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啸九天 自律更自由,平凡不平庸 Less is More

用户画像 User Persona

2022-10-24
鹤啸九天
阅读量

Notes(温馨提示):

  1. ★ 首次阅读建议浏览:导航指南
  2. 右上角工具条搜索文章,右下角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鹤啸九天),底栏分享、赞赏、评论
  3. ★ 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知识点积累起来不容易,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谢谢理解
  4. ★ 如有疑问,邮件讨论,欢迎贡献优质资料


用户画像

什么是用户画像

参考:

描绘一个人时,往往会抓住他最显眼的标签特征,例如双眼皮,长发,圆脸…经过一番描绘,就有了一个人物大致的形象。

用户画像历史

现代交互设计之父Alan Cooper很早就提出了Persona的概念:

  • Personas are a concrete representation of target users.
  • Persona是真实用户的虚拟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实数据之上的目标用户模型,用于产品需求挖掘与交互设计。

通过调研和问卷去了解用户,根据他们的目标、行为和观点的差异,将他们区分为不同的类型,然后从每种类型中抽取出典型特征,赋予名字、照片、人口统计学要素、场景等描述,就形成了一个Persona。Persona就是最早对用户画像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用户画像早已不再局限于早期的这些维度,但用户画像的核心依然是真实用户的虚拟化表示。

用户画像定义

用户画像就是通过数据标签构建出来的用户形象

  • 品牌通过对海量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将数据抽象标签,再利用这些标签将用户形象具体化,最终形成的就是用户画像。

用户画像是指根据用户的基本属性、用户偏好、生活习惯、用户行为等信息而抽象出来的标签化用户模型img

注意

  • 用户画像强调的是一群人,是对群体宏观的把握,体现了群体的共性,是在单一/组合维度识别下,弱化群体中每个个体的形象与特色,从而聚合的一类用户共有特征。img
  • img

数据示例

{  
    “ID”: 123456,
    “姓名”: “张建国”,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631123200,
    “籍贯”: “北京”,
    “居住地”: “北京”,
    “教育背景”:
        {  
            “学校”:”北京大学”,
            “专业”: “CS”,
            “入学年月”:1220198400
        }
}

用户画像有什么用

大数据时代,用户画像尤其重要。

  • 通过一些手段,给用户的习惯、行为、属性贴上一系列标签,抽象出一个用户的全貌,为广告推荐、内容分发、活动营销等诸多互联网业务提供了可能性。
  • 它是计算广告、个性化推荐、智能营销等大数据技术的基础,毫不夸张地说,用户画像是大数据业务和技术的基石。

画像的好处

在数据为王的时代

  • 精准的用户画像能够清晰划分用户群体及其各自的行为和目标,精确详尽的信息更能帮助品牌就多个用户群体更快达成一致认识,有助于营销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升。
  • 同时,也可以根据用户画像评判迎合用户需求的好坏程度,衡量设计效率,进而更好地服务用户,提高用户的留存率。

画像的价值主要有:

  • 设计前:帮助确立产品定位、目标
  • 设计中:帮助确立设计目标、设计策略与准则
  • 设计后:促进其他工作,如市场推广、运营活动、销售规划

应用案例

用户画像的应用场景十分广泛,可以根据不同业务需求探索出诸多应用场景。

  • 1、人群分析
    • 人群分析是用户画像最基础的应用场景之一,运营人员可借助标签深入分析不同用户画像群体的分布特征,又或是不同人群的消费习惯、消费偏好、不同地域的差异分析等,继而基于画像标签产出分析报告,帮助品牌运营人员更加了解行业动态。
  • 2、广告优化
    • 在获客成本持续走高的今天,用户画像可谓是优化营销推广的利器之一,不仅可以圈选定位更准确的人群,同时也为素材文案、广告创意提供了更具体的撰写方向,做到精准且有效的投放。此外,用户画像可以助力广告主完成洞察到决策的环节,让投放工作更有目标方向,广告主也可基于标签高效触达目标人群,提升用户体验,实现营销价值的最大化。
  • 3、精细化消费者运营
    • 当品牌能够准确构建用户画像时,就可以用来为服务精细化运营了。运营人员可以通过快速分析用户特征,找到不同运营场景下的目标用户,从而精准圈定目标人群,进行更灵活、更有针对性的营销活动和个性化消息推送。

典型应用

  • 1、精准营销:这是运营最熟悉的玩法,在从粗放式到精细化运营过程中,将用户群体切割成更细的粒度,辅以短信、推送、邮件、活动等手段,驱以关怀、挽回、激励等策略。
  • 2、用户分析:用户画像也是了解用户的必要补充。产品早期,产品经理们通过用户调研和访谈的形式了解用户。在产品用户量扩大后,调研的效用降低,这时候就可以辅以用户画像配合研究。方向包括新增的用户有什么特征,核心用户的属性是否变化等等。
  • 3、数据应用:用户画像是很多数据产品的基础,诸如耳熟能详的推荐系统广告系统,广告基于一系列人口统计相关的标签,性别、年龄、学历、兴趣偏好、手机等等来进行投放的。
  • 4、数据分析:用户画像可以理解为业务层面的数据仓库,各类标签是多维分析的天然要素。数据查询平台会和这些数据打通,最后辅助业务决策。

参考:

互联网用户特点

【2022-10-31】互联网用户具备一些特定的心理特征,如

  • 认知通俗、简单,行为冲动、幼稚,情感单纯、极端,自我欣赏(自恋)、自视高尚,期待关注与尊重等
  • 其行为也表现出从众与轻信、思维感性与形象化、反应极端与情绪化、感情和行为互相传染等特征。
    1. 惯性——打破惯性会发脾气
    2. 我就是全部——自我意识很重
    3. 第一印象很重要——喜欢证明第一印象的正确性
    4. 相信熟人——熟人的意见很重要
    5. 简洁——喜欢流程简便、设计简洁的事物
    6. 文字图片结合——不图文结合都不会说话了
    7. 金钱安全——嗯,钱要放在安全的地方,可疑的网站是不会随便打开的
    8. 搜索准确——搜一个,一个准儿
    9. 保护私隐——谁想侵犯我私隐,跟谁没完没了

互联网用户的9个行为特征

神级“码农女”周倩如,耿直神回复,遭Boss团疯抢

  • 什么叫做互联网用户,学霸大神女程序员现场解释,小气又没智商

用户画像结构

用户画像概念

用户画像可分为以下两部分

  • User Persona:用户角色,针对用户真实需求虚拟(抽象)出的典型人物角色,比如,住在江浙一带养了宠物的未婚女性;
  • User Profile:用户标签,比如,女性、未婚、有宠物都是具体的用户标签。另一种名称:User portrait

用户画像 User persona

根据Alan Cooper的《About Face》,是基于产品对真实世界的观察,抽象出来的具有代表性的虚拟用户模型,有时也被称为综合用户原型(Composite User Archetype)。

  • 这个概念最早由Alan Cooper在《The Inmates are Running the Asylum》(软件创新之路)一书中提出,后续在多处书籍进行了不停的完善。

这个画像主要特征如下:

  • (1)描述一个用户画像包括角色描述用户目标
    • 角色描述是指如名称、年龄、位置、收入、职业等,这类角色描述主要是为了使用户画像更丰富、真实,具象;
    • 用户目标是其动机, 重点关注的是用户动机。
  • (2)可以代表相似的用户群体类型,也可以代表个体
    • User persona 是抽象的、虚拟的,代表一个典型的用户群体;
    • 虽然也可以代表个体,但个体并不是实际独立的个人,而是从实际观察研究中综合而来。
  • (3)须针对具体情境-具体产品的行为和目标
    • User persona 研究的是用户在具体情境下对产品的使用,关注其在一定范围内的行为、态度、能力、动机等。
    • 即使同一个角色,在不同产品下的动机也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不轻易在不同产品间复用,需要考虑不同类产品的切入场景。

数据画像 User portrait (profile)

User Portrait 是指用户信息标签化,通过收集用户多维度的信息数据(如人口统计属性、社会属性、行为偏好、消费习惯等),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从而抽象出的用户信息全貌,相比 user persona,它更侧重于数据挖掘标签体系搭建。

这类画像主要特征如下:

  • 真实性:集合了每个个体的真实信息,如既有人口统计属性等静态信息,也有用户行为的动态信息。
  • 时效性:用户动态信息并非一层不变,可以实时追踪其变化。
  • 覆盖度广:既能监测到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也可以看到其不感兴趣的内容,维度众多,颗粒度粗细均有。

对比

以下是这2类用户画像的简要差异对比:

类型 定义 内容 用途 方法 其他
用户画像 user persona 虚拟的用户横型 用户特征、目标、能力、态度的抽象概括 初期描述目标用户,指导产品设计 定性研究方法  
数据画像 user portrait 真实的用户数据集 用户实时、真实、动态的行为数据统计用途 后期跟进用户行为,观察、预测用户行为 定量研究方法与数据分析  

用户画像七大要素

用户画像的构成通常遵循七大要素,首字母刚好组成Persona,每个字母对应一条原则:

  • Primary基本性):指该用户角色是否基于对真实用户的情景访谈;
  • Empathy同理性):指用户角色中包含姓名、照片和产品相关的描述,该用户角色是否引同理心;
  • Realistic真实性):对每天与消费者打交道的人来说,用户画像是否看起来像真实人物;
  • Singular独特性):每个用户是否是独特的,彼此很少有相似性;
  • Objectives目标性):该用户角色是否包含与产品相关的高层次目标,是否包含关键词来描述该目标;
  • Number数量性):用户角色的数量是否足够少,以便我们能记住每个用户角色的姓名,以及其中的一个主要用户角色;
  • Applicable应用性):品牌是否能使用用户角色作为一种实用工具进行设计决策.

用户画像构建

标签化

用户的行为数据无法直接用于数据分析和模型训练,也无法从用户的行为日志中直接获取有用的信息。

  • 而将用户的行为数据标签化以后,对用户就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计算机也能够理解用户,将用户的行为信息用于个性化推荐、个性化搜索、广告精准投放和智能营销等领域。img

主流的标签体系都是层次化的。首先标签分为几个大类,每个大类再进行逐层细分。

  • 在构建标签时,只需要构建最下层的标签,就能够映射出上面两级标签。
  • 上层标签都是抽象的标签集合,一般没有实用意义,只有统计意义。
  • 例如可以统计有人口属性标签的用户比例,但用户有人口属性标签,这本身对广告投放没有任何意义。img

用于广告投放和精准营销的一般是底层标签,对于底层标签有两个要求:

  • 每个标签只能表示一种含义,避免标签之间的重复和冲突,便于计算机处理;
  • 标签必须有一定的语义,方便相关人员理解每个标签的含义。

此外,标签的粒度也是需要注意的,标签粒度太粗会没有区分度,粒度过细会导致标签体系太过复杂而不具有通用性。

各个大类常见的底层标签。

  • 人口标签:性别、年龄、地域、教育水平、出生日期、职业、星座
  • 兴趣特征:兴趣爱好、使用App/网站、浏览/收藏内容、互动内容、品牌偏好、产品偏好
  • 社会特征: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社交/信息渠道偏好
  • 消费特征:收入状况、购买力水平、已购商品、购买渠道偏好、最后购买时间、购买频次

依据构建的难易程度和各类标签的依存关系,各类标签构建的优先级 img,img

  • 原始数据 → 事实标签 → 模型标签 → 高级标签

技术差别

  • 第一类是人口属性,这一类标签比较稳定,一旦建立很长一段时间基本不用更新,标签体系也比较固定;
  • 第二类是兴趣属性,这类标签随时间变化很快,标签有很强的时效性,标签体系也不固定;
  • 第三类是地理属性,这一类标签的时效性跨度很大,如GPS轨迹标签需要做到实时更新,而常住地标签一般可以几个月不用更新,所用的挖掘方法和前面两类也大有不同 img

画像设计

培训初版画像尽量满足这几个条件:

  • (1)便于获取、计算:有现成的数据源,计算方法相对确定
  • (2)容易理解:无需过多解释
  • (3)原子性:标签、属性之间粒度适中且相对独立
  • (4)有潜在业务场景:对培训、任务分发、微聊等有一定价值
  • (5)扩展性:兼容其他标签,方便扩展

培训领域画像示例:

  • ① 学习态度:区分经纪人在培训产品上重视程度,基于过往培训频次、时长,计算数值,映射到几个区间,如:应付(参与培训1次失败就放弃了)、一般(参与几次培训,分数不理想)、认真(参与几次培训,分数逐渐提升至及格)、重视(参与较多次培训且分数较高)
  • ② 学习能力:衡量经纪人培训分数增速,分为:慢、一般、快
  • ③ 个性化特征:表达连贯性、普通话标准程度、逻辑性等,跟培训内容关系不大的特征
  • ④ 知识掌握程度:对应一系列知识点得分,往图谱方向规划

构建方法

用户画像(user persona)多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来进行角色划分,主要可采用的资料来源有:

  • 人种学研究、情境调查、观察法、访谈法、桌面研究等,具体实行时会根据业务情况稍作调整。

简易流程

主要流程:目标分析、标签体系构建、画像构建

  • (1)目标分析:明确用户画像的目标是构建用户画像的第一步,也是设计标签体系的基础。目标分析一般可以分为业务目标分析和可用数据分析两步。目标分析的结果有两个:
    • ①画像的目标,也就是画像的效果评估标准;
    • ②可用于画像的数据。
    • 画像的目标确立要建立在对数据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脱离数据制定的画像目标是没有意义的。
  • (2)标签体系构建:画像建模开始之前需要先进行标签体系的制定
    • 注意:标签体系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业务的发展,标签体系也会发生变化。例如电商行业的用户标签,最初只需要消费偏好标签,GPS标签既难以刻画也没有使用场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GPS数据变得易于获取,而且线下营销也越来越注重场景化,因此GPS标签也有了构建的意义。
  • (3)画像构建
    • 用户标签的刻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需要不断地扩充和优化。一次性构建中如果数据维度过多,可能会有目标不明确、需求相互冲突、构建效率低等问题,因此在构建过程中建议将项目进行分期,每一期只构建某一类标签。

复杂流程

以酷家乐-快搭、赢客2条业务线为例,梳理了从0到1构建画像的流程与方法,img

  • Step1:确立目标与画像维度
    • 明确业务目标与用户角色,不同的角色与目标在收集信息时有所差异,进而影响到最终得到的画像结果。因此在做画像之前,需要考虑清楚画像目的。明确目标后,就可以结合目标与角色,制定出画像信息维度。
  • Step2:确立调研方法
    • 确立画像信息维度后,需要结合用户、时间精力、经费等因素,选择合适的调研方法以实现信息收集。常用的调研方法有3种:
      • 定性研究:如访谈法、二手资料研究
      • 定量研究:如问卷调研、数据分析
      • 定性+定量:上面2种方法的结合。
    • 每种方法如何选择?可以从调研方法的差异性、产品所处生命周期,再结合实际时间精力、经费等情况酌情选择
  • Step3:制定计划与数据收集
    • 在明确目标与方法后,需要对整个研究进行细化,制定具体详实的执行计划并落地,把控整体节奏以收集有效的信息。
    • 例如,若使用问卷法,则需要进行问卷设计——被访者选取——问卷投放——问卷回收。若使用访谈法,则需要准备访谈前中后的相关资料。
  • Step4:分析资料,角色聚类
    • 第三步骤收集整理到有效信息后,需要识别关键的行为变量,将调研到的用户与行为变量进行一一对应,并识别差异化行为模式。
  • Step5:综合特征,产出画像
    • 完成角色聚类后,梳理每类角色的行为、目标、痛点等维度特征,形成画像的基本框架,并对每个角色进行属性信息、场景等详细描述,让画像更加丰满、真实。
  • Step6:结合产品,画像落地
    • 用户画像只有落地,助力产品设计,才能体现其价值,否则就是空中楼阁。
    • 在创建完画像后,可以组织分享画像结果,让团队内成员对服务的用户达成共识,进而探讨产品的新机会点或改进点,逐步落地到产品设计、推广营销中。

详情见原文:构建用户画像的流程与方法

画像示例

用户画像的核心工作就是给用户打标签,标签通常是人为规定的高度精炼的特征标识,如年龄、性别、地域、兴趣等。

  • 由这些标签集合能抽象出一个用户的信息全貌,如图所示是某个用户的标签集合,每个标签分别描述了该用户的一个维度,各个维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对用户的一个整体描述。

神策数据

神策数据创始人来自百度UDW团队

用户画像常见误区

不少品牌都积累了一定体量的数据,着手开始或是已经构建了自己的用户画像体系,但过程中仍存在不少误区

  • 1、画像与业务场景的关联度不高
    • 为了筛选出高净值用户,挖掘品牌的更多增长可能性,不少品牌构建了自己的标签体系以及用户画像,以便对用户进行层层筛选,进而开展针对性的精细运营。但这些品牌也仅仅是构建了标签体系,没有基于行业做多维度的拓展。
    • 宠物行业某个品牌此前为用户打上的标签为“男性,30岁,养了猫”,这样的标签显然与业务场景的关联度不高,无法开展后续的精细化运营。
    • 宠物行业的特征是消费决策者和使用者分离,因此消费者具备双重角色——实际使用者和购买决策者。当宠物的品种、年龄、需求不同,或是主人的人生阶段、社交偏好、陪伴偏好不同时,消费者在宠物身上的花费程度和方式就各不相同,在品类购买跨度上也会有更大的延伸空间。
    • 因此,就需要从场景构建和应用标签,紧扣业务场景,才能穷举描述品牌“全域”“全量”的用户。img
  • 2、重数量、轻质量,认为用户标签越多越好
    • 误区:标签越多越好、越全面越好,试图把整个消费者形象完美复刻出来。标签的数量要符合运营可以负荷的颗粒度,过多的标签只会使得用户信息杂乱无章,效果适得其反。
  • 3、不重视标签的维护和更新
    • 用户标签作为构成用户画像的核心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定期进行更新。
    • 运营人员需要结合品牌自身的发展,在一个周期内对这些标签的有用程度、适配度等进行评估,并需要根据时间、场景的变化及时调整。
    • 增加和减少标签也存在着一个稳定的衡量标准,例如设计好一个标签后,发现这种标签下的用户数量较少,并且无法大规模使用,不适用的情况很多,就可以考虑删除。只有做好维护与更新标签这件事,品牌在进行私域运营时才能结合标签内容实现精细化、个性化,进而提升后续的获客和转化。
  • 4、没有把握好用户隐私尺度
    • 品牌在构建用户画像过程中也存在较多数据安全问题,例如非法数据采集技术、过度收集用户数据、用户个人数据隐私缺乏保障机制等,尤其在个保法出台后,如果管理不到位、尺度把握不当,反而容易让用户产生隐私权遭到侵犯的不信任感。
    • 品牌应坚守法律法规底线,如对用户数据非必要不收集、非同意不收集,妥善保管数据避免外泄;另一方面,在构建用户画像的过程中也需要将用户的个人数据匿名化,实现关联要素“角色”的切断,防止用户画像“出界”。

结束


支付宝打赏 微信打赏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Share

Related Posts

标题:计算机图形学 - Computer Graphic

摘要:计算机图形学及相关应用

标题:【读书笔记】思考:快与慢 -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摘要:《思考,快与慢》——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杰作

Comments

--disqus--

    Content
    My Moment ( 微信公众号 )
    欢迎关注鹤啸九天