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啸九天 自律更自由,平凡不平庸 Less is More

如何高效学习-How-to-learn-more-effectively

2021-05-07
鹤啸九天
阅读量

Notes(温馨提示):

  1. ★ 首次阅读建议浏览:导航指南
  2. 右上角工具条搜索文章,右下角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鹤啸九天),底栏分享、赞赏、评论
  3. ★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知识点积累起来不容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谢谢理解
  4. ★ 如有疑问,邮件讨论,欢迎贡献优质资料


学习方法

知乎:为什么大多数人宁愿吃生活的苦,也不愿吃学习的苦?(主动吃苦)

  • 学习金字塔:
  • 主动学习>被动学习
  • 教授>总结>实践>看书>听课

如何对学习上瘾

【2018-7-19】如何对学习上瘾

  • 抖音刚出来的时候,有人发问:好奇怪,我就随便看了会儿手机,一天一夜就这么过去了?
  • 是的,好玩儿,上瘾。
  • 有人甚至P了一张图,就是本文的封面图,把鸦片换成了手机。
  • 当代“网络成瘾品”远不止是抖音,还有各种电脑与手机游戏,某些问答网站,福利发码网站等。
  • 工作虽然很忙,但空闲的时间其实也不少,可一旦用这些东西“休息休息、放松放松”,你的时间感便大为钝化,不知不觉就投入了一个周末,一个月的周末,一年的周末
  • “上瘾”、学习、刻意练习,以及神秘的“心流”状态。

为什么会上瘾

常说上瘾的事物都有什么?

  • 第一类:毒品、看色情、喝酒、抽烟相关的
  • 第二类:聊天,打篮球,打游戏、打麻将等等这两类

大脑有一套专门通过多巴胺调节学习行为的神经回路,被称为上瘾回路

  • 上瘾回路的生理核心同样位于大脑的边缘系统。边缘系统位于大脑皮层的边界位置,不但在情绪反应中起重要作用,同时也在学习记忆行为中起关键作用。
  • 边缘系统是脊椎动物,比如人类等哺乳动物,最原始、最早期的大脑。
  • 所以从生理角度来讲,上瘾行为其实不可耻,相反,它是人类文明能够发展壮大到现在程度的生理基础。在这套原始的大脑,也即边缘系统中,接受多巴胺刺激的核心组织叫伏隔核,伏隔核通过不断接受各个脑区兴奋传来的多巴胺信号刺激,从而变得活跃并最终形成兴奋记忆,也就是上瘾回路,让人更容易沉浸到某种行为模式中去。

在没有强烈的主动意识干预时,边缘系统中的兴奋记忆会强迫我们继续寻找和重复相应的兴奋刺激,从而形成上瘾模式

换句话说,多巴胺赋予你沉迷游戏的欲望。在多巴胺的信号机制中,你不会感到「我玩王者荣耀很爽」,而是让你觉得「这把我能翻」「下把一定赢」「再赢一把排位就升段位了」。

  • 由于多巴胺是直接作用于大脑的奖励回路,于是,一次又一次地,我们打开手机或电脑,点开同一个游戏,周而复始。

总结:

  • 上瘾就是做一件事,简单容易确有很大回报。
  • “回报”并不是真实的物质回报,而是一种感觉。 相比之下,学习要付出很多,很辛苦,却没什么回报,为此,怎么会上瘾。

《疯狂成瘾者》这本科普书

  • 成瘾的基础和情绪一样,也非常之简单,就是神经调节分泌多巴胺。毒品本身并不直接导致成瘾,而是改变了神经调节,让多巴胺在短时间大量分泌,超过做爱、超过赚了100万、超过成为大英雄、超过电影、游戏,以及,学习。

这种机制根植于人类的大脑,非常原始。人活着往往就是为了这么点乐子,你完全是抗拒不了的。

当然,话也不能说死。有一种叫“伊博格碱”的化学物质,对于治疗成瘾症似乎有点作用。不过这个东西本身也是强力致幻剂,它切断人的“成瘾机制”下手十分之狠,直接将其连根拔除,让人变得清心寡欲、看破红尘、再无念想。

  • “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佛系”……这次,是真的。

人活一世,说白了无非是想稳定地分泌一点多巴胺。一点欲望都没有,这差不多算是“精神死亡”了,走到了一个极端。

所以,“成瘾”,别害怕——一刀分黑白,想要完全去除,活着也就没啥意义了。你应该中性地看它,灵魂出窍一样审视它,把它当成一种工具。

你要是对啥都没瘾,你才是没希望的。

什么是学习

《刻意练习》这本书出来以后,很多读过的人大呼:“哇,原来好好学习,就是这么简单!只要把旧知识和新知识连接起来,4分新的,6分旧的,一直练习,就能熟练!”

其实吧……这本书只是用了比较通俗、煽动性的语言,将一些早就已经是教育界、心理学界的共识给又说了一遍。

温故而知新,孔子老早都说过了。西方教育理论、学习心理学给教师的建议,也是让老师尽量能够搭建一座桥梁,将旧知识和新知识打通,这样学生才学得下去,效果也最好。

刻意练习本身是教育的本质,也是学习的本质。只不过,新旧知识的比例没调好,很多人的效果就打了折扣。但不管你怎么走,到最后,都得回到这里,自己建立一座桥,自己过去。这个时候,你的“旧知识”也许和新知识并不是平行的,而是一种你自己熟知的理论、一种世界观、一种直觉结构、一种跨学科的遥远的模型、别人的看法。但你仔细一想,它还是“旧知识连到新知识”,还是“刻意练习”,一点都不神秘。

成瘾 + 学习 = ?

一半旧的,一半新的——老师的责任,本质上来说,就是把知识,嫁接在学生脑子里。

嫁接理论”:要想把信息、观念传播出去,影响大众,那就要先分析大众的已经有的“常识”,然后把观念嫁接到这些“常识”上面,这样人家就比较容易接受,就算不接受,印象也十分深刻。

  • 基督教文明都熟悉圣经故事,有些关于国家的格言,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好,我们借用过来,将轴心同盟和上帝的意志对接起来,让人间的战斗变成对罪恶的讨伐,每个人都变成了圣战士。这就叫“标准嫁接”。
  • 孔子为人宽厚,是道德上的圣人,可惜,很少有人知道,他还因为嫉恨而杀过人,也就是少正卯,一个比他还会说漂亮话,以至于吸引了他大半学生的超级讲师。此之谓“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 大家都讲,中国的政治组织,运作起来都有很强的“关系模式”,都喜欢做表面功夫,喜气洋洋——今天表扬一个模范,明天抓一个典型,很有中国特色。
    • 周雪光深挖这个现象,从组织社会学的角度提出了“运动型治理”的理论,一下子就把很多逻辑打通了(见聊一本2017年刚出版就被禁掉的书),让人大呼过瘾,记忆深刻,拍案称奇。这就是“原来如此”。 “嫁接”,就是针对“旧知识”,展示“新知识”,要么延续它,要么反对它,要么解释它。一番下来,观众必然印象深刻,甚至觉得你说的真TM有道理。

说到这里,各位朋友,你发现没。这不就是“教育”吗?观众不就是在“学习”吗?而且,学习的效果还很好。甚至,很多人,对此还成瘾——特别喜欢自己的“三观”被刷新、被改造、被重塑。

某数据平台曾经做过一个数据统计,人们平均沉迷于今日头条的时间,为每天半个多小时,仅次于微信,超过很多直播平台、视频应用。今日头条的看家本事是啥?就是推荐算法。推荐算法推荐的都是啥?少部分是猎奇的,八卦的,大多数都是“挑战常识”的信息。

实际上,新媒体的写法,一个核心要旨,就是要学会对大多数人的“常识”操刀,让人越读越爽,就像吸食鸦片一般。你看,这不就是对“学习”上瘾吗?

心流:沉迷学习,废寝忘食

心理学里面专门有一个概念,用来描述人们沉迷于学习、工作、创造的状态的,有些人可能已经听过,叫做 “心流”。

百科词条的定义:

  • 心流(英语:Mental flow)在心理学中是一种某者在专注进行某行为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如艺术家在创作时所表现的心理状态。某者在此状态时,通常不愿被打扰,即抗拒中断。定义是一种将个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种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这个状态多好——沉迷学习,废寝忘食。

那如何达到心流状态?

“心流”在心理学领域的开拓探索者,《心流:最优体验心理学》的作者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就认为,要想达到沉迷工作的“心流状态”,要做到三点:

  • 明确目标:确定你的目标是啥,要具体;
  • 必要难度:别太难,也别太容易,有点挑战;
  • 及时反馈:及时观察结果,根据结果快速调整;

畅销书《盗火:硅谷、海豹突击队和疯狂科学家如何变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里面就有一些“邪道”办法

  • 给大脑上电磁刺激,刺激出心流状态的β波;
  • 嗑药,瞌出个全神贯注;比如,
  • 冥想,进入一种神秘的宗教体验,然后在这种宗教体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子……

为啥你不能对学习上瘾?

怎么对学习上瘾?总结一下,上面我谈到了两种可能:

  • 新知识刷新了你的“常识”,让你拍案称奇;
  • 进入心流状态,学得废寝忘食;

进入心流状态的 “明确目标、必要难度、及时反馈”,两者其实具有某种相通性:

  • 明确目标自不用说,做任何事的基本法则。
  • 及时反馈呢?听着也像是老生常谈。
  • 关键点是“必要难度”。

为啥你不能做到对学习上瘾呢?

  • 因为有些事情,你根本找不到目标;也无法先入为主地对新信息进行定义,从而明确地区分新旧知识——往往只有你做了一次,你进到这个事儿里面,过一段时间,你才能摸清楚这里面你熟悉的是啥,你不熟或者比较难做的是啥。 这个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你的耐性。可能还没走到那个关口,自己就先放弃了。

如何对学习上瘾

理解你的学习,控制你的进程。

【2022-5-15】如何让自己对学习上瘾?

可以借鉴游戏化设计的方式,给一件事赋予目标规则反馈三个特征,这个反馈可以不断调整,但都是让你激动亢奋的。将这种特征融入任何看似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的事时,一切就变得相对容易了。 然而,不是所有的事都能找到最高理想并坚持的。在找到最高理想之前,给那些仍需需要坚持的事,赋予性或金钱的反馈,恐怕是一个万能的坚持公式。

  • 坚持健身,不如将反馈设想为对妹子的吸引力,当然,你大可露骨的想象各种可能。以此,每次训练便有了动力。
  • 坚持阅读,不如将反馈设想为每一个组块知识可能带来的收益。每一本书,都是一堆钞票等你啃。读哲学这类务虚品类的书,我甚至都赋予了其务实的意义:哲学改变思维方式,思维方式作用于赚钱时的思考能力。 将这个思维方式迁移到其他需要漫长学习投入期的技能上,莫不如此。

《上瘾》里讲多变的酬赏分为三种:

  • 社交酬赏(别人的认同)
  • 猎物酬赏(金钱、信息、资源)
  • 自我酬赏(成就感、操控感、胜任感)。

如何让自己对学习上瘾

  • 一是建立触动信号,如定闹钟。
  • 二是简化行动,让目标清晰明了。
  • 三是奖励自己多变的酬赏,让每一个奖励充满了惊喜感。
  • 四是多投入。越投入,越舍不得放弃。

学习方法

通用学习方法

【2023-1-31】通用学习方法,源自

  • 费曼技巧:通过教小白来查缺补漏,加深理解
  • 西蒙学习法:持续六个月专攻一科
  • 番茄工作法:工作计时(25min),劳逸结合
  • 思维导图:图解思维,放射导图,结构化
  • 八大思维图示法:八大思维八结构,专项思考
  • 跨界融合:博采众长
  • 方法迁移:领域迁移,能力通用化
  • 对比学习:多项对比,归纳,总结
  • 广义动量定理:广义动量七要素,探究本质
  • 系统思考:系统思考两模型,分析系统
  • 总结归纳:归纳总结

世界十大学习方法

世界十大学习方法

  • 拆分
  • 类比
  • 联想
  • 溯因
  • 广义动量定理
  • 系统思考
学习方法 左脑思维 右脑图解 备注
拆分 问题拆分,各个击破 思维导图、括号图、波士顿矩阵、MECE原则  
类比 由两对象相似推断有其他相似 比例四项式、类比四项式、桥形图、韦恩图  
联想 联想到其他事物 思维导图、圆圈图、曼陀罗思考法、双气泡图  
溯因 推理到最佳解释的过程 溯因推理树、树状图  
广义动量定理 力在时间上的积累效应 物理学图、简笔画  
系统思考 分析各事物间相互影响 系统思考图、系统方框图  
       

费曼技巧

如何快速学习

【2021-4-25】如何一周内快速摸清一个行业 真正实用的方法应该是可以让新人在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论的基础上最终能自发地建立出一整套完整的分析框架的,而这方法论非常的简单,就是思考及分析的时候要“由低维到高维,由小及大,由点及面”,引用黑衣人的结尾片段(视频

让大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知. 行业分析的一个思考框架(视频)

这个方法论一共有2个部分,4个环节,2个思考方式。

  • Part 1 由小及大(代入式思考:业内人士视角)
    • 环节1:分析行业内的一家头部公司(关键词:收入&成本)
    • 环节2:分析整个行业(关键词:竞品对标)
  • Part 2 由点及面(跳出式思考:外部人士视角)
    • 环节3:分析行业的目前的趋势(关键词:自我对标)
    • 环节4:分析整个行业的周期(关键词:发展&波动)任何一个人认识一个事物都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行业分析也不例外上来连这个行业里的一家公司是怎么赚钱的都搞不明白,就直接分析趋势及周期基本就是在痴人说梦了当然,只分析和了解公司挣钱的逻辑,完全不考虑大方向即趋势和周期,这对于整个行业分析来说也是不完整且缺乏思考深度与高度的

知乎:做人不要懒

康奈尔笔记本

康奈尔笔记法又叫5R笔记法,是记学、思考运用最好方法。Walter Pauk博士就是在康奈尔大学任教,后来这个方法在全校推广

  1. 记录(Record)。在听讲或阅读过程中,在主栏(将笔记本的一页分为左小右大两部分,右侧为主栏,左侧为副栏)内尽量多记有意义的论据、概念等讲课内容。
  2. 简化(Reduce)。下课以后,尽可能及早将这些论据、概念简明扼要地概括(简化)在回忆栏,即副栏。
  3. 背诵(Recite)。把主栏遮住,只用回忆栏中的摘记提示,尽量完满地叙述课堂上讲过的内容。
  4. 思考(Reflect)。将自己的听课随感、意见、经验体会之类的内容,与讲课内容区分开,写在卡片或笔记本的某一单独部分,加上标题和索引,编制成提纲、摘要,分成类目。并随时归档。
  5. 复习(Review)每周花十分钟左右时间,快速复习笔记,主要是先看回忆栏,适当看主栏。

康奈尔把一页纸分成三部分,左边四分之一左右和下面五分之一左右的空间单独划拨出来。版式如下:

使用康奈尔笔记好处是笔记逻辑十分清晰,各板块内容不重复,不容易出现内容东添西补情况,但问题也在于此,有时笔记其实只需要记录就好,不必背诵等。

如何有效地增加你的知识储备,让自己获得深度思维?

什么是学习

  • 库伯学习圈

什么样的知识适合我们

  • “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的英国已故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对于知识有过这样一番论断:“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或那个知识有没有价值,而在于它的比较价值。”
  • 应该把时间用在学习对自己具备“比较价值”的知识上。而这个“价值”,是跟其他知识,对于自己的作用而比较出来的。

要怎么学

  • 每天都会接触到很多信息,但未必真正能够学到知识。
  • 知识跟信息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需要经过我们的大脑加工、理解、重塑而形成的深度化认知结构。而后者,只是属于片面化的传播内容。
  • 数据只是一种事实的呈现,对我们的作用是最小的。
  • 但如果你能够把所接触到的数据,经过自己的深度理解,一层层地转化为信息,知识,智慧,那么这些内容,对我们就会提供很大的作用。
  • 所以我们所谓的“学习”,就是把“未经加工”的数据,转化为“获得加工”的知识,甚至是智慧,这样才会对我们真正起到指导工作或生活的作用。

“黄金学习圈”。所谓黄金思维圈,是源于西蒙·斯涅克提及的一种看待问题的三个层面。

  • 第一个层面是What,就是理解事情的表面,要做的事情。
  • 第二个层面是How,找到做这件事的渠道,实现如何做。
  • 第三个层面是Why,明白自己这样做的背后原理。

根据你接触到的内容,运用黄金学习圈去深度理解,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你才能够掌握其背后的意义和作用。

什么是知识

知识大概可以分为四类:

  • 1,事实知识(know-what);
    • 这是一种通过观察、感知或呈现数据,就能获取了解的知识。如中国有56个民族;苹果是手机的其中一个品牌;太阳从东方出来等等。
    • 这些知识,单靠死记硬背就能够掌握,虽然它们对于我们生活没有起不到什么作用,但掌握这些知识,是让我们脱离文盲的第一步。
  • 2,原理知识(know-why);
    • 一些在自然界客观存在科学原理和法则,就是属于这种知识。如物理学的万有引力定律,经济学的供需定律,心理学的鸡尾酒效应等等。
    • 这一类知识,需要我们在深入理解背后的运作机制后,才能转化为我们知识储备的一部分。它们未必对我们生活有确切的作用,但会提升我们的认知思维,让我们变得更有学识。
  • 3,技能知识(know-how);
    • 这种知识,需要经过我们不断地练习,才能掌握到有关技术或诀窍的知识。诸如你的销售能力,演讲能力,管理能力等。
    • 这种知识,是在原理知识的基础上,经过自我实践深化而得来的个人经验,会有独特的个人烙印。好比厨师,不同的厨师做同一道菜,在味道上都会有所不同,但他们都有能力把菜做出来,吸引到不同口味的客人。
  • 4,人际知识(know-who);
    • 这是一种“外向联系”的知识,具备这种知识,你就懂得如何跟别人建立关系,获得想要的帮助。
    • 例如你想出售自己的画作,你就需要运用相关的人际知识,接触到愿意购买你作品的人。或者你不会销售,你就要懂得联系相关的人员,给你提供帮助。

这种知识,某程度上会夹杂着自己的“个人智慧”,包括如何看人,识人,用人等,通过某种“价值交换”,让别人能够帮到自己。

尽管知识被分为四种,但每一种的知识,都没有明确的学习尽头,所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筛选出适合知识学习,就是掌握知识储备的一个重要步骤。

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根据下面这四个层面“取长补短”,或者“去芜存菁”,找到自己要学习的知识精华。

  • 第一个层面,帮助自己生存的知识;
    • 懂得如何运用好我们自己的身体,如何减少疾病发生的可能,甚至如何避免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意外,都是需要我们学习的知识。
    • 无论是食品安全上的知识,还是出门在外的自我保护知识,这些都需要掌握到一定程度,才能够让自己更好地生存于这个世界。
  • 第二个层面,帮助自己更好生活或工作的知识;
    • 你下个月就要考试,但你对于某些题目还不懂得怎么做,或者你的工作职责就是要提高产品的销售额,但你对此还没有相关的头绪,那么这些知识,就应当是你尽快要掌握的一部分了。
    • 跟我们生活或工作有切身关系的直接,都具备一定的“比较价值”,至少跟我们学会如何打好游戏这类知识相比,它们更有价值。
    • 如果你是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你就需要根据前文所说的那样,通过学习黄金圈,再通过实践的方式,慢慢去积累它们了。
  • 第三个层面,能够满足自己某种心理需求的知识;
    • 有些人喜欢看小说,并不是那些小说写得怎么出色,仅仅是因为小说能够满足到他某种心理需求而已。
    • 同样,有些人喜欢玩游戏,那么一些跟游戏相关的知识,他都能够如数家珍地给别人说出来。想一想,你身边是不是有很多“吃鸡”高手,教导你怎么更好地吃鸡呢?

这些知识虽然对我们没什么用处,但提升陶冶我们的情操,缓解我们的压力,诸如艺术创作,摄影拍摄等,只要这些知识能够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意义,那就值得去积累、学习。

所以,找到喜欢的知识,然后让它们改变我们的生活,这就是学习的核心宗旨了。

如何增加你的知识储备?

  • 第一,以兴趣为导向,以实用为原则;

在我们学习某种知识之前,我们先要问一问自己,学习这类知识,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然后再问自己,有什么方法可以帮助自己获取这类知识。最后思考一下,自己想要掌握这种知识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足够。

如果我们对此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无法勾起自身的兴趣,我们就很容易半途而废。因为人都是喜欢做一个能够立刻显现作用的事情,如果长期做着一些没有变化的事,我们的大脑就会选择逃离。

所以,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实践的方式去学习和运用知识。好比你学习口才,当你学到一个技巧,就要在日常生活中刻意运用出来;学习写作,就要按照方法,特意去写一篇文章出来。

只有这样去学习,才能够产生价值。

  • 第二,懂得梳理知识,建立知识体系;

把学到的新知识,跟自己之前学到的内容联系起来,然后让它们成为一个具有逻辑体系的知识框架,这样我们才能够触类旁通地掌握学到的知识。

例如你看书学到心理学的“鸡尾酒效应”,这个原理说明人的大脑,对于一些跟自己有关的东西,会生出强烈的注意力。

那么这种大脑的现象,用在其他地方上,诸如说话时,让别人感到重视,说一些跟别人相关的话题,不要只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那这样的交流,就会更容易建立人际关系了。

这就是心理学知识的实际运用,也是跟口才方面的知识联系起来了,这就是对知识触类旁通的掌握。

如何有效地增加你的知识储备,让自己获得深度思维?

  • 第三,学会分辨真假知识,去芜存菁;

当我们学习知识的时候,最好要找到这种知识的“源头”,因为只有是第一手的知识,才不会因为传播的关系而发生偏差。

很多时候,我们接收到的信息,已经经过不同渠道的加工和整理,最后给我们呈现出来的知识,已经完全变了样了。

所以当我们对于某种知识存在怀疑的时候,一定要针对这种知识寻找源头,理清知识的脉络和时间线,去除不相关的部分。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掌握到核心的部分,提升我们的认知能力。

  • 第四,把吸收到的知识,传授给他人;

根据研究表明,知识留存率最高的行为,就是把学到的东西教授给他人。

教授给他人,不是说要“好为人师”,而是要让自己有一种实践的方法,强迫自己梳理学到的知识。当你把学到的东西讲给别人知道,而别人也能够理解时,说明你已经把“数据”转化为“知识”或者“智慧”了。

相反,如果你怎么说,别人都无法理解,那你就需要重新梳理一遍你学到的知识,反复回顾一下知识的脉络才行。

结束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Share

Related Posts

标题:爱因斯坦如何发现相对论的-Relativity Theory

摘要:爱因斯坦相对论发现过程

标题:架构设计&演进-Arch Evolution

摘要:Web开发相关技术知识点

Comments

--disqus--

    Content
    My Moment ( 微信公众号 )
    欢迎关注鹤啸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