  • ❹ 写代码,或者引用wordpress开源代码
  • ❺ 配置网站的设置,让代码跑起来
  • ❻ 管理后台,分发账号
  • ❼ 设计图片
  • ❽ 添加内容
  • ❾ 发布内容

大多数互联网创业者只用到了7、8、9三条。

就算是自己建网站,也仍然难以摆脱中心化命运,域名和服务器现在都被巨头“云垄断”。www根节点是仅余的一点互联网原教旨主义,但仍然命运堪忧。

在互联网世界,很少有企业有能力、有信心去挑战现有“巨头”。

5 巨头垄断的互联网:用户即“囚徒”

互联网企业从一诞生就面向全世界,它的竞争也是全球性的竞争。

全球化,这是互联网的特质。

一旦获得了先发优势,同样也会形成前所未有的垄断。

因为数据在企业手里,用户别无选择,最终沦为“囚徒”,这就是现在互联网发展的必然结果。

企业拥有一切话语权和解释权,用户没有任何机会。

更可怕的是,在这个世界,没有第三方裁判。

  • ❶苹果如果下架某APP,这就是断了对方性命,IPhone是一个闭环体系,所以即使是“今日头条”这样的企业也必须低首称臣。一家企业拥有如此权力,这是蒂姆·伯纳斯·李永远都没有想到的。
  • ❷Facebook如果封杀了你的个人账号,你几乎与朋友失去了联系,你就是一个没有戴上电子镣铐的现代“囚徒”。
  • ❸Google如果删掉了你的邮箱账号,你可能再也看不到李子柒的中国视频了。
  • ❹微信如果把你账号给删了,你还得厚着脸皮注册个小号把朋友加回来。

这些互联网企业都成了大数据行业的寡头垄断(包括被称为FANG的Facebook、Amazon、Netflix和Google),扎克伯格、盖茨、贝索斯等人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的数据大亨。

数据是现代世界驱动的燃料,这也是互联网巨头财富增长的源泉。

荒谬的是,用户自己所创造的数据,却成了这个巨头的财产。

  • 2016年,Google和Facebook占了美国数字广告收入增长的75%。
  • 2017年,它们占了美国数字广告支出总额的63%以上。
  • 2018年,Google和Facebook在全球数字广告支出中的比例达到72%。

问问自己,离得开微信吗?你是不是甘心情愿成为“囚徒”?

或者说,现在大部分人类都成了互联网世界的“斯德哥尔摩综合征”患者。

6 权力垄断的互联网:连接的“幻象”

除了互联网巨头的“数据垄断”,公权力也已经开始控制互联网。

2019年12月23日,俄罗斯宣布成功切断了与全球互联网的连接,“俄罗斯网络”(RuNet) 能够在不接入全球 DNS 系统和外部互联网的情况下都能无间断正常运行。互联网流量在俄内部重新路由,将有效使 RuNet 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部网之一。

除了俄罗斯,伊朗在一个月前已经封锁互联网。

2019年11月16日,伊朗政府切断与国外的互联网联系,国内的手机网络也停止提供服务,只能打电话不能上网。伊朗政府表示,只有在确保互联网不会被滥用的情况下,才会解除对互联网的封锁。

这也是为什么美伊关系紧张时,世界上最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跟世界上最大的政教合一的神权共和国,在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网络平台上,使用标准汉语进行外交缠斗。

其实不仅仅是俄罗斯和伊朗,2019年12月13日,印度继续关闭阿萨姆邦和梅加拉亚邦互联网,声称此举是为了控制一项具有争议性且影响广泛的新公民条例的抗议。印度是世界第二大互联网市场,拥有6.5亿互联网用户,而阿萨姆邦和梅加拉亚邦拥有3200万用户。

就算是互联网的诞生地的美国,公权力也一直试图控制互联网。

2013年6月6日,《卫报》和《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家安全局(NSA)和联邦调查局(FBI)于2007年启动了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直接进入美国网络公司的中心服务器里挖掘数据、收集情报,包括微软、雅虎、谷歌、苹果等在内的9家国际网络巨头皆参与其中。

这种权力中心和商业公司的合作,没有什么能够阻挡。

动不动就被关,这还是互联网吗?

“互联网”只是一种“幻象”,互联网随时都可能变成“互怜网”。

7 如果这一代互联网人老去?

作为互联网最早的一代人,我们见识过互联网的蛮荒时代,知道互联网原本的样子。

但如果再过50年,Tim Berners-Lee已经死去,我们这一代也已经不在呢?

连互联网本来的样子都不知道,如何谈“光复互联网”。

如果互联网这样发展下去,你有了孙子,他生活在苹果构架的一个APP场景之中,吃饭、理发、上学、医疗、坐车、买房、打老婆、搞婚外情……衣食住行什么都有,这是一个能满足他所有需求的世界,唯一他不知道的是,他生活在一个互联网公司构建的虚拟场景之中。他根本不知道,APP之外还有APP,局域网之外还有互联网。他们将生于苹果,并且死于苹果,苹果将是人终生的坟墓。

我们这一代人还有反思的机会,但到了下一代,可能连这种反思的机会都没有,因为他们一出生就沉浸在一个互联网“缸中大脑”里面,在算法推荐中度过“充实的一生”,在“信息茧房”里幸福一辈子。

就算未来有一个NEO出现,当未来人类面临红蓝药丸选择时,会选择继续在矩阵中过完娱乐的一生,还是归依举步维艰互联网的原始之城?就算这些互联网公司随时可以将你格式化,只怕大部分人仍然愿意服从它们,这就是人类的悲剧,我们正在给自己制造囚笼。

按照现在的路径走下去,人类的未来是什么?

8 “万维网之父”能“光复互联网”吗?

2019年12月,波士顿的冬天并不寒冷,但Tim Berners-Lee感觉到了冷意。

他推出Solid的项目已经有一年了,一切似乎波澜不惊。

像往常一样,Tim Berners-Lee坐在他破旧的笔记本电脑前,重新思考这一年来的发展。

一年前,他决定利用他的名声以及掌握的互联网技术,从集中网络中获利的势力手中夺回权力,让每一个互联网的私人用户,重新掌握自己应该有的数据管理权,但他规划的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得到太多人的反应,针对Facebook、谷歌、亚马逊的战争是长期而艰巨的。

要光复互联网,就要扭转两代人形成的生活方式,这简直在“反人类”。

我们已经习惯了“即时行乐”,很难再去“深度学习”。

他们已经习惯了“作茧自缚”,很难打破自己的舒适区。

Tim Berners-Lee推出的万维网让用户变得太懒,他造就了互联网的伟大,但这种伟大正在阻碍他自己的计划。

但Tim Berners-Lee仍然相信Solid将会与开发者、黑客产生共鸣,这些人对企业和政府控制互联网非常担忧。他说:“开发人员一直都有革命精神。”绕过政府间谍或企业霸主可能是Solid的吸引力,但更大的吸引力将是对黑客更有吸引力的东西——自由。

Tim Berners-Lee可能高估现代人类了,32年前的人类可以共同创建互联网,但今天到哪里去寻找这样独立、坚强、勇敢、热爱自由的用户呢?

虽然他是“万维网之父”,但要想“光复互联网”,很难。

第四公民

  • Edward Snowden, 斯诺登,棱镜门事件

  • 书籍:永久记录,“棱镜门主角”斯诺登揭露美国监控全世界的真相)

永久记录

内容简介

本书是爱德华•斯诺登的自传,记录了他在童年、少年、成年时期的经历,以及自己价值观变化的全部过程。书中内容既反映了现代网络科技的发展,也表现了作者对美国政府监视行为的不安,并表达了他内心深处的反思与告白。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斯诺登的童年回忆。他自小开始对计算机程序语言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由此走上了成为系统工程师之路,寻找网络的秘密。第二部分是斯诺登受雇于美国情报机构期间的经历。在此期间,他冒着极大的风险曝光了美国政府的大规模监视系统。这一部分还讲到了他为建立这个系统所做的工作,以及促使他曝光事件的原因。第三部分是斯诺登逃亡到中国香港和俄罗斯,联络媒体继续曝光整个事件的经历。在这一部分中,他也袒露了内心的矛盾。

作者简介

爱德华•斯诺登, 1983 年出生在北卡罗来纳州的伊丽莎白市,在马里兰州的米德堡长大。经训练,成为一位系统工程师,曾作为一名普通雇员就职于美国中央情报局,后成为美国国家安全局外包技术员。因 2013 年 6 月将美国国家安全局关于“棱镜计划”监听项目的秘密文档披露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遭到英国和美国的通缉。随后,斯诺登前往俄罗斯,并在同年 8 月获得一年的临时政治避难,后延期至 2020 年。

他因在公共服务方面的贡献而获得无数殊荣,包括瑞典“正确生活方式奖”、德国“揭秘者奖”、“瑞登奥尔揭发真相奖”、国际人权联盟“卡尔•冯•奥西茨基奖”。

书籍摘录

前言

我的名字是爱德华·约瑟夫·斯诺登。我曾经为政府服务,但现在,我为民众服务。我花了将近 30 年才明白这是有差别的,而当我明白时,我在办公室里惹出了一些纰漏。结果,我现在把时间都用于保护民众不受我以前身份的危害——一个中情局(CIA)和国安局(NSA)的间谍,一个自以为可以打造美好世界的年轻技术专家。

我在美国情报系统的工作生涯仅持续了短短七年,我讶异地发现,这只比我在不是自己所选择的国家流亡的时间多了一年而已。然而,在七年的任职期间,我经历了美国间谍活动史上最巨大的改变——由锁定监视个人转变为大量监视全部人口。我在技术上进行协助,让一个政府得以搜集全世界的数字通信,长期储存,并且随意在其中搜寻。

“9·11”恐怖袭击事件之后,美国情报机构对于未能保护美国,放任珍珠港事件以来最惨烈、最严重的攻击在他们眼皮底下发生,深感愧疚。因此,领导者试图建立一个系统,防止他们再度疏于防范。这个系统必须以科技为基础,而这是人数众多的政治科学专科生与商业管理硕士所不懂的。最秘密的情报单位对我这样的年轻技术专家敞开大门。科技怪咖因而统治了地球。

要说当时我懂什么的话,我很懂计算机,所以我快速晋升。 22 岁时,我第一次通过国安局最高机密安全调查,得到组织结构图最底层的一个职位。不到一年,我到了中情局,担任系统工程师,可以四通八达地进入一些全球机密网络。唯一的成年人主管是一个在值班时看罗伯特·陆德伦(Robert Ludlum)及汤姆·克兰西(Tom Clancy)的平装书的家伙。情报单位在雇用科技人才时打破一切规定,他们通常不会雇用没有大学学历的人,后来至少要是准学士才行,而我两者都不是。无论如何,我都不应该被放行进入才对。

从 2007 年至 2009 年,我被派驻在日内瓦美国大使馆,是少数以外交身份为掩饰的技术专家之一,我的任务是把中情局带进未来,让欧洲外站上线,将美国用以监视的网络数字化及自动化。我这一代不只是重新设计情报工作,我们全面重新定义情报。对我们来说,重要的不是秘密会晤或暗中交换消息,而是数据。

26 岁时,我表面上是戴尔公司的员工,但仍为国安局工作。委外合约成为我的身份掩饰,我这类科技型间谍几乎都是这样。我被派到日本,协助设计国安局的全球备用系统——一个庞大的隐蔽网络,确保即便国安局总部被核弹轰炸夷为平地,也不会损失任何数据。当时,我并不明白架构一个保存每个人生平永久记录的系统竟会是一个悲剧性错误。

我在 28 岁时回到美国,获得极高的职位升迁,加入负责戴尔与中情局双边关系的科技联络团队。我的工作是跟中情局的科技部门主管们开会,以设计和销售他们可以想到的任何问题的解决方案。我的团队帮中情局设立一种新型的运算架构——云端,这种科技首创让每一名干员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存取及搜寻他们所需的任何数据,不论距离多么遥远。

总结来说,以前的工作是管理与连接情报流通,后来的工作变成设法加以永久保存,接着又变成让情报可以在各地取得及搜寻。 29 岁时,我去了夏威夷,承接一项国安局的新合约,此时我才注意到这些计划。在那之前,我一直被“知情的权利”这项教条困住,无法了解我这些特殊的、隔离性任务背后的目的。直到来到这个乐园,我才终于能够看出我做的所有事情是如何被整合起来的,像一部巨大机器的齿轮互相啮合,组成了一个全球监视系统。

深入菠萝田下面的一条坑道——珍珠港时代的一座旧地下飞机厂——我坐在终端机前,可以近乎无限地取得世界上几乎所有男女老幼的通信记录,只要人们曾经拨打过一通电话或碰触过一台计算机。这些人当中包括 3.2 亿美国同胞,他们日常生活的一举一动都遭到监视,不仅严重违反美国宪法,更违背自由社会的基本价值。

你读这本书的理由在于:我做了一件以我的职务来说很危险的事。我决定说出事实。我搜集美国情报系统的内部文件,作为美国政府违法的证据,并把它们交给新闻记者,他们审查之后公之于世,举世震惊。

本书将说明我为什么做出这个决定,我所依据的道德与伦理原则,以及我为什么会有这些原则,这亦关乎我的一生。

人生是什么?不只是我们说了些什么,甚至不只是做了些什么。人生亦包括我们所喜爱的、所相信的。以我而言,我最喜爱和相信的是联结,人际的联结,以及促成这些的科技。当然,这些科技也包括书籍。但对我这个世代而言,联结主要意味着使用互联网。

在你产生反感、明白互联网疯狂毒害我们这个时代之前,请你谅解,对我来说,在我认识互联网之时,它是很不一样的事物。网络既是朋友,也是父母,是一个无边界、无限制的社群;既有单一的声音,也有无数的声音,是一个已经有人垦殖但尚未遭到剥削的共同地带,各种各样的部落和睦相处,每个成员都能自由选择自己的姓名、历史和风俗习惯。每个人都戴着面具,然而这种多数匿名造就的文化所产生的事实多于造假,因为重点在于创造与合作,而不是商业与竞争。当然,这中间也会有冲突,但善意与善念会胜过冲突——这正是真正的先驱精神。

如此一来,你便会明白,我说今日的网络是“无法辨识”的是什么意思。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改变是一项有意识的改变,是少数特权人士的系统性努力的结果。在线发展电子商务的早期浪潮很快便成为泡沫,接着在 21 世纪之初终于破灭。在那之后,企业界意识到,人们在网络上的兴趣不仅在于消费,更在于分享,而且网络促成的人际联结是可以卖钱的。如果人们在网络上想做的事主要是跟家人、朋友和陌生人报告自己的近况,从而得知家人、朋友和陌生人的近况,那么企业只需要设法将自己挤进这些社交互动中,再从中获利即可。

这便是监视资本主义的开端,也是我原先所认知的网络的终点。

如今,具有创造性的网络已然崩溃,因为那些美好、高难度、有个性的网站关闭了。便利性的承诺让大家关掉自己的个人网站——因为那需要持续的、辛苦的维护——改换成脸书网页和Gmail账号。所有权的表象让人容易搞错现实。很少有人在当下即明白,我们所分享的一切都将不再属于我们。以前电子商务公司因为找不到让我们有兴趣购买的产品而倒闭,其后继者现在找到可以贩售的新产品了。

“我们”就是那个新产品。

我们关注的事物、我们从事的活动、我们所在的地点、我们的欲望——我们揭露有关自己的一切,不论刻意还是非刻意,都受到监视并被暗中出卖,极力拖延随之而来的无可避免的侵犯感,因此我们大多数人直到现在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这种监视持续受到积极的鼓励,甚至得到众多政府的资助,渴望由此获得大量的情报。除了登录和金融交易, 21 世纪初期所有的在线通信几乎都没有加密,这表示在许多时候,政府甚至不必为了想要知道他们的客户在干什么而去找企业,他们可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监视整个世界。

美国政府在全然漠视开国宪章的情况下屈服于这种诱惑,而且一旦尝过这棵毒树的果实,便陷入狂热,无法自拔。暗地里,政府掌握着监视全民的权力,这种权威就定义上而言,对无辜者的伤害远大于对犯罪者的伤害。

直到我完全了解了这种监视及其伤害,我才惊觉,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民众,全世界的民众都从不曾获准投票或是有机会表达我们对这种程序的意见。这种近乎全球范围的监视不仅未经我们同意便设立,而且刻意隐藏每个层面,不让我们知道。遭到变更的每一步程序与其后果都不让所有人知道,包括大多数国会议员。我可以去找谁呢?我可以跟谁谈呢?泄露实情,即便是对律师或法官或国家,都会构成一项重罪,全盘揭露事实将会遭到联邦监狱终身监禁。

我感到迷惘,陷入忧郁,跟自己的良知斗争。我爱我的国家,我相信公共服务,我们全家、我们这个数个世纪以来的家族,多是一生为国家与人民服务的男男女女。我本人便宣誓为民众服务,而不是为一个机构或一个政府,也支持与捍卫宪法,而宪法所保障的公民自由已惨遭蹂躏。现在,我不仅参与其中,还是干下这种勾当的人。那些工作,那些年——我究竟是为谁做事?我如何在雇用我的机构的秘密合约以及我对美国立国原则的宣誓之间求取平衡?我应该对谁效忠?或者对什么效忠?在何种地步,我有道义上的责任去违背法律?

回想那些立国原则,让我得到了答案。我明白,站出来向新闻记者揭露我的国家滥权的程度,并不是倡导什么激进的事,比如摧毁政府或是摧毁情报体系,而是重新追求政府以及情报体系自己确立的理想。

唯有对人民权利的尊重才能衡量一个国家的自由,而我相信这些权利实际上是国家权力的界限,明确界定一个政府在何地及何时不得侵犯个人领域或个人自由——在美国革命时期叫作自由,在网络革命时期叫作隐私。

从我挺身而出至今,已有六年了,因为我目睹了全球各地所谓的先进政府保障这种隐私的决心逐渐削弱。而我认为,联合国也认为隐私是基本人权。然而,这些年间,这种决心不断减弱,民主退化成威权民粹主义。这种退化,在政府与媒体的关系中尤其明显。

民选官员企图抹黑媒体,而真相的原则遭受全面攻击,更教唆及煽动了这种情况。真相被刻意掺杂了虚假,并且借由科技将这种造假放大为空前的全球混乱。

我极为清楚这个过程,因为虚构造假向来是情报系统最黑暗的一面。单是在我的职业生涯中,同一批机构便操弄情报以营造战争借口,并且使用非法政策与隐讳的司法权,将绑架视同“异常拘留”,将刑讯视同“强力侦讯”,将全民监视视同“大量搜集”。这批机构毫不犹豫地指控我是中国双重间谍、俄罗斯三重间谍,更糟的指控是:千禧世代。

他们说得口沫横飞、无的放矢,主要原因在于我拒绝为自己辩护。从我挺身而出的那一刻起,直到现在,我都坚决不透露我私生活的任何细节,避免给我的家人和朋友造成进一步的伤害,他们为了我的原则已经吃了够多苦头。

由于担忧加剧他们的苦难,我一直犹豫要不要写这本书。毕竟,与决定公开我的一生相比,决定挺身而出公布政府罪行的证据,对我来说还比较容易。我所目击的滥权需要我采取行动去应对,而没有人因为无法抗拒自己的良知而去写一本自传。因此,我试图取得本书指名道姓的每个家人、朋友与同事的许可,或是公众人士的许可。

正如同我不愿作为他人隐私的片面仲裁者,我从不认为单凭我一人可以选择哪些国家机密必须对民众公开,哪些不可以。所以,我只对新闻记者揭露政府文件。事实上,我没有直接向民众揭露任何文件。

我相信,正如同记者们所相信的,政府可以隐藏一些信息。即便是世上最透明的政府,也可以隐藏一些事情,比如地下情报员的身份与部队在战场上的行动。而本书没有此种机密。

在叙述我的一生的同时,保障我所爱的人的隐私,并且不暴露合法的政府机密,这并不是简单的任务,但这是我的任务。在这两项责任之间,才有我的容身之处。

朱利安-阿桑奇

  • 朱利安·阿桑奇,从黑客到职业揭秘者

  • 童年生活颠沛流离 14年37次搬家
    • 14岁前的阿桑奇一直跟随母亲四处流浪,在他的母亲和一名音乐家的关系演变成暴力时,他几近封闭游离在自己的世界中。
    • 16岁成为黑客 20岁因入侵网络被捕
    • 20岁的阿桑奇与好友们闯入一家电信公司的网络终端后被逮捕,法官最终以“智能好奇”为理由只判决他支付小额的赔偿金。
  • 为争夺孩子的监护权一夜白头
    • 28岁的阿桑奇因为孩子的监护权与妻子打了一场官司,虽然最终达成了协议,但阿桑奇还是因此而一夜白头。
  • 创办“维基解密”网站 主张信息透明、自由的交流
    • 35岁的阿桑奇创建“维基解密”网站,他相信信息的透明和自由交流会有效的阻止非法治理,这样才能对抗靠隐瞒真相来维持霸权的政府。“真相通常是战争的第一个受害者,所以美国或更广泛的国际社会的公众有权知道真相。”阿桑奇如是说。
  • 性格古怪居无定所 携带一台电脑闯天下
    • 39岁的阿桑奇马不停蹄地往来于世界各地,随身携带的一袋衣物和手提电脑。而古怪的性格也使他很少出现在媒体面前,即使出现,对待媒体也十分的谨慎。
  • 涉嫌性侵犯被通缉逮捕 可能将面临牢狱之灾
    • 12月7日,阿桑奇因瑞典方面发出的通缉令而在伦敦一个警察局自首,随即被正式逮捕。罪名是性侵害(sex by surprise),而并非此前媒体一直报道的“强奸罪”。英国各界名流筹集了上百万英镑的保释金要求保释阿桑奇,但被法庭拒绝。如果罪名成立,阿桑奇可能将面临着两年监禁。

维基解密 WikiLeak

2012 年,阿桑奇因涉嫌强奸两名女性受到瑞典检方调查,为了避免被引渡回瑞典审判,阿桑奇在同年前往厄使馆接受庇护。2017,瑞典检方宣布终止对阿桑奇强奸罪指控的调查。但因为担心被引渡到美国,阿桑奇依然留在了大使馆。

七年间,阿桑奇一直住在只有 330 平方英尺(约 30 平方米)的空间里。接近阿桑奇的医务人员称他患有肩周炎、牙病和抑郁症。

2019年4月11日上午,厄瓜多尔驻伦敦大使馆(以下简称「厄使馆」)官方宣布撤回对阿桑奇的外交庇护。伦敦警方随即逮捕了阿桑奇,理由是阿桑奇在 2012 年向厄使馆寻求政治避难,这违反了英国的保释条例

昔日的「黑客罗宾汉」(the Robin Hood of hacking)费力地抬起头,神色憔悴,不断地向着镜头呼喊,「抵抗到底!」(Resist)。

  阿桑奇被捕的消息甫一刊出,立刻在全球的社交媒体上引来无数人的关注,人们纷纷表达自己对于这位维基解密创始人命运的关心,以及对他所代表的新闻自由的唏嘘。

在被伦敦警方押上警车的过程中,阿桑奇一直喊着「抵抗到底」(Resist),手里还揣着美国知识分子戈尔·维达尔的书——《国家安全的历史》(The History of The National Security State,书中写了作者对美国安全机构的批评)。

  对于阿桑奇的呼喊,他的信众们这样回应:阿桑奇被逮捕之后,厄使馆外依旧有支持者摆放的「释放阿桑奇」(FREE JULIAN ASSANGE)的标语。阿桑奇在接受庭审时,一群抗议者在被摄像机和守卫堵住的入口,高呼「自由,自由,释放阿桑奇」(Free, free, free Assange)。

Free press. Free Assange.

阿桑奇被捕,引发了人们对新闻自由的讨论。

  • 「难以置信,他只是说了真话。」
  • 「当你因为说真话而被捕,说明这世界已经堕落了。」
  • 「政治家:你可以用知情权,只要那些事实与我们无关。」

早在 4 月 4 日,维基解密就称收到消息——阿桑奇将在数天内甚至数小时内被驱逐。上周五,阿桑奇的法律团队就表示,「特朗普政府想起诉发布真实信息的出版者(publisher),如果英国和厄瓜多尔愿意当他们的帮凶,这将是民主悲哀的一天。」

  阿桑奇之所以被美国视为威胁,是因为维基解密曝光过很多让美国政府颜面尽失的秘密文件。维基解密是阿桑奇在 2006 创立的大型文档泄露及分析网站。因为使用技术手段保证泄密消息的原始开源无法被追踪,维基解密号称是安全级别最高的举报平台。另外,网站呈现的也都是「纯粹的信息」(pure stuff)——它们没遭过滤,未被重写,不是编造(No filters, no rewriting, no spin)。

  2010 年 4 月,维基解密在一个叫 Collateral Murder 的网站公布了 2007 年驻伊美军杀害平民的视频,同年 7 月,维基解密发表阿富汗战争日记,内容包含逾 76900 份关于阿富汗战争文档,10 月,维基解密又公开了逾 400000 份文档,称为伊拉克战争纪录。2011 年 4 月,维基解密又泄出了关塔那摩监狱手册。这些都让美国在国际上的声誉遭到重创。那一年间发生的泄密事件,让阿桑奇的「揭秘事业」迎来了一个巅峰。

2010 年,阿桑奇公布阿富汗战争日记 | 视觉中国2010 年,阿桑奇公布阿富汗战争日记 | 视觉中国   2016 年 7 月 22 日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举行前夕,维基解密公布了美国民主党国家委员会(DNC)内部的 19252 封绝密邮件和 8034 个附件。部分邮件指出了希拉里暗中勾结民主党高层打击同党竞选人、勾结媒体等丑闻。当时正受厄使馆庇护的阿桑奇对外表示,「维基解密已经运营了十年,近千万份文件,数千个不同的来源,我们从没有弄错过。」

  《纽约时报》认为(http://t.cn/E6Fn0kb),虽然阿桑奇不是传统记者,但他的行为却和《纽约时报》等媒体没什么差别——找寻并公开政府和官员希望保密的信息,并努力保护信源。有意思的是,阿桑奇本人对媒体将他渲染成活跃在电子前线的黑客非常反感,因为他认为这是媒体利用大众对黑客的误解来歪曲维基解密的形象。

  七年前,阿桑奇说过:「我不是想说维基解密有多成功,而是想表示世界媒体危机重重的现状。一个五个人的团队公布了比其他媒体加起来都多的机密文件,这是(媒体业的)耻辱。」他还告诉(http://t.cn/E6FEeLX) The Sydney Morning Herald,他希望看到所有媒体都发展自己的维基解密形式,即便这会让他的网站关门大吉。

杀毒软件之父——迈克菲

【2021-6-25】迈克菲:杀毒软件之父,吸毒、逃税、娶妓女,引渡前死于狱中?

6月23日,杀毒软件之父约翰·迈克菲被发现死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监狱牢房中。这位传奇人物既精彩又荒诞的人生就此画上了句号。而在他死前几个小时,西班牙法院刚刚同意将他引渡回美国。约翰·迈克菲究竟面临美国政府怎样的指控,以至于一宣布引渡就自杀呢?

  

1.天才还是瘾君子

1945年9月,在英国格洛斯特郡辛德福德,一个二战美国大兵和英格兰本地姑娘的孩子出生,他就是约翰·迈克菲。

约翰·迈克菲的传奇人生仿佛从他出生时就已经注定了,因为在其他小朋友还在咿呀学语时,他已经历了生活的巨变,甚至——生离死别。很小的时候,迈克菲就跟随父亲从英国搬到了美国弗吉尼亚州生活。以至于很多年后,有人问起他小时候在美国和英国的生活有什么不同时,他竟然说记不清有何具体的差别。但迈克菲一定会记得另一样东西——酒,以及酗酒成瘾的父亲。酒精毁了迈克菲的童年,也毁了他的父亲。在迈克菲15岁那年,酗酒成瘾的父亲开枪自杀。而年少无知并缺少管教的他,不但和父亲一样成为了酒鬼,还变本加厉地开始尝试毒品,成为了一名瘾君子。

上帝总是喜欢在给人关上一扇门的同时又开一扇窗,生活艰难、无人管教的迈克菲却在数学上很有天赋。

很难想象,在吞云吐雾和醉眼迷茫间,迈克菲不但拿到了数学学士学位,还开始攻读起了数学博士研究生。要不是因为在读博期间因指导本科生时,和这位女本科生发生了超越友谊的关系,迈克菲的头衔可能早就变成了迈克菲博士。迈克菲和这位女本科生结婚了,他成为了一名受人追捧的程序员,先后在美国宇航局、通用电气、西门子等不同的机构和公司工作过。但他始终未能戒掉自己的毒瘾,对毒品的依赖变本加厉,甚至开始在午休时间公开在办公室吸毒。

▲年轻时的迈克菲

酒毁掉了迈克菲的父亲,毒也让迈克菲的生活变得艰难。1984年,迈克菲的结发妻子离开了他,公司也开除了他。

2.杀毒软件之父

迈克菲的心理承受能力显然比其父亲要强大一些。在经历了家庭和工作的一系列变故后,他没有寻死,而是做出了一丝丝改变。他开始主动地走进戒毒和戒酒机构,也开始重新规划起自己的职业生涯。既然没有公司雇佣,那就索性自主创业吧

1987年,在3年未碰毒品之后,他创立了以他自己名字命名的公司迈克菲(McAfeeAssociates)。迈克菲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杀毒软件,而这款杀毒软件的名字也叫迈克菲。其实,早在迈克菲在为其他公司写代码的时候,他就遇到了世界上最早的计算机病毒C-BRAIN,从那时起他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开发一种可以杀计算机病毒的软件。因为在他看来,计算机病毒和黑客的到来将无法避免

正如迈克菲预料的一样,计算机业和计算机病毒的发展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而作为全球最早的以计算机安全为主业的公司,迈克菲公司和迈克菲杀毒软件也大获成功。至今,迈克菲公司仍然是全球最大的计算机安全技术公司之一,而迈克菲本人也常常被大家称之为杀毒软件之父

迈克菲是优秀的创业者,或许也是码农界的战斗机,但绝不是好的投资人

1994年,迈克菲公司上市两年后,约翰·迈克菲贱卖了这家自己亲手创立的公司的全部股份,获利1亿美元。但他可能并不会想到,2010年英特尔公司收购迈克菲时,迈克菲的市值已高达76亿美元。

千禧年前后的十来年,迈克菲毫无作为,他投资的小型飞机、豪宅、牧场等项目均损失惨重,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他的财富缩水到400万美元。

3.退居中美洲森林

迈克菲的选择总是这么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2009年,63岁的迈克菲并没有抱着这剩下的几百万美元,在美国享受安稳的退休生活。而是搬到了中美洲伯利兹北部一个名为Carmelita的村庄定居,并在这里开发一项又贵又奇怪的项目,从丛林植物中合成抗生素。从美国到加勒比海地区,迈克菲一系列表现显得很反常。他在村庄里建了一个独立区域,由九间房屋、一个棚屋、一个货运集装箱和一个仓库组成;整个区域都被围栏围起来,并且戒备森严,门口还有保安站岗。迈克菲一直声称这里是生物实验室,但职业生涯180度的大转弯,再加上曾经是瘾君子的前科,会让包括伯利兹警方在内的所有人引发遐想,觉得这是一位疯子的莽撞无知,更怀疑这是要迈出制毒的一步。

2012年4月,40名伯利兹警察突袭了迈克菲的独立空间,当警察撬开大门时,60多岁的迈克菲正和他18岁的女友在床上睡觉。

▲在伯利兹的迈克菲

警察们都以为他们会在这里找到冰毒,但最终他们只找到了化学加工设备和一个武器库。迈克菲的大部分枪支是拥有合法执照的,化学加工虽在某些地方违规,但并没有制毒的证据。最终,虽然警方总觉得错过了什么,但因缺乏证据,他们也只能没收这里的非法武器和设备,并对迈克菲进行了罚款。

▲迈克菲在伯利兹创办的QuorumEx公司,试图利用伯利兹丛林中的植物提取新的药物

突袭事件之后,迈克菲离开了伯利兹北部的森林,搬到了安伯格里斯岛的圣佩德罗。

▲迈克菲与女友埃姆什维勒在圣佩德罗

与伯利兹北部森林的隐秘相比,圣佩德罗的海滨更像是寻乐的天堂。在这里,迈克菲与18岁的女友艾米·埃姆什维勒结了婚,但他的身边,还有很多其他的女友,她们中的很多人都从事着和埃姆什维勒以前一样的职业——妓女。

▲迈克菲与女友们

迈克菲在圣佩德罗的快乐生活因一场谋杀案而结束。

2012年11月11日,迈克菲的邻居雷戈里·福尔在自己的家中被枪杀。

  

  ▲被枪杀的邻居雷戈里·福尔

迈克菲与福尔这对邻居,因迈克菲的狗的问题矛盾已久。如今,在没有人破门而入的情况之下,福尔在家中被枪杀,迈克菲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嫌疑人。这一次,虽然警方还是没有证据,但迈克菲选择了逃离。他染了黑发、贴了胡须,乔装易容离开了伯利兹,辗转多地回到了美国。

4.重操旧业

回到美国的迈克菲重新拾起了他熟悉的互联网行业。计算机和互联网行业的迅猛发展并没有影响迈克菲的竞争力,年近古稀的他依然显得宝刀不老。

2013年,他先是从自己熟悉的安全计算机网络设备领域出发,创办了未来中央时态公司。次年,乘着移动互联网的春风,他又将自己的核心产品D-Central做成了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并发布到安卓的操作系统上。

作为杀毒软件之父,在这个注重信息安全的时代,迈克菲一刻也没有闲着。他曾警告人们不要使用智能手机,取笑苹果手机超容易被破解,批评安卓的操作系统有漏洞,声称自己可以轻松读取个人社交媒体私信等等。他所做的这一切,不仅是为了提醒人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注意网络安全。更重要的是,他要让自己公司的网络安全产品卖得更好,让自己和公司获得更大的利益。与此同时,随着移动支付业务的迅速崛起,迈克菲进入了一个新的赚钱赛道——货币加密

迈克菲先后担任了MGT、Luxcore等公司的的首席执行官,他将所有时间都花在货币加密上,也为自己再次积累了巨额的财富。

▲作为MGT公司CEO的迈克菲在进行演讲

然而,迈克菲推荐的货币加密产品也并非全都有效。根据后来政府监管机构的检验,迈克菲在2017年至2018年期间为多家客户推荐的七种加密货币产品,很多都“基本没有价值”,但迈克菲自己却从中赚了超过2300万美元。货币加密本身只是为了让货币在网络和移动支付时变得更安全,但在迈克菲这里却成为了偷税漏税的手段。迈克菲通过加密货币交易账户,将自己的很多收入进行了隐藏,从而逃避纳税义务。

  

  ▲迈克菲的货币加密宣传画

美国税务局是全球征税执行最为严苛税务局之一,即使是中国的网民也早有耳闻。

  • “在美国,死亡和交税是每个人都逃不掉的。”

不知道迈克菲是老糊涂了,还是真的以为自己的货币加密可以瞒天过海。据媒体报道,迈克菲竟然在2014年至2018年的4年间未提交任何纳税申报表……

2020年10月,迈克菲在西班牙准备登上飞往土耳其的飞机时被捕,他并被指控近些年赚取了数千万美元却从未交税,同时他还还被指控以他人的名义隐瞒游轮和房产等巨额资产。如果罪名成立,迈克菲可能面临最高30年的监禁。在西班牙被捕后,迈克菲聘请了著名的律师进行最后的挣扎。律师表示,美国政府试图对迈克菲进行政治迫害,他们只是想杀了迈克菲。西班牙国家法院并没有采信迈克菲和他律师的意见。6月23日,西班牙国家法院授权将迈克菲引渡回美国。

几个小时后,西班牙巴塞罗那监狱牢房中,迈克菲结束了自己传奇的一生。

季逸超

履历

季逸超履历:

  • PeakJi 真名季逸超,90 后男生,小时候在美国生活,在北大附中读高中期间接触 iOS并加入威锋网 WEIP 技术组,先后参与了 wefit 输入法的完善和各种越狱研究,高三设计并开发猛犸 1 网页浏览器,大一推出猛犸 4。
  • 虽然现在 App 应用市场已经看不到猛犸网页浏览器的身影,但在当时这个浏览器被国际知名评测网站 App Advice评价,“猛犸4”重新定义了浏览器的标准,还有测试网站建议在 iPhone 上预装这款浏览器,可见其影响力。这让他在 IT 界一炮而红,并斩获了 Macworld 2011 特等奖。
  • 季逸超,Peak Labs实验室CEO,同时也是北京信息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大三学生,已经和编程打了10年交道。
  • 因为家庭的关系,季逸超在美国生活学习了几年,直到小学二年级,他才回到北京。当时,学校组织了一个机器人竞赛队伍,带队老师将他招至队中。
  • 在这支队伍里,季逸超开始学习计算机编程。上了初中,他迷上了操作系统。加上比尔·盖茨的创业故事和Linux神话的影响,让季逸超彻底爱上了操作系统研发。
  • 到了高中(北大附中)阶段,他已经开发上市了7个软件,最便宜的一个也卖出了300美元。
  • 高三时,季逸超推出“猛犸1”浏览器,大一时推出“猛犸4”浏览器,成为APP上个人开发的浏览器中下载量最大的产品,并因此获得Macworld2011的特等奖。Macworld Asia 2011 Award 特等奖获得者,《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
  • 此后,各路资本都找上门来,最终真格基金和红杉资本联合投资季逸超,帮助他成立了Peak Labs实验室,季逸超成为一位年仅20岁的CEO。他在自己的微博里写道:实验室将“以贝尔和施乐为目标”。

PeakJi 所有的产品都是由他独自完成设计、美工、算法、编码、测试和推广,是个十足的天才少年

90后技术宅研发Magi一夜爆红,新一代知识化结构搜索新时代来了

11 月 7 日,微信群里突然炸了,大家似乎都在讨论一个叫做 Magi 的搜索引擎,据说搜索结果和现在的搜索引擎很不一样,能够输出以结构化知识呈现的结果。Magi 仿佛“一夜爆红”,访问量剧增,导致自 2012 年就不再更新微博,其他社交媒体也久未有动态的创始人季逸超更新了一条微博:

内容大致是不知道为何 Magi 突然蹿红,在没有做任何推广的前提下访问量剧增,导致 Magi 服务器直接崩了……

在置顶微博中,自称自闭很久的创始人还告诉大家,Magi 其实并不是单纯的网页搜索引擎,而是自主阅读文本并持续纠错的 AI

互联网数据浩如烟海,质量参差不齐,如何将这些数据处理成机器能够理解的数据结构时隔巨大的挑战。Magi.com 提供了与互联网数据交互的新方式,而 Magi 系统背后的技术平台则承载着另一半重要的意义:让机器像人一样能理解并充分利用互联网中无穷无尽的知识。

那么,Magi 到底用到了哪些 AI 技术呢?

从零设计研发了整个技术堆栈,包括原创 succinct 索引结构的分布式搜索引擎使用专门设计的 Attention 网络的神经提取系统不依赖 Headless 浏览器的流式抓取系统支持混合处理 170 余种语言的自然语言处理管线独一无二的训练/预训练数据。这个系统通过引入传统搜索中的 query-independent 质量因素,使得优质可靠的消息源会更被重视其基于多级迁移学习的提取模型则完全摒弃了人工规则、角色标注、依存分析等限制泛化能力的环节,并且可在 zero-resource 的前提下直接应用到各种外语文本上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而随着数据的积累以及来源多样性的扩充,这个系统还能够持续学习与调整,自动消除学习到的噪音和错误结果。

而季逸超本人也在 Magi 推出后在知乎上进行了更加详细而全面的技术解读(来源:知乎用户季逸超,链接:网页链接):

工作原理

How it works (灵魂手绘凑合看吧…)

几年来 Magi 的产品形态改变了很多(请分开看待 Magi 系统和 Magi.com 这个搜索引擎),技术上的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 一、利用率和通用性
    • 能够 exhaustively 提取重叠交错的知识,且不利用 HTML 特征。不预设 predicate / verb,实现真正意义上的 “Open” Information Extraction。具体来说,Magi 不再依赖于预设的规则和领域,“不带着问题” 地去学习和理解互联网上的文本信息,同时尽可能找出全部信息 (exhaustive) 而非挑选唯一最佳 (most promising)。Magi 通过一系列预训练任务淡化了具体实体或领域相关的概念,转而学习 “人们可能会关注内容中的哪些信息?”。为 Magi 设计了专门的特征表达、网络模型、训练任务、系统平台,并投入大量精力逐渐构建了 proprietary 的专用训练/预训练数据
  • 二、覆盖率和实效性
    • 配合自家 web 搜索引擎以评估来源质量,信息源和领域不设白名单,综合Clarity(清晰度)、Credibility(可信度)、Catholicity(普适性)三个 Magi 权衡知识工程的规模化和准确性难题的量化标准来进行来源质量评估。大幅提升实时性,热点新闻发布后几分钟内,就可以搜到结构化知识了。
  • 三、可塑性和国际化
    • 没有前置 NER 和 dependency parsing 等环节,减少母文本信息的损失。为 Magi 的提取模型设计了专用的 Attention 网络结构以及数个配套的预训练任务。具体来说,网络结构主要解决了复杂依赖关系和搜索空间爆炸的问题,让长文本下高效的 exhaustive 的知识提取成为可能。预训练任务则是对上述 “环节” 问题的新尝试,主要目标是淡化实体、predicate、领域的约束,充分利用多种不同的训练数据,并且降低线上持续学习修正过程中模型更新的开销。技术栈完全 language-independent,可以实现低资源和跨语言 transfer。由于技术栈本身已经完全 language-independent,在设计预训练任务时,会专门 “引导” 并期望模型能在较浅层对语言有足够的抽象能力

福布斯封面人物季逸超:90后的新型学习方式

2012年12月6日,以“education3.0—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教育”为主题的新浪2012中国教育盛典在北京JW万豪酒店隆重举行。新浪教育盛典自2008年创办以来,至今已连续举办5届,已成为中国教育界、媒体界的品牌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本次盛典揭晓2012年度十大教育新闻、中国榜样家长、微博风尚大奖等重要奖项,独家发布《教育Did you know》微视频。此外,为鼓励行业奉献者,首次启动了“点亮教育未来”亮灯仪式。在八分钟教育观点分享环节,Macworld Asia 2011 Award 特等奖获得者,《福布斯》中文版封面人物季逸超分享“90后的新型学习方式”。以下为演讲实录:

首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相信在教育行业基本上没人知道我,因为我们所谓做科技,也是大家今天一直在讨论的移动互联网。我们跟教育本身关系比较远,我以学生的角度讲一下我的前世、今生。我以前是一个独立开发者,独立开发我们今天一直在讨论的移动互联网。我之前有一个比较知名的产品,我不敢说我们的用户群是很大的,但是我们一直坚持着高端跟收费的原则,挣的都是真金白银。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碰到我的恩师,也就是现在台下的徐小平老师,在他的忽悠下我决定创业,成立一个互联网公司,我现在作为创始人兼CEO。刚才提到了,我是史上最穷,最丑的福布斯封面人物

讲到我的教育经历,当我还是一个学生,按中国传统教育来说成绩不算好。后来我渐渐发觉我适合写程序,作为一个程序员写一些很小,很无聊的程序,在一些高手看来也是不行。后来用户体验比较火,大家经常说一个产品好不好,除了背后技术和销售,最重要是用户体验,我渐渐接触到产品的设计和体验开发。这个东西是一个比较缺失的东西,现在没有一个专门的机构,大学里也没有人讲这个,这个完全要靠自觉,这个不好衡量我们的水平,自认为水平比较臭。终于到现在我也是CEO,究竟怎么样还有待实践考证。

  我是怎样走上这条“不归路”。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我觉得我不是一个好好学习的料,后来我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长大了,我发现我真不是一个好好学习的料。这时候我已经意识到,出去大家都按现在的学习方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上大学,在大学里学习,最后又跟大家一起失业的话,这不是一个事。所以我今天强调是我自己学习的方式。

  我一开始接触美国的基础教育,后来跟大家一样在中国上了义务教育。我上了一个很特别的高中,这个待会儿会提到,跟我现在创业的关系特别大。再后来,多种渠道的自学。着重突出是我高中时期和我自学的点。高中是一个环境,自学是一个最重要的渠道。

  我们高中在北京,在全国也是比较奇葩的一所学校。我们每天中午有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可以干很多的事情,尤其是社团,社团是跨越了班级和年级的东西。我之所以特别强调这个,我在这儿认识到我的两位合作伙伴,我们一起成立了这个公司。一直到了高中,即便再忙有考试,我们学校基本上保证在3点钟放学,剩下的时间是我们自己的,当然我选择学一点东西,写点程序,挣点小钱。我们学校有50多个社团,我们虽然也是以玩儿为主,但却是态度上跟很多别的社团是不一样的。比如我在我上学的时候,我也开过培训班,也搞过所谓的教育,比如计算机会考前抱佛脚班教育,也挣了第一桶金。现在学校都在改革,有些学校走的比较快,有的学校走的比较慢,终究在一定时间发现那时候学校跟我们记忆中的中学和小学完全不同。

  着重讲一下自主学习。我们这里讲的不是基础学科的教育,比如数学、物理,这一块我没有什么发言权,这里讲的是比较前沿,比较尖端的东西。以移动互联网的角度来说,当我们想学一个最前沿的东西的时候,我们可能想到我要找教材,我找培训班,我到网上找一找建材。其实我觉得最前沿的东西是没有机构可以培训的,比如2008年iPhone出来了,这时候APP这个东西大家没有什么概念,开发者更是少,你要是在网上找他的材料,只有苹果自己的文档,但是非常的晦涩,要找培训班是绝对不可能的,那时候大家刚刚接触到APP这个东西,我们自己没搞明白。过了半年我们搞明白了,这时候APP淘金期已经到了,大家想想我躺在家里天天睡觉能挣2万块钱,我为什么要到培训班当老师?

  在移动互联网的环境下我们如何自学?入门是我们要看苹果,看苹果最晦涩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往往我们想要看教材,想要找培训的原因,出自于偷懒,我们其实想走一些捷径,但是捷径不能给你带向最前沿的东西。当你有一定的入门之后,很重要的是讨论,这些讨论我们要强调权威性,讨论不是慢无目的的讨论。比如我要研究一个化学的东西,不能到天涯的八卦版问。

  第一个,一个国外的网站Stack Overflow比较了解,还有一个雅虎类似百度知道,他前期比较严谨,国内比较严肃和比较有氛围的社区,知乎。这三个东西有一个特点,当我们学习一个东西的时候,我们讨论不是一群人每个人都表达自己的意见,最后谁也说不服谁。这三个网站有一个明确的观点,我们讨论的东西是要有答案的,不是让大家都在哪儿说了一通之后各自回家。我作为一个程序员学了一个知识和表情我很想应用,这时候我可以做一些项目,比如开源的东西。我想跟更多的人分享,我可以把我的产品分享出来,我们可以想想其他的学科,比如我在写一个数学论文,我找到这样一个社区,把我们昨天的研究成果马上放到这个专业领域里,这些人大家可能不用在网上认识,也不用留什么情面,我做的好他们表扬我一下,如果做的不好会很猛烈的攻击。到最后经过同样的分享和学习,我们渐渐的成为了这个领域里水平稍高的一些。

  最重要的一点要去试点一试,再说到移动互联网,2008年的时候大家刚刚学会怎么做APP,移动互联网营销德模式。大家会发现前沿的东西虽然很酷,但是成本很低。比如我在实验室发现一种新的材料,我不用大规模的推,我们起码做出一点点产品,能让普通人都能接受的东西,我们把他推到市场,即使不是市场我推到一个小圈子里试一试,我希望大家在学完之后,尤其是自学完之后试一试,拿市场检验我们自己的学习成果。

王垠

履历

王垠于 1997 年从四川大学本科毕业,保送到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直博。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软件工程专业就读时,主要的研究方向在集成电路布线算法;期间,他因《完全用 GNU/Linux 工作》一文和对 TeX 的推广等“非研究成果的业余东西”而出名。

后来,他在只剩一年就要博士毕业之时申请退学,并将 1 万 7 千余字的“退学申请书”(题为清华梦的粉碎)公布在网上,当时引起舆论界一时对教育体制、理想主义等的热议。此后,王垠求学于康奈尔大学、印第安纳伯明顿大学等名校,并在微软、Google、Facebook 大型科技公司任过职。

只不过,这些地方都没能留住王垠,他在博客上记录了自己的每一次离开——他从康奈尔大学退学时发文《 Cornell 感受》;从印第安纳伯明顿大学退学时发文《对博士学位说永别》;在 Google 实习离开时发文《我和Google的故事》;离开微软时发文《一个人的罢工》。由于王垠在社交媒体上十分活跃,不少网友都私下称其为“码农界的网红”。

1.高考败北,打乱心态

有清华情结,本来可以轻松考入清华大学,语文发挥失常(考了96分),总分比清华录取分低2分,补录到四川联合大学(四川大学前身),90年代四川大学录取分在全国五十名之外,《鱼翅与花椒》作者90年代在四川大学留学,谈到四川大学的学风懒散,与北京学校不能比,整个成都都是一种慢节奏的慵懒状态。王垠在保研面试中,院士指出四川大学最多算个三流学校。高考与清华失之交臂对王垠的心态造成影响,可能也是后来三次博士退学的一个原因。

2.处理不好与直接上级的关系

喜欢批判头衔比自己高的人物,能力太强,直接上级的洞察力、技术判断力都不如自己,自己又不愿意闷声发大财,受段位比自己低的人膜拜,而在段位高的人那里不受待见。比如,在清华读博期间跟导师价值观不合,不愿意发表没有意义的文章(参考《清华梦的粉碎—写给清华大学的退学申请》)。在谷歌实习,“一意孤行”按自己的想法实现静态代码索引服务Grok(参考《我和Google的故事(2015 修订版)》)。揭露VP Engineering把大家的功劳全拉到自己身上,没有贡献,帮倒忙,瞎指挥让团队无法工作(参考《对某领导离任有感》)。揭露管理者的假把戏(参考《美国公司管理层的洗脑技巧》)。

3.不愿意违心为自己的技术站台

出版商约稿,不愿意将自己的名字与低级别、吹牛大王的名字放在一起(参加博文《真相》)。不愿意参加“低级别”论坛,“中国的各位牛人大佬,却可以不知羞耻地用自己的“名”换来“利”,被贪欲驱使而到处站台宣讲和鼓吹。”。不愿意为那些只想利用自己的名气,看不到自己实力的公司服务。

批判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参考批判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自动驾驶系列文章),而王垠自己在Intel上海做的工作就是深度学习,就好像卖酒卖烟的人跟顾客说烟酒对身体有害。

4.没有持续的做一件事

王垠不是没有实力拿到高头衔,而是不愿意妥协,比如2005年在清华再坚持一年就可以拿到一个博士学位,结果辗转到12年也没拿到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多次换研究方向,多次退学,多次换工作,做不同的方向(先后做过程序语言、深度学习),在微软认为拧螺丝的工作无聊、看不到成长,在《经验和洞察力》中谈到“每进入一个新的公司,我进入的几乎都是不同的领域。”

点评

王垠的同学王益的一段评价写的很贴切:

王垠是个理想主义者,而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是机会主义者,寻求 Survival。我以为两类人都值得敬佩:机会主义者是社会主流,实际上起着勤恳的工蚁的作用,是社会进步的主力;理想主义者是少数,像指方向的灯塔。有的灯塔方位不对,有的灯光暗淡,不能给人信任感,但无论如何,这世界不能少了灯塔。

王小波在杂文《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中谈到知识分子应该关注社会问题,批判社会,针砭时弊。王垠在这一点上做的就很到位,喜欢揭示各种技术和社会的真相,比如《中国人的信任危机》这篇博文就很精彩,揭露了996加班文化、IT界风气、住房建筑质量、靠技术圈钱、迷信头衔等问题。

从世俗角度看,王垠40岁还没有一线城市房产,没结婚,没孩子,不能算成功者,但王垠拥有出色的洞察力,以及批判精神,这些人本身的魅力才是永恒的,所谓“不以成败论英雄”,正如钱穆先生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谈到的,不得志、失败者可以比成功者更伟大,事业成功的人,人们的关注度停留在他的事业上,事业失败的人,人格魅力才更加彰显,比如项羽比刘邦更有人格魅力。

结束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Share

Related Posts

标题:数学历史与知识-Maths History and Konwledge

摘要:人文与数学的前后关系;数学软件

标题:暗网解密-Darknet

摘要:暗网背后的故事

Comments

--disqus--

    Content
    My Moment ( 微信公众号 )
    欢迎关注鹤啸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